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四句话几乎成了佛教界的口头禅。但我参究 恩师的四句话头,最后得到的,也只不过是这四句话而已。那么,当我牢记这四句话,面对现实人生就觉得毫无干扰,舒坦了许多,通畅了许多,请问这样的体悟是不是正确?
答:你这样的体悟是表层的体悟,很浅。我讲的那四句话头:“冷了打颤,热了出汗,渴了喝水,饿了吃饭”,那个比“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要深得多。你懂得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没有见性,你也不会解脱,你也不会同时得到正见、正受。如果我那四句话,你完全懂得了,那你的正见、正受是同步涌现,大事了毕。那四句话很深,深得包括宇宙最高真理。所以你这么看的话,我只能跟你讲,你突破了一层,还有十层没有突破。你若完全突破了,你就大彻大悟了。
至于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那这个很简单。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因就是动机,缘就是条件,原本不有,靠许多条件组合的东西,“我说即是空”,我说它根本没有不变的自我,这不是很明白吗?
为什么佛法说“这个宇宙是空的宇宙”,因为所有存在的都是组织体,我在《观潮随笔》写《组织》提到这一点。世法跟佛法是相通的,你看物质最基本的原子,它也不是单一的;如果没有电子的话,质子很快消失,所以它也不是单一的,它也是组织体。因为是组织体,所以它也是空的。它原本是空,它靠一种因素、靠一种原因、靠一种动力,使它形成、使它组织凑合形成一个新的事物。我在《观潮随笔》也讲“组织就是创造的手段”,凡是创造的,都是原无的;若是原有的,那就不叫创造了。凡是原无的,它的当体没有不变的、永恒的自我的实质,所以它的当体是空。
至于“假名”,你说烟灰缸,只是叫烟灰缸,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叫烟灰缸,原本也没有,它是人为的,将来也会消失,所以是假名,只有名字,没有实体。实体就是不变、永恒、真实,真实的都是永恒的;因为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它不永恒。
什么叫“中道义”呢?你了解了这一切有名无实,一切都是假相,而你离开分别,就是“非有非空”—— 不管它,不是有也不是空。它原本不有,它毕竟不有,所以“空有”。有个“有”,才能说“空”;若连个“有”都不成立,说“空”就是多余的。那“空有俱遣”,两边的、二元的都没有,就是中道,当下就显露出中道来了。
——摘自《耕云解惑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