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书是《跨越式成长》。
2020年初开始,疫情波及到世界范围,大量企业倒闭,因为很多人面临着失业。
在这个时代,不再跟30年前一样了,一份工作可以做一辈子,当下,世界局势在不断变化,已经没有永恒不变的职业和工作了。
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时代么?
是主动出击,未雨绸缪,学习新的技能,跃迁到更高的层次?
还是固守之前的工作,待面临巨变的时候,被动转型,或者被淘汰?
一、如何实现思维转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有一个叫格雷厄姆的年轻人,从小不爱学习,喜欢玩音乐,很有音乐天赋,后来成为了一个爵士乐手,而且他的爵士乐很受欢迎,唱片卖到了白金销量。有一次,格雷厄姆去参加一个公益活动,是一个癌症孩子的福利院,在那个地方他彻底被打动了,他觉得音乐帮助不了这些身患癌症的孩子。什么才能够帮助他们呢?医学。所以他决定要成为一个医生。
你想想看一个音乐家,从来没有好好学过数学,他就硬着头皮去考试,用一年多的时间攻克一门很难的课,再用一段时间再攻克一门很难的课,最后竟然真的被他考上了顶级的医学院,然后成为了一名医生。这就是思维转换的力量。如果你真的愿意努力去尝试,努力去做,没有什么事是你学不会的。怎么才能够实现思维转换呢?
1、让没用的过去成为优势
有一个荷兰人叫塔尼亚,她在大学里面做文员的工作,她的优势是喜欢打游戏,后来她们学院要开一门远程课程。在一次会议中,大家都抱怨说这个论坛太难管理了,说论坛里边说什么话的人都有,还有很多人说脏话,还有很多人身攻击。然后塔尼亚就插了一句说:“水军是要管的。”然后那些教授问:“什么叫水军?”教授竟然不知道什么叫水军?塔尼亚就激动了,说你们连水军都不知道吗?没有人管这些水军怎么行呢!后来教授一听,说你懂这个?她说我有十几年经验!她打游戏打了十几年,最后委以重任,升职做了网络管理员,管理所有的学员和用户。
这就是我们说,你过去没用的这些东西很有可能会成为你今天的优势。我们要学会把握人生的第二次机会,你认为不重要的一些能力很有可能蕴藏着大量的价值。
2、非传统学习
什么叫非传统的学习呢?我们看一个案例,有一个叫扎克的人9岁从学校辍学了,原因是不适应学校环境,天天有人欺负他,每天跟人打架,老师也不帮着他。当他的爸妈同意他辍学的那一天,他的老师跟他讲了一句话,说:”你的人生不可能再有任何更好的期望。“然后他就开始一个人在大街上闲逛,最早干的一份工作是扫厕所。当作者见到扎克的时候,扎克25岁,是危地马拉一所大学的院长。他从一个9岁辍学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大学的院长,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扎克9岁就走入社会,开始进入没人管的程度,然后激发了兴趣。他一边打工一边晃的过程当中,有一次听一个教授的演讲,突然爱上了音乐,说这音乐太美妙了,他要学这个音乐,于是他就去找了这个教授。教授说你已经不上学了?那挺好,你回去,你先把哪个哪个乐章,什么什么音乐给我听熟了。然后这个孩子就如饥似渴地扎入到了音乐当中,他觉得这样学习才有意思。
然后就开始学习音乐,在教授的业余辅导之下,他没有回归主流的教育,没有按照小学,初中,高中这么上下来,他就是自己跟着教授学音乐,最后在他15岁的时候,考上了纽约大学。最后他毕业的时候,拿到的是一个音乐、政治、哲学、经济学的综合学位,收到了危地马拉这所大学的邀请,说我们希望你来帮我组建这个新的学院,到危地马拉当了学院的院长,这就是传奇的经历。
二、非传统学习的应用,将自己打造成π型人才
作者说有的国家都是以非传统学习立足的,比如新加坡。新加坡有一个原则,叫作打造π型人才。我们听说过T型人才。T型人才就是你有很好的基础知识,你有广泛的涉猎,但是你有一项优势,这个叫T型人才。新加坡认为T型人才不够,你必须打造π型人才。什么叫π型人才呢?就是要有两个足够深入的技能。这两个技能分别叫作第一技能和第二技能。第一技能与工作相关,第二技能与激情相关,这叫”π型人才“,而且“π”型人才的技能是要更替的。
你始终都要有一个与工作相关的第一技能,还要有一个与激情相关的第二技能。过两天你的第二技能,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你的第一技能,然后,你还得培养自己下一步的激情,这时候你的人生才能够不断地迭代。那当我们的职业生涯止步不前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所以,作者给出的建议有几条。
1、警惕止步不前
作者说,当你的职业生涯止步不前的时候,首先你要当心止步不前这件事。我们很多人对于止步不前没有反应,比如工作止步不前,每个月发着稳定的工资,不上不下。但这种稳定会杀死你,因为人一辈子要想图稳定的话,那就是不进则退。所以你必须得有一种进攻的态势,你必须得让自己不断地丰富,所以对于止步不前这件事,你得有警惕。
2、建立关系网
建立关系网,去找到合适的位置,多参加各式各样的高端活动。比如法律跟我没关系,认识几个律师挺好的;医学跟我没关系,多参加一些医生的聚会,听医生聊聊天。
3、 学会选择性忽视
机会很多,虽然交流有很多,但是不能什么都干。不能觉得哪个都是机会,我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你还是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如果要能够做得好,需要有谦逊和开放的心态,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深入进去。然后浸淫其中,获得心流体验,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成为专家。
三、化中年危机为中年机遇
作者说中年带来机遇。为什么呢?因为人到中年以后,工作稳定了,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时候你才能够腾出手来,去思考自己的乐趣。不要害怕干扰,干扰有时候并非是坏事,干扰很有可能会带来优势。
比如,有一个孩子从哥伦比亚到德国去求学,后来进入惠普,然后从惠普又调到了美国在硅谷工作。在硅谷工作的时候,他觉得每天通勤上下班,实在是太累,他说这不是我要的人生。于是决定自己创业,最后找到了一个他特别想干的工作就是做木工。
这就是我们说人到中年有机遇,你跟别人不一样,你的想法跟年轻人不同,因为你有大量的不一样的背景。“你不要等到一件事做不下去了,再去想下一件事。”因为未雨绸缪很重要。怎么想下一件事呢?那就是跟激情相关。我们要能够学会激情导向,然后工作导向,两种技能。
1、慕课
慕课就是我们说的在线教育。超级慕课的学习者,能够做到一年学几十门课。因为你想学什么,全都摆在那儿。慕课的学习方法跟别的课程不一样在哪呢?它入学很容易。一门课十块钱,二十块钱,你想听多少遍都行,想考多少遍考多少遍,直到你考过为止。
慕课的理念是我们要相信未来的社会看的是能力,不是那张文凭,所以我只能给你一个证明,证明你学过这门课,但不代表学过这门课的人都厉害,因为学过这门课的人无数。当这样的方法出来以后,大量的人通过慕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知行合一
最后我们学了东西就得去用,在实践当中找到反馈,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需不需要学点别的知识。所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教育针对的是所有人,我们一谈到教育,应该想到的是你自己,人到中年,甚至到了晚年,也并不少要按照过去人们所规定的惯性去生活,而是要有激情的生活,要寻找我们的下一个技能,然后让我自己不断地进行思维转换,不断地迭代,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跨越式成长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局限在过去之中,而“思维转换”正是一种由学习所引发的人生中的深刻变化。相信这本书能给学习中的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是X青年,关注我,读更多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