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

作者: 木白禾易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22:28 被阅读44次

循循善诱点亮孩子前进的道路

在《那些戳心窝的话--言语的力量系列一》里,我们举例了 20 句频次非常高的攻击性话语,并在后面附上了孩子的回应。很明显对于这些扎心窝的话语,孩子无疑都会采取抵抗反击的态度。那么亲爱的爸妈,你们对孩子的这些回应是不是在反思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微妙的感同身受呢?如果是,那是因为曾经的你们也曾遭受到一样的言语暴力,毕竟在举例的话语中有不少已经属于“中国式传统套路”了,即使我们长大后可以将它拿来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来互相乐呵呵的笑一笑说“诶,这话我妈也说过”“对对对,我爸常说常说”,“是嘛,还真是普天之下同一个妈呀”。但也请再次回忆下当年你们听到这些话的一刹那那种愤怒,悲伤,或委屈的感受!记住这种感受,因为你们的宝贝面对这些话语时是和你们一样的!很不舒服吧?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何不抛弃这样的“传统”呢,学习更好的方式去和宝贝们沟通,让我们的宝贝从言语中体会到我们的爱意,也许开始有些困难,甚至会难以放下父母的架子,开起口来也是磕磕巴巴,但只要想一想很多时候我们的循循善诱,对孩子来说就犹如暗室逢灯,让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惑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爱与支持,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良情绪,摆正态度开拓思路并慢慢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而我们的宝贝需要的也正是这样温和而坚定的沟通方式。

今天我们要讲的一种亲子间的沟通方式叫做:引导式对话。它是由日本的大石良子在《改变孩子一生的对话力》一书中提出的,她在书中指出,和孩子对话最重要的是,先接纳孩子的想法,引领孩子思考“什么是事情应有的面貌?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根据这些目标,让孩子自己思考、选择和决定应该採取什么态度或行动。以下内容摘自《改变孩子一生的对话力》,让我们来学习下十六种对话技巧,引领孩子改变自己。

步骤分解:

Step 1. 倾听——仔细聆听,了解孩子的想法

例:现在心情如何?

Step 2. 认同——和孩子站在同一边,接受他的存在、想法、言行举止

例:这次比以前都努力喔!

Step 3. 感同身受——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感受,让孩子知道

例:有时候就是会遇到那种事。

Step 4. 复述——重复孩子说的话

例:”做厖好累喔。”、”一定很累吧。”

Step 5. 区隔——為了理清事实,用两种观点做為区隔

例:那是事实?还是你个人的想法?

Step 6. 提问——提出问题,让孩子去思考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是有可能的

例:在什么情况下,你或许做得到?

Step 7. 提供选项——不要用二选一,最好提供三个以上的选项

例:在现在有这三种选项,你可以从中选出自己想做的事。

Step 8. 沉默——孩子沉默时,不要催促,静待孩子再次开口

沉默可用来整理思绪、增进理解。孩子不说话的时候,应该耐心等待,给孩子充分的时间。

例:”没有关系,你慢慢想,我等你。”

Step 9. 鼓励——用言语表达支持

例:表现得不错,继续加油。

Step 10. 重新建构——提供新观点,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例:如果你站在他的立场,会怎麼想呢?

Step 11. 累积小成功——激发兴趣,开发能力

激励孩子採取行动,累积小的成果,进一步设定新的小目标。

例:今天写作业只花了平常一半时间呢。

Step 12. 定位——相较於目的地,首先确认目前的所在位置

例:已经做到这里了,再差一点点,目标就快达到了。

Step 13. 视觉化——将目标及过程加以视觉化、具体化

例:你想像自己十年后可能成為怎样的人呢?

Step 14. 行动计画——朝向目标,拟定行动计画

例:一开始该先做什么呢?

Step 15. 播种——為了半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的将来做準备

例:“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从现在慢慢耕耘,到时就能看出成果。

Step 16. 提议——提供新观点,让孩子自己选择

任务:妈妈按照里面的16句话,每天跟孩子说不同的话

例:先获得孩子的同意再提供意见,就不至於太过强势,孩子会比较愿意接受。

下面让我们来看下实际的操作:

(1)举例:孩子爱回嘴、吵架,怎么办?

有些孩子在学校动不动就和同学吵了起来,经常回嘴。当他和同学发生争吵时,

如果从远处大声训斥,通常不会有效果。这时可以走近他,先听听他的说法。“那

你想要怎麼做”、“原来只是你的方法跟大家不一样”,藉由聆听和认同,引导

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运用一对一的对话,敞开孩子的心胸。先让他知道“我很想一直站在你这边”,

明白“回嘴给人的感觉很不好”,再感同身受的说:”就是啊,有时候可能还是

会忍不住。”最后提议:”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做得到,我们来勾勾手。”有了大

人的认同、信任,孩子的行為就会渐渐出现转变。

(2)举例:孩子动不动就对人施予暴力,怎么办?

有些孩子因為自我偏见,无法跟朋友好好相处。例如:跟人稍微擦撞一下,就

认定是对方故意的,立即还以暴力。这时可藉由复述、认同等技巧,先听孩子的

意见,问他“怎麼了”,设法拉近距离。

接着询问其他孩子对同件事的看法,重新建构事实,例如:”你们有没有被别

人撞到,或踩到脚?”如果其他孩子答”有啊”,父母可以再问:”那你们為什么没有生气?”藉此呈现出另一种观点:”玩的时候被踩到也没办法,就是因為这样才好玩。”

最后区隔问题,”有人会故意踩别人?还是你自己这样觉得呢?”让孩子发现

其实这一切都是误解,进而修正自己的行為。

(3)举例:孩子爱闹脾气,怎么办?

爱闹彆扭的孩子其实”很想跟大家一样”。先让孩子意识到”和大家一起做事

时很开心”,再累积小小的成功经验,情况将大有改善。

就算偶尔又生起闷气,父母只要问他:”这样闹别扭,会有什么好事发生?”、”

你想发脾气?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做事?现在该怎么做才好?”孩子的态度马上就会软化。

举例:孩子缺乏自信、抗挫折能力差,怎么办?

有些孩子尝试新事物时,只要稍不顺利,就备感挫折,哭个不停。这时可先藉

由陪伴,增加安全感,然后教孩子用深呼吸法稳定自己的情绪。

找出孩子的长处,把肯定和称赞当做养分,帮助孩子一步步建立自信。

最后重新建构事实,引导孩子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例如,”做不好并不丢脸。

只要肯去尝试,就有可能成功。如果不去试试看,永远都做不到。”

(4)举例:孩子不爱上学,怎么办?

有些孩子天生性子胆小,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感到恐惧,经常以身体不舒服的理由请假。当孩子说出“好累或者好可怕”,请先接受他的感觉跟他重复着“真的是很可怕很累呢。”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话被听到被接受。

面对不想上学的孩子父母的做法应该刚柔并济,一方面让孩子知道父母不会让他们随便请假。另一方面用陪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 的关爱。告诉孩子每个人对未知的事物都会恐惧。

(5)举例:孩子有学习障碍怎么办?、

有些孩子学习不见成效时,自己就觉得自己很笨。这时爸妈要先从相反的方向给与孩子鼓励。用感同身受的方式,安抚孩子的情绪:“对呀,真不甘心。你都已经这么认真了。

接着和孩子一起从作业中找出经常会出现的错误。告诉孩子:作业中经常写错的题目,考试中也一定会写错的。只要小心认真一定做得到。

一旦克服了学习障碍孩子对其他科目的兴趣也会提高。进而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家长朋友们,学习了这篇文章。您有什么感受,可以试着从这周的亲子互动中去试一试哦。欢迎将您的读后感和这周的尝试与教练分享。

相关文章

  • 入门学习课程,有哪些简短却一下子就刻骨铭心的日语句子?

    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语言则是肤浅的藻饰。——莎士比亚 语言是有力量的,语言的力量在于共鸣的力量,而非语言...

  • 文字的力量

    语言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

  • 语言的力量

    (1) “请问昨天是那个与我相约说要‘宝宝’的,我今天带了。”我大声地对在房间里上课的人说到,结果换来哄堂大笑。原...

  • 语言的力量

    今天上午招募了七位愿意且热爱学习的家长,将父母智慧实操课中语言的力量,进行了体验式学习。 第一个体验是贴标签,先后...

  • 语言的力量

    "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某一年春晚小品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很能说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说好一句...

  • 语言的力量

    语言是智人大概在十万年前拥有的超级武器,利用这个超级武器智人跨过了红海,走出了非洲,在欧洲亚洲大开杀戒,杀死了所有...

  • 语言的力量

    你说的每句话,正在影响自己和这个世界。 请君慎言,你说的时候声音从你这里发出,你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伤害你自己。

  • 语言的力量

    自己短头发又长长了许多,整个头像个被破坏过的鸟窝一样,凌乱不堪。走在马路上,被风一吹,那就更加没有语言可以形容了。...

  • 语言的力量

    今天早上,艺如常在拼乐高。他构思的是一辆巨型超能车,已经吭哧吭哧地默默干了过半小时。 突然,我在房间里听到了他焦虑...

  • 语言的力量

    自古以来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但语言的表达确实千差万别的,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言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v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