(二)阳朔,仙女也食人间火
船靠岸了,第一眼见到阳朔,竟是似曾相识的熟络。
这一屋一舍,一桥一木,一颦一笑,都象极了丽江。于是,就像故友重逢,竟没有丝毫的陌生和局促,甚至连寒暄都省了,顺风顺水的直奔主题。
红尘中,就是会有许多人,许多事,在初见的那一瞬间,便可以莫名的亲近起来,象遇见了另一个自己。
在路上.印象桂林(二)闲散在古镇的街道上,象许多年前一样,漫无目的,也无所顾及地消遣时间,走进一眼就爱上的咖啡馆,然后就那样坐着,发呆,等待夕阳西下,仿佛以此便已不虚此行、不枉此生。
这是究竟有多相像的两座城啊!同样的纵容任性,同样的慵懒洒脱,同样的不拘一格,同样的慷慨大方,带着同样诗意的灵魂,留一座城市给你用来突发奇想;甚至连这悠然午后的咖啡香,都似乎飘着阵阵昔日的余味。
华灯初上,这是一天中我最爱的时光,每当路灯点亮了城市的时候,总觉得,恍惚间,那昏黄也照出了人间万象。漫步西街,走得久了,看的多了,慢慢的嗅出来一股别样的味道,那是与丽江不同的味道。我懂了,这是两座有着同样灵魂的城市,但是她们走在不同的路上。丽江是少女,阳朔是少妇,同样鬼灵精怪的心,前者清高,后者多了份对俗事的计较。
阳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面,是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古树楼阁,充满梦想感的客栈、酒吧、咖啡厅,每一间都书写了一种风格,浪漫的、古朴的、唯美的、扮酷的、搞怪的、懒散的,每一种风格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理想,是谁说生活就只能有一种颜色?我就要懒就要发呆就要挥霍青春就要浪漫致死,不行吗?如果是丽江,她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你没有什么不可以!可是阳朔不会那么坚决。她的另一面,不是桃花源,而是絮叨着家长里短的市井街道。凌乱的杂货铺,土气的大排档,掉了漆的居民楼,嘈杂的车水马龙吆喝声……还有质朴的妇女,把头发本分的束在耳朵后面,有点羞涩的问你米粉4元一碗要不要?还没等你回话,就补充了一句“十一嘛,都涨价了!”;为你指路的老大爷,小心仔细的把路线说了一遍又一遍,然后目送着你走远。这些也许此生都没有离开过桂林的当地人,眼睛里却都透着一股子见过世面的宠辱不惊,也许这一年四季熙熙攘攘的过客,早已让他们见识了人间万象。无论世人多疯癫,他们,都始终安居在这柴米油盐的生活里。是的,这一股活脱脱的市井气,并不令人作呕,没有浓重的油烟和粗鄙的贪婪,而是庸庸碌碌中伴随着矜持、可爱的小计较,反而更体现出生活在被小心翼翼的珍惜着。那在市井中的人们,散发着一股炉火才有的温暖,让你觉得真实、踏实。所以说阳朔更像个少妇,透着股少女没有的泼辣,少女所追求的脱俗与清高,她淡淡的应着;少女不懈计较的半斤八两,她知道有多么重要。理想与现实都是生活,所有体面的生活,都必定有不那么体面的背后,就像一幅精美的刺绣,正面固然整齐悦目,背面的杂乱才看的出纹路和针脚。
在路上.印象桂林(二)人在太年轻的时候,总是试图匆忙而蹩脚的掩饰着那些华丽背后的粗陋,以此证明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就像一间精致高雅的餐厅里,仿佛加了一扇写着“闲人免进”的门,就可以把存在着的油烟蒜沫都抹去了。
咖啡和菜市场,正面与反面,合起来才是整个生活。
结束了短暂的旅行,当飞机平稳的降落在首都机场时,窗外,又是华灯初上。
华灯初上时,总是万家灯火。
记得小时候,这样的时间,总是飞奔着回家吃晚饭的时间。这一天中,无论欢乐懊恼,此时此刻都不再重要,“先吃饭”,电视里通常放着新闻联播,窗帘拉好了,门反锁了,外面的一切都挡在那窗门外了,世界只剩下遥远的新闻联播,和眼前热腾腾的饭菜。于是,以后的岁月,无论是在天涯海角、异国他乡,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总会给我一种炉火一样的温暖,仿佛漂泊到了终点。
今晚,华灯初上的北京,是否有一个人在等我归来,带着炉火般温暖的笑容。我的另一个灵魂,在向我招手。
而这两个灵魂,都是我。(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