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每天写1000字心理
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六章:大道至简,道即常明,只说是什么,不说

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六章:大道至简,道即常明,只说是什么,不说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23-06-09 13:19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到底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接受,怎么能够用于我们日常生活,而不是泛泛空谈,这是老子反复唠叨的终极目的。

本章大致意思是:道就是极致的虚心,极致的宁静。万物生长,观察周而复始规律,绵绵不断,归于根源。这个根源就是安静,安静就是本性,本性是规律,知道规律可以通透,不知道规律就会胡言乱语出乱子。知道规律可从容,从容可以公平,公平可以周全,周全可以自然,自然就是天道,天道运行恒久,终身没有危害。

这里说的道,是谦虚和安静,遵从本性,掌握规律,这个规律可以从大自然运行规则来类比,比如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于是人有悲欢离合,接受不确定性,允许最差,这就是道。

我们看看这句话“知常曰明”,知道规律就是通透明白。不过观察周围,会发现多少人活了一大把年纪,生理年龄七老八十,心理年龄还幼稚的好笑或者天真,其实不用看别人,坦诚内观自己言行,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人人都是自我中心。

活通透这个事情,自然因人而异,有先天天赋也有后天学习,最后呈现为五彩缤纷,当然自嘲的话是“难的不会会的不难”。

知常曰明,我的理解是先学习顿悟再实践体验,或许可以明白点通透之“道”,坚持学习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捷径。

这里不得不提及中国禅故事,六祖慧能大师倡导“顿悟”,慧能的师兄神秀大师倡导“渐悟”,个人理解一个是先修心再修行,一个是先修身再修心,最后都是身心双修到达悟道。

多数人也许用渐悟之道更加现实,老老实实按部就班修养,“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关于通透这个事情,举个例子,人际交流中如何松弛有度,即说话简明扼要,不惹人厌烦。

凡事都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3个元问题,除了作报告需要完整说明这三部分,互动交流不能全部说完整,只能说“是什么”,这就是“常”。

进一步说,“是什么”是描述事实,用概括思维,归纳出要点,分作一二三或者时间任务地点说明白。不能说“为什么怎么办”,重要原因在于这是主观的,人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事情,你说对了人家不以为然,你说错了人家不屑一顾,对错都是出力不讨好,而且“说太多”的人潜意识焦虑严重,要承认这点。

互动交流就是描述事实,分类概括说清楚是什么,不要带有主观分析和应对对策,除非人家主动追问,这样简明而要,松弛有度,边界清晰,尊重别人,以人为本,这就是“明”和“道”。

相关文章

  • 不知常,妄为,凶!

    “不知常,妄为,凶!”这句话引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颇有感触。...

  • 向善

    听完《道德经》第十六章:虚静归根后,认同如下说法: 不认识常道,妄加作为就要招致凶祸。知道这个常道才会包容,包容才...

  • 来自《道德经》的千年传唱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 这一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大概...

  • 16-2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16-2“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意思是说:芸芸...

  • 学习《道德经》心得(18)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七章 ) 老子在《道德经》前十六章里,不厌其烦地为我们阐述了“道”,告诉我们”道”是什么...

  • 2017-12-16

    道德经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覌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 致虚守静:学习《道德经》心得(17)

    (《道德经》第十六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讲到善于悟“道”和“善道之人”的一些品质,实则是他对自己理想...

  • 共学《道德经》第16天

    共学《道德经》第16天2022年3月3日 第十六章知常曰明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

  • 道德经之不知常妄作

    #本文源自道德经之第十六章 常,在本章指规律。 知常,则是按规律办事,讲究顺势而为,顺理而作。 不知常,则指违背规...

  • 道的弱化演化猜想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讲到“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他说天就是道,或者说天离道最近。那么什么东西是天的特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漫谈《道德经》第十六章:大道至简,道即常明,只说是什么,不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ba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