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生存的关切和思考,应作为作品的精神底色。
不能成为架空的情和意。
这是我最近读大家作品的感想。最近大家的作品形式上好一些了,但有些苍白。
不能成为为艺术而艺术。话说回来,这句话本身没错,只不过有歧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空中楼阁。
文学创作当然是为艺术而艺术,越纯粹越美。只不过不能成为伪艺术假艺术。没有精神底色的作品,表现起来依然浮在表面。
2
意象是情意象,并非简单抒情和浅层意味。既然意象是生命体验的凝聚,它的精神底色一定涉及生存的境遇,精神的处境,从生老病死,到社会矛盾,物质匮乏,精神危机,命运前途等。
生命体验范围很广。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黛玉听到有人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感到十分感慨缠绵。又听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时,“不觉点头自叹”,略得其中趣味。再听“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便不觉心动神摇。继听“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水流花谢两无情”的古句,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刚读了《西厢记》“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的句子,“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林黛玉的体验很丰富,换而言之,曹雪芹的体验很丰富。
生命体验和阅读体验,林黛玉是相互促进了,审美就很好。
林黛玉寄托了曹雪芹的美学观念。曹雪芹借助林黛玉之口谈了不少。熟悉红楼梦的会知道。
人的精神和世界一样大,精神凝聚了对世界的情和意,否则世界是没有情和意的。因此,精神是无限丰富和多元的,应避免抽象,狭隘化。对名作名著的品尝应放松,视野宽阔一些,审美经验就会完善。放空心境,摆脱那些教科书和文学理论的解读,信赖自己的直觉领会。这样提升之道。
3
读得有多好,写得就可能有多好。
有的作家谈写作的文章或者采访记录,看了就知道他不可能写得好,无论多大名气,只是招牌而已。
阅读,读到什么就是什么,不往别人的解读里钻。审美经验不够,就继续读,读多了就行了。
有的时间少,需要短期补充经验,可以短篇中篇搭配。
比如唐诗宋词,不喜欢李白,就读杜甫,几千个诗人,选择余地很大,不要束缚自己。
我也没有过度推崇过一些作家,给大家造成某种规定好的标准。标准只有一条,美学标准(只是美学的理解需要逐渐加深)。
某些时代如日中天的作家,到了后来却被淘汰了,读书没有自己的审美洞见,受益就很小。
需要提醒的是,精神底色是底色,不可作为说教涂抹到作品上。精神底色更多的是作为气韵和感受,或者说和气韵、感受一同,推动作品的展开。
作品的精神底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