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直忙着手头的事儿,一抬头已经到了开会的时间,正准备出门,却发现了一直在办公室的好多哥哥。呀,二十分钟后他还有街舞课呢。我定定地看着他,脑子里盘算时间,如果送他去公交站,那开会肯定来不及;如果打车,我也没法陪伴,一个人坐车始终有顾虑……末了,我问他:“你自已坐车去上课可以吗?”“没问题!”他倒是没有半点的犹豫。我就真的让他去了。
听到我的做法,有的人说我是后妈,毕竟要去的地方脚力不可达,社会环境、交通状况复杂,对孩子的安全而言,确实谈不上“负责”二字;有的说我高瞻远瞩,早早地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男子汉首先要去自已有担当;当然还有人大大表扬了好多哥哥,说他能干、勇敢……唉,培养什么,勇敢什么,出此下策,还不是无奈而已。
我们家的情况是这样:街舞教室离学校有三四站的距离,并不算远,也就七八分钟的车程。不过,学校附近因为要挖地铁,周边的公交车站全部撤掉了,从学校走到车站反而需要十分钟。家里虽然有老人,但也有个能量很大的弟弟,再加上爷爷奶奶不太会坐车,真心不好意思让他们来来回回地跑,所以通常没有考虑过让老人来接送。而爸爸没有那么早下班,距离学校又十万八千里。所以好多哥哥的接送只能由我自行解决。
从一年级下学期报了这个兴趣班开始,就有这样的问题。一开始我采用的是专车,在校门口打好车,跟司机说好目的地,就挥手再见。刚开始我还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机看路线,几次下来相安无事也就不再那么关注了。年初看新闻,又是虐童又是拐卖的,着实还是心头一紧。晚上和好多爸爸商量,觉得与其一个人坐在不知底细的别人车上,倒还不如和一群人挤在公交车上。
几经分析,我觉得这主意可行——因为上了公交车七八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而且下了车不用过马路,走上人行道就能到达街舞教室。几经权衡,就和好多商量,每次妈妈把他送到公交站,他一个人上车。甫一出口,刚刚二年级的小男子汉就认了怂,一时害怕得涕泪横流。不过没关系,对于是吃货的他来说,没有什么是一个冰淇淋搞不定的,要是真搞不定,那就再加上一块巧克力。更何况我还额外附赠了一块当时非常时兴的电话手表,乐得这小子屁颠屁颠,为了早日用上这块手表,恨不能马上就能独自去上街舞课。
于是,一路从学校到公交站的路上,我念完了一连串的“上车要注意……”“下车要注意……”“陌生人要注意……”的碎碎念,好多哥哥舔着冰淇淋就搭上了公交车。来不及为已经上车的他加油鼓劲,司机已经一脚油门,绝尘而去。这时才感到慌乱的我只来得及拿起手机,拍下公交车的车牌背影。 以前觉得小孩子要什么电话手表,这会子才觉得真是无力管娃的家长的福音,什么时候下车,什么时候到达,路线、定位一览无余,不仅我,连先生也可以隔着屏幕为他摇旗呐喊,聊表心意。爸爸妈妈从未离开,这一点对他的心理支持不容小觑。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接送啦!
那日下班之后,赶紧去街舞教室接他回家,小家伙一见我,笑盈盈地满脸骄傲,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却嘴巴一扁——“妈妈,你不在,我一个人差点就哭了。”说得我也鼻子发酸。也只是发酸。
之后的每一次都轻车熟路——牵手出校门,去便利店买上喜欢的小点心,再到公交车站,我帮他刷好卡,就再见。嗯,是的,后来连电话手表不知去向,我也照样心安理得。期间我们也讨论过能不能不用妈妈送,自已去公交车站的问题,小伙子表示可以接受;期间我还发现小伙子利用自已去街舞教室的路上,动用了零用钱,买了自已喜欢,而我又不给买的奥利奥;期间也发生过街舞教室停课而我忘记了,去了那里却铁将军把门,自已摸回家爷爷奶奶又不在的囧迫……然后,就没有其他的了。
今天我让他独自出校门坐车去,我也考量过可行性。毕竟校门口的马路有学校值日老师、保安叔叔看护着,过了马路,穿过的是学区对应的小区,人车分流很安全,出了小区不用过马路的公交车站,相对而言,风险系数并不高;而且有了之前的经验,他觉得一个人回家已经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甚至是自由放飞的乐事,到底老母亲的唠唠叨叨太不让人愉悦;再然后就是他的性别优势,毕竟是男孩,皮糙肉厚不那么招人惦记。
晚上回家见面,我问他“怎么样?”他说“不错。”谁也没有再说起这件事。
习惯了一个人打车,习惯了自已坐车,习惯了全程独自回家。对他而言是成长,对我而言,是不得已地放手。无数次都以“我们小时候都是自已回家”安慰自已的草率,无数次乞求你的每一次冒险都能平安顺遂,也无数次地告诉自已——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没有想到的是,原来,你已经长大了。
谨以此文,记录好多哥哥又一个勇敢的第一次。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7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