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方人,我们老家没有包粽子的习俗,端午节一般都是买一些粽子吃。我们那里卖的主要是蜜枣粽子和豆沙粽子,后来南方的肉粽子传了过去,人们的选择又多了一些,不过大家还是习惯于吃甜粽子。
来到南方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本地人主要吃肉粽子,而且台山粽在也珠三角地区也算小有名气。
台山粽子分肉粽和枧(jian三声)水粽。枧水粽一般只有端午节才有,肉粽则作为早餐售卖的产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台山的肉粽是白米咸粽,味道没有拌了酱油的嘉庆肉粽重,颜色也比较浅。肉粽在本地最受欢迎,而且馅料也比嘉庆粽子丰富。台山的肉粽里面一般会放五花肉、腊肠、咸蛋黄、花生米,有的还会放虾仁干或者瑶柱这样的海产品。
本地人如果自己包粽子,还会上山采摘一种植物的叶子放进去,据说有辟邪和促进消化的功能。
这样一个馅料丰富的粽子光原料都要五块钱左右甚至更高,买的话则要十几元一个。用同事的话说,台山人在吃上是不计成本的。一般除了自己家包或者在卖粽子的地方高价定制,才能吃到这么馅料丰富的高品质粽子。
不过,十几元一个的粽子虽然好吃却不好销售,所以商家一般会减少馅料,降低价格。外面卖的粽子里面主要放一小块五花肉(肥多瘦少,有的甚至纯粹是肥猪肉),一些花生米,贵点的还会放半个~一个咸蛋黄,卖5~8元一个。
外面卖的粽子馅料的品质不高,味道自然也不会太好。所以我之前特意买了一些原料,想等有空时自己在家包粽子吃。
公婆喜欢吃北方的甜粽子,我和儿子则受本地饮食文化影响喜欢吃肉粽,于是我们包了两种馅料的粽子。
我和婆婆都不善于包粽子,我们包的馅料又多,所以包起来可真不容易。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完了几十个粽子。
因为高压锅比较小,所以我只用它煮了部分肉粽。煮一个半小时就能把粽子煮熟了。后来我又多煮了半个多小时,馅料里五花肉的肥肉部分已经煮化了,跟米融合在一起,味道更好了。所以,以后再用高压锅煮粽子,我会煮2个小时。
另外一些肉粽和甜粽是用煤气煮的。煮了2个小时时,我拿了一个出来尝尝,发现粽子中间的米虽然煮熟了,但还是粒粒分明。于是我又加了一些开水,继续煮了1个小时。
我以为煮了3个小时的粽子,应该像在高压锅里煮2个小时的效果差不多。事实却是粽子中间的米依然粒粒分明。
由此我明白了,煮粽子要一次性把水加足,中间不能掀开锅盖跑了气,要连续煮3个多小时才能把粽子完全煮熟(没有提前泡发糯米,如果提前泡发几个小时,则煮的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一些)。为了防止粽子漂上来,没有没入水的地方出现夹生现象,煮时还要在上面压个篦子才好。
这次包粽子,虽然让我们品尝到了馅料丰富美味的粽子,但是也不足之处。我以为蛋黄和腊肠都是咸的,所以只在腌制五花肉时倒了点生抽,米和猪肉都没有再另外加盐,最后却发现咸味不够。以后再包粽子时我会适量再加点咸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