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关于描写职场的书:《好好工作:在职场中创造自己的独特价值》。拿到书的时候,还以为又是那种长篇大论,只会高举高打给你纲领性原理,让你读完顿时在心中高呼:哇,太有道理了。可是放下书本,遇到实际的时候,你根本就无从着手的那种。
粗略翻阅,才知道懒人老猫在用生命写作:职场上的每一道坑、每个糗到想死的瞬间、每次受的委屈、每个头破血流,她都经历过。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被人骂被人坑,她才逐渐茁壮成长为那个可以“骂别人”的人: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之努力,并让自己有点小成功,小名望。
这个小成功,小名望,看起来光鲜动人,背后不知流了多少血汗。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嗯,只有经历过冰雨寒风的肆虐才能体会什么叫“寒风刺骨”。
明日就开学了,我也要开始工作啦,开学之际,大一的孩子们请收下以下建议,可以的话,最好努力做到,四年后,你们会感谢我的。
①学好功课。如果你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那么至少你保证每一门功课都及格。这不但是你的学习能力的体现,更是你出校门,踏进社会第一步的敲门砖,甚至是你自己的脸面。
不然的话,在你以后面试你心仪的大公司的时候,肯定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面试官:“为什么你每门功课都挂科”的问题。况且从一个的成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态度。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却能把它学好,那么面试官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你:即使你进入我的公司,发现工作内容不是你喜欢的,你也会把它做好。
这就是江湖,一环扣一环,事事关联,时时关联。
如果真的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认为它对你自己以后求职毫无用处,请记得发展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电影的,就学习写影评,喜欢美剧的,就学习英语,喜欢看电视的就学习编剧,或者写故事,或者你喜欢赚钱,那就学习怎么摆地摊。你肯定不会知道知乎一个女孩在分享她摆地摊的收入的时候写到:月入过万。具体是多少,我忘记了。……总之你要让你自己找到事做,并且把它做好。
②去认识这个社会。象牙塔有象牙塔的美好,即使你的社团活动再多,你再忙,它始终是建立在一个纯真的环境里。踏进真实的社会实践,去看看真实的世界,你会惊呼,原来做兼职的计时工资8块/小时。一个钟,你可以看完一本200页的书,看一部小电影,上一节课,哦,对了,老师上一节课,每个学生要为之付费50元。
所以,你知道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参加社会实践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要说自己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超市促销员,如果你有心,你会发现市场营销这一门课能帮助你提高牛奶或者饮料卖场的销售额。你说你不懂从书中找方法,那么可以跟你的任课老师谈论,说不定可以专设一个课题研究:如何提高超市卖场销量。
然后你会知道,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如果你做了很久兼职,还是发现自己毫无提升,不是这份兼职的问题,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要学会分析,到底是炒了这个老板,还是自己面壁思过。
③学会交往。包括同性,异性。延伸开来最好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交往。鼹鼠的土豆在她的书《藏在这世间的美好》中提到,活到目前为止,她几乎从没栽过跟头。不但因为自己很努力去实现自己想要的,更重要的是她生命里,有比自己大七八岁的朋友。他们像探照灯,给走在选择的分叉路口的土豆姐指明道路。
同龄人,即使再成熟,大多数只能囿于那个特定的年龄段的思维模式,层次终究不一样。而年龄差十岁以上的,又太容易忘了十年以前的自己的心里路程。
可是你又说,我性格内向,完全不懂怎么和别人开展交往。那么建议从同班同学开始。约一起吃饭、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去上课,这过程中,找机会不断聊天。在聊天中提取信息,学会和别人共处。
不知道聊什么话题??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一起,总有你所不知的。从风俗习惯,起居饮食开始啊。像我,大学期间,跟一个甘肃的同学聊天,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番茄炒蛋是咸的,原来他们的馒头是没有味道的,原来他们吃饺子放醋,原来他们冬天的时候一个月洗一次澡,原来他们洗澡去澡堂……
额,说到这,我才发现,原来我自己也很不会跟别人聊天。例如我最近一次把天聊死的情况是这样的:一个不太熟的男生朋友,看见他手掌掉皮,以为缺钙导致,于是没耐住好奇心问了一句:你手怎么掉皮了,缺钙?那男生瞟了一眼自己的手掌心,淡淡说到:不是,洗衣粉导致的。
我哈哈大笑,立刻觉得找到了知音:好巧哦,我妈用洗衣粉洗衣服的时候,手也会掉皮!
结果,那男生脸上立刻冒黑线,背过身去看都不看正在笑得莫名其妙得我一眼……
而我还后知后觉,过了半个月后,才突然想起那次对话,才发现自己把天聊死了……
当你还是孩童的时候说话直接,人家会说童言无忌,当你28岁还口无遮拦,你就是低情商,不招人喜欢。特别是在职场上,有时候一句不恰当的话,你的潜在客户就把你给否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