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匮要略》笔记20|中风历节病脉并治:历节病(痛风/风湿关节炎

《金匮要略》笔记20|中风历节病脉并治:历节病(痛风/风湿关节炎

作者: 江南_ac34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19:54 被阅读0次

历节分三种:风痹、血痹和历节,类似于西医的痛风和风湿关节炎。风痹的主症是麻又痛,处方是甘草附子汤;血痹的主症是麻而不痛,处方是黄芪五物汤;历节的主症是但痛不麻,痛风只痛不麻的话,归入历节,处方有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或桂枝乌头汤。

寸ロ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寸口是阳脉,“”代表病在里,在骨,沉脉就是讲骨头有病,“”脉代表病在筋,“沉而弱”代表病在筋骨之间。临床上病人说关节痛,就已经看完了,不用再去摸脉。

中医讲的历节,起因都是肝肾两虚。肾主骨,肝主筋,得到历节病(风湿关节炎)的原因是:“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跟黄汗一样,即黄河边的渡船夫因天热流汗后跳入水中得黄汗。很多妇女洗衣、洗菜或做饭时一会儿冷水一会儿热水,或一下烤箱一下冰箱,寒热变化太快也是造成历节病的原因。哪些人会得历节病呢?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太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第一种人是胃气旺的人。“趺阳脉”就是胃脉,在冲阳穴位的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谷气实”就是胃气很旺,这种人人很容易出汗,汗出当风,使得人体汗出不透,过跟前面说的黄汗是一样的。

第二种人主要是女人,运动少。太阴脉是关脉,讲的是脾臟,脉弱表示血虚,脾主四肢,主肌肉,运动少,脾臟功能不好,肠胃吸收不是很好,生血的过程也不是很好,固表能力就不够。这个时候风进入体内,也会造成疼痛如掣。

还有一种人,就是“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什么叫盛人?“盛人”就是有钱人,家里环境很好的,每天都大口酒大口肉的吃,然后妻妾又很多,“脉涩小”是因为运动很少,养尊处优,于是阳不伸,没有办法到达四肢,肉很多只是外表看起来比较实,其实是中干,因为这些都是吃很厚的食物产生出来的肥脂,并没有固表能力,这个时候脉就比较短小,“短气,自汗出”,平常喝酒喝得很多的人,身体里面湿就会很盛。喝酒后感觉是身热,但是到身体里面就变成湿。因为平常没有运动,又近女色,喝酒又喝得多,结果表虚掉里面又湿,这又是个很容易得到历节病的原因。

现代人得到历节病则是因为吃西药过多伤到肝肾,加上喝酒喝多了伤肝,近女色过多了又伤肾,这也是肝肾两虚的原因,这种“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所以本身身体是虚的,加上运动量又少,以致表虚掉,风就容易进来,然后风与湿混合在一起,就成为风湿。一般经常喝酒的人,可用苍术泽泻来解酒,苍术很燥可以把体内的湿去掉。

以上这些都是造成历节病的种种原因,了解一下即可,治病很重要,治好以后要告诉病人改变生活习惯,比如:不要喝酒当风,女性朋友们做完家务多出去走走,胃气实的人不要吃太饱,吃七、八分饱即可,等等。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 麻黄 附子各二两炮 白术 知母 防风各四两 生姜五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桂枝芍药知母汤专治膝盖的风湿痛,一剂知,同时配合膝五针,然对手指关节的风湿痛一点没用。

桂枝5钱,白芍4钱,甘草、麻黄、炮附子等量,各3钱,白术、知母、防风等量各5钱,生姜3片。

桂枝芍药健脾,桂枝用量稍微重一点,目的是要让药走到四肢。麻黄跟着桂枝到皮表,白术去湿,防风祛风去痛,附子去寒,桂枝芍药知母汤里白术、知母、防风等量大剂用,甘草、麻黄、附子等量稍微少量用。

临床上看,节气改变导致的膝盖痛也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痛风导致的膝盖红肿用甘草附子汤,也包含在桂枝芍药知母汤中:桂枝去风,白术去湿,炮附子去寒,再加甘草,这四味组成甘草附子汤。炮附子、防风可以去痛。

桂枝和炮附子都可以壮心阳,区别在于

·炮附子用于抗恶寒,心臟跳动磨擦产生热,是体温的来源,炮附子增强心臟的磨擦力,从而强心火。

·桂枝味厚辛香,下沉,入血分,把心火导到小肠。临床上,月经即奶水,如果奶水无法往下排,最普通的处方是:四物汤+草麦芽,出自《奇方异录》,如果力量不够,加桂枝。

如果风湿关节疼痛的病人有便秘,不要攻下,直接开桂枝芍药知母汤,吃完后如果大便恢复正常了,风湿就去掉了,如果大便还不正常,一周后处方里再加通利大便的药。这是过去人的经验,然现代人来时已经吃过止痛药了,便秘是吃止痛药的后遗症,处方里可直接加大黄、枳实或厚朴,或大黄附子细辛汤等随症加减。

这个处方也是治疗阴虚的主要处方之一,专门是用在阴虚的病人身上。这段是说,只要病人身体很瘦弱,两个脚肿起来,这就是气血两虚的人。身体很瘦又全身关节痛,一定是脾臟虚掉了,脾主四肢、主肌肉。“头眩短气”是因为血虚掉,头就没有办法受到正常的血的供养,造成头会昏眩。短气的原因是因为里湿太盛,这种状況出现缘于病人本身里虚,同时湿又很盛,又兼有寒。“温温欲吐”这感觉就是胃里面很难过,想吐又吐不出来。有这种症状的病人,多是在身体里面三焦油网部分受到湿的侵占,中医的名词是“胃中有伏热”,正常的热应该沉在下面,寒在上面,所以热本身是被寒收敛在下面,热不该浮上来。当病人里寒太盛时,这个热没有办法待在下焦,只好往上跑,于是热浮在上面,寒在下面,变成上热下寒,也就是我们讲的三焦气虚的状态。三焦气会虚,就是因为脾胃本身无法正常吸收营养,影响到三焦也没有办法完全运化营养,三焦无法运化时会让里湿更盛,加上脾阳不足,四肢关节就会空虚,里虚加上湿停滞太久,于是湿就逐渐累积于关节之中,造成四肢关节都会肿大疼痛。

“所谓不通则痛也。”不通的原因是因为里虚掉了,所以说“身体尪羸者,统血之藏久虚。”统血之臟就是脾臟,久虚掉就是脾臟没有办法统血,这个时候因为血没有办法充分供应到四肢肌肉上面,才造成全身关节都会痛。“脚肿如脱者,寒湿下注”,所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是常被经方家用来补虚治湿于同时的处方。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使为历节也。

酸吃太多会伤筋,晚上睡觉脚会抽筋。《内经》讲:“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吃点甜的可以缓解脚抽筋,但必须是天然糖,人工糖是假甜真酸。咸吃太多会伤骨,当治病人骨病时要告诉他不要吃咸的,风湿关节炎病人也要少吃咸的。“骨伤则痿”,“痿”就是四肢肌肉缩小,关节很大。如果是筋伤到,加上骨又伤到,就是“枯泄相搏”,中医叫“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就是气血两虚,“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结果造成“身体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这是历节的源头,历节比一般的风湿更严重,非常疼痛,用乌头汤。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  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乌头汤方

麻黄 芍药 黄芪 甘草炙,各三两 乌头五枚 呚咀以蜜二升,煎去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乌头汤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正治法,效果很好。靠麻黄的阳使药力透达到四肢上面,白芍可以让被寒湿堵到的四肢关节末稍要回流心脏的血液流回心脏,黄芪是走表的药,能固表,不让外感的风再进来,炙甘草是因为怕麻黄喝下去以后,会造成肠胃津液的丧失,所以甘草下去,可以立刻将肠胃津液补足。一般药喝下去在胃里面,等药力达到四肢时,必会耗时很久,乌头很快的就可以把药运送到四肢上,乌头药性极热,所以去寒力很强,可是如果光用乌头下去又有毒,跑的得又快,所以用蜂蜜去缓它的速性,蜂蜜解乌头,同时让乌头的速度减缓下来后,就可以把深入关节中的历节风湿去掉。

原方中乌头蜜的制法不实用,倪师的方法是:乌头1两,二碗水煮成一碗(加热过减了很多毒性),把乌头渣滤掉,留乌头水,然后加一碗蜂蜜混合后一起再滚煮,熬成一碗,这就是乌头蜜,此时乌头蜜的颜色是很暗的,而且很浓很甜。

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各3钱,九碗煮三碗,去滓,喝时加入一汤平匙乌头蜜。喝下去以后,如果“不知”就是没感觉,就再喝。其它药可以这样,但乌头汤不要这样喝,因为乌头有毒,多喝会伤到心臟。早晚各一碗就可以了,让病慢慢好起来,变形的关节会恢复正常。

乌头汤是慈悲的药,得到此病,那种痛是生不如死,吃止痛药不仅不能完全止痛,还会伤到肝肾,肾衰竭、洗肾或肝癌。

心臓不好的人不能用乌头汤,因为麻黄会让心跳加快。这时候用桂枝汤加乌头蜜。西药吃多的人心臟都不好,舌苔都是地图舌。

矾石汤 治脚气冲心

矾石汤方

矶石二两

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

这是外洗方,专用于“脚气冲心”,凡湿疹、红肿、溃烂等脚上的病从脚开始往心臟方向走,都可以用。矾石性燥又涩,除湿力量很强,专门去湿解毒。如果只感觉很轻微痒痒的,就无需用到此方。

明矾二两,用自来水煮,水滚了以后明矾化掉了就可以停火了。

如果是脚气,可以内服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针三皇穴,同时针专门去掉脚湿的肾经水泉穴,扎完针后,将脚泡在矾石汤里,效果非常好。

相关链接:

《金匮要略》笔记19|中风历节病脉并治:中风的处方

《金匮要略》笔记18|中风历节病脉并治:中风的基本概念及先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匮要略》笔记20|中风历节病脉并治:历节病(痛风/风湿关节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lv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