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007-74,玩命小七!
我是第一批加入不出局的007er,最近却发现自已根本不会写作——这个事实让我差一点就放弃了写作。
事实上,很多007er都在承受这样的痛苦折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付费购买写作课,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不同的写作套路,我们甚至上线了[007写作精品课]……
大家都知道刻意练习,普遍认为写作也需要刻意练习。事实上,我也在刻意练习写作这件事情上进行了多种尝试,比如卡片写作。
但是,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刻意练习就是一个大坑。因为,刻意练习是一种[进阶方法],根本不适合新手入门。如果,一个“会写作”的人只有通过刻意练习才能提高的话,那么一个新手只能通过刻意练习从入门到放弃。
那么,写作的“初学方法”是什么呢?
我总结了三个“必杀技”:
1.收集卡片
2.提取练习
3.重复练习
你可能会想“这三个方法我知道,你不说我也知道”。
你以为“知道”这三个方法够了,但是我告诉你错了,从最新的脑科学研究结果看,只是“知道”、甚至“学会”远远不够——
所谓的“必杀技”必须是一个“习惯回路”。
比如,小孩子学会一套舞蹈动作可能只需要1小时,但这时候你不会认为孩子已经学会跳舞了。与之相反,孩子必须经过数十次的反复练习,才能流畅的完成动作,再经过上百次练习才能达到表演水平。
你看,小孩子学东西是这样,你学写作也应该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
好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怎样把这三种“初学方法”提升到“必杀技”的水平。
收集卡片
第一个“必杀技”是「收集卡片」。「收集卡片」本身是一个简单行动,想要把这个简单行动提升到“必杀技”水平,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情——
如果{打开一篇文章},
就{收集一张卡片}。
{打开一篇文章}是一件简单且经常做的事情,而{收集一张卡片}是一件简单却很少做的事情,只要把这两件事情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必杀技”。
说到这儿,咱们就得提一下《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它的核心观点就是:
习惯的形成是有一个习惯的回路; 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人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神经回路不断强化的过程。
比如,你每天去上班,形成了一到某个路口就右转的习惯。有一天你换了工作,到了这个路口你应该直走,而不是右转,可是如果你注意力不集中,就会不自觉地右转。
所以,习惯就是如果遇到某种情境,就触发某种行为 。
换句话说,习惯就是 “如果……就……”
回到「收集卡片」这个“必杀技”上。你看,{打开一篇文章}是一个暗示,{收集一张卡片}就是你想要养成的习惯,而收集的「卡片」就是一种奖赏。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李笑来会说“赞素材比赞钱有意思多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我可以收集哪些卡片呢?”
你可以收集的卡片非常多……
比如:故事卡,在卡片的一面写上故事的名字,在另一面写上故事的内容。
又比如:概念卡,在卡片的一面写上概念的名字,在另一面写上概念的定义及案例。
再比如:套路卡,在卡片的一面写上套路的名字,在另一面写上套路的步骤。
总而言之,把你认为有用的东西,写到卡片的两面就可以了。
注意:一定要写到纸质卡片上,而且必须写在卡片的两面,而不是卡片的一面。
建议:使用淘宝购买的 Index Card 索引卡,尺寸约12.5厘米x7.6厘米,买上一盒(白色 210 张),至少使用三个月。
如果手头暂时没有索引卡也不要紧,可以使用普通 A4 纸裁成扑克般大小,或直接使用便签纸,总的原则是:不能大到让你产生写作畏惧,不能小到让你写不下 50 字。
你可能在想,为什么一定要写到纸质卡片上?而且还要写在卡片的两面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下面就是我的答案。
提取练习
刚才跟你说的是第一个“必杀技”「收集卡片」,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必杀技”「提取练习」。
所谓的「提取练习」,是一种「知识残留率较高」的「主动学习」方法。这个方法是这样的——
你以前使用的「被动学习」方法 :
大多数人读书复习时的方法:打开课本,画重点、抄笔记,然后复习时,重读这些重点以及笔记。
你以后使用的「主动学习」方法:
- 阅读的时候,把你认为有用的东西,写到卡片的两面,第一面写名字,第二面写内容。
- 当要复习时,重新拿出卡片,根据卡片第一面的名字,重新复写卡片第二面内容。注意:此时禁止翻看卡片第二面的内容。
- 打开卡片第二面与「回想笔记」,对照比较「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提取练习」。这个方法会让你在记新东西时,记得非常牢。
在你真正理解「提取练习」之前,你可能会想,我用「印象笔记」就可以收集卡片,我用 「方片收集」也可以收集卡片。
事实上,之前我也这样认为,并且我还感觉自己特聪明,因为我收集卡片的速度很快。
但事实证明,用「印象笔记」或者「方片收集」收集卡片,和在微信里收藏文章的效果是一样的——没用。因为,「收集卡片」的速度快,并不意味着「收集卡片」的效率高。
通常,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一个“鱼”,就是我们吃的鱼,指的是那些事实性的知识,第二个“渔”是指捕鱼的方法。
大多数人都认为,给人一条鱼只能解一时之需,而教人学会捕鱼则意味着给他一套生存方法。这个道理听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但任何道理都有适用边界,不是吗?
比如,在「收集卡片」这件事情上,“鱼”就是「卡片」,而“渔”就是「收集卡片的方法」,你不能说「收集方法」比「卡片」更重要,不是吗?
你看,「提取练习」的本质就是解决怎样才能记得牢的问题。事实上,「收集卡片」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记忆。
比如,我一直在尝试模仿李笑来说清楚一个重要的概念的套路。我之前的方法是,每次想要说清楚一个概念的时候,就把李笑来的套路复制到文章的前面,然后一条一条对照着模仿。
结果是什么呢?至今为止,我一次成功的模仿都没有。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
事实上,正确的做法就是制作一张【套路卡】:
正面:
李笑来说清楚一个重要概念的套路
反面:
• 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 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 这个概念普遍被如何误解?
• 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 正解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 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
• 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
• 这个概念与什么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的联系?
然后,通过反复的「提取练习」把这个套路刻进大脑里。
完成这一步后,你才可以在平时阅读过程中,按照套路要点收集相关的素材。
也就是说,你只有把常用的东西记牢了,你才能在学习新知识时,与之建立连接。
反复练习
刚才跟你说的是第二个“必杀技”「提取练习」,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必杀技”「反复练习」。
这里所说的「反复练习」有三层意思:
第一,对于同一张「卡片」,你要安排不同的时间间隔时行「提取练习」。
第二,你要尝试在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同一张「卡片」。
第三,每一张「卡片」都需要不断升级,发现新的使用场景时,必须在卡片的正面记录下来。
比如,你已经收集了10张故事卡,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些故事卡交给你的孩子,让孩子选择一张卡片,然后你按照卡片正面的名字把故事讲给孩子听。相信我,10张故事卡可以让孩子的睡前故事非常有趣。因为,这符合“喜欢 = 熟悉+意外”的套路。
再比如,你也可以陪孩子一起收集制作故事卡,然后互换角色,你来选择卡片,孩子按着卡片讲故事……
你可能在想,我也可以让孩子把重要的数学概念做成卡片,这简直就是一个万能学习方法,有了这套方法,学什么都没有问题。
我的看法和你正好相反,这些方法并不神奇,但是这些方法也不简单。
重复练习并不好玩,我们看个小说电影电视剧,最不喜欢剧情重复,不是吗?
现在,你要不停的重复「收集卡片」「提取练习」这两个动作,直到真正形成习惯回路为止,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也就是说,管用的方法都不好玩,只有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有过挣扎和斗争,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今日得到】
最后,我再给你总结一下,咱们一共说了三个“必杀技”:
第一,「收集卡片」就是要形成“如果{打开一篇文章},就{收集一张卡片}”的习惯回路。
第二,「提取练习」是一种「知识残留率较高」的「主动学习」方法,这个方法会让你在记新东西时,记得非常牢。
第三,「反复练习」并不好玩,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心和汗水不可少。
送你一句话:赞卡片比赞钱更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