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百岁那年,曾接受一次采访。
记者问她:“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好,实现自我价值?”
杨绛先生回答:“人生一世,需有三个自觉,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人这一生,就是在自我探求中,逐步觉醒的过程。
所谓觉醒,便是要打破外在虚相,提升内在境界。
回归自己,才是人生真正的清醒。
01
认识自己:觉醒的第一步
《半山文集》里有这么一句话: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十遍;读一本书十遍,不如把自己里里外外读一遍。
阅人,真不如阅己。
学者吴学昭,讲述过杨绛先生两则早年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38年,杨绛从英国留学归来,回到上海。
当时母校振华中学刚刚重建,老校长王季玉对她非常欣赏,于是开出优渥条件,聘请她担任校长。
碍于人情,杨绛勉强答应,承诺任期半年。半年过后,老校长再三挽留,她还是坚决辞去了校长一职。
很多朋友都不解:别人求都求不到的职位,怎么你反而不要?
杨绛解释说:“我知道自己不是管理的材料,校长之位虽好,长久做下去,却只能误人误己。”
她辞了校长一职,随后踏上了自己的文学之路。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后,《杨绛文集》出版的时候。
当时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为她举办作品发布会。
杨绛得知后,婉拒了出席的邀请,她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在她心中,自己并非什么名人,只是一个纯粹的文字工作者。
不管外界怎样喧闹,她都安然地端坐书斋,潜心阅读和写作。
中国社科院老院长陈奎元曾评价说:“杨绛先生最令人钦佩的是,无论时代变幻、人世浮沉,她永远知道自己是谁。”
也是这一份对自己能力和定位的充分了解,杨绛先生终能成为一位文学界的大家。
有自知之明的人,善于改变自己的短处,更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
不认识自己的人,往往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路,也喜欢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在环境,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内在。
高估自己的人自大,低估自己的人自卑,两者都得不到别人真正的尊重,也没法很好地过自己的人生。
唯有能清晰地平视自己的人,方能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好好前行。
古语中也说过:“人贵自知,而后自省,终而自律。”
认识自己,是所有觉醒的来源。
02
修炼自己:觉醒的升华
《杨绛传》记载,从1966年起,杨绛先生开始了漫长的人生低谷期。
那时,她成为被批斗者,被剃掉半边头发,遭受很多恶意的人身攻击。
等到她被下放至干校时,已年近六十了,还整日被安排干各种粗活,看管过菜园,也刷过污秽的厕所。
当时很多人都哭诉自己遭遇的不幸,杨绛先生却从未抱怨,反而在逆境中磨砺自己,不断精进。
在那样的环境里,她也没有丢下热爱的文学事业。扫厕所的时候,她就在厕所里读几页书;被关在牛棚里反省,就在心里背几首古诗。
更重要的是,她仍然坚持翻译先前未完成的《堂吉诃德》。
每天她都会忙里偷闲,坐在小马扎上,一边自学西班牙语,一边翻译,最终完成了这部八卷本的经典译著。
正如她所言: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越细,香得愈浓烈。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越细,香得愈浓烈。”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行时。
所有让我们痛苦的经历,终会结痂痊愈,成为最坚硬的壁垒。
战国时期,苏秦游历各国,希望能一展抱负,缔造伟业。
坎坷游说,周秦冷眼。他一连向秦王上书十几次,却始终杳无音讯,最终只得狼狈而返。
到家以后,迎接他的是一片冷嘲热讽。妻子冷眼相待,一言不发。嫂嫂更是处处为难,甚至连饭都不给他吃。
但苏秦并没有抱怨,他深知只有修炼自己,功成名就,才能改变局面。
于是,他翻出《阴符经》,日夜参修,勤加揣摩,精研纵横之术。
夜深困怠,便拿锥子狠扎自己,就连鲜血流到脚踝,也咬牙硬撑。
三年以后,苏秦再度出山,四处游说,他向六个小国提出合纵计划,共同抵抗强势的秦国。
最终合纵成功,身挂六国相印,无限风光。
王阳明所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自我积累、修行的过程。
人在身处顺境时沉心静气,戒骄戒躁;居于低谷时,更需韬光养晦,修炼自己。
生活困境无处不在,一味地叹息命运不济,怨天尤人,并不能扭转境遇,甚至可能会变得更糟糕。
方寸之中,唯有沉住气,深耕蓄力,默默修炼自己,才能突破重围,柳暗花明。
修炼自己,也是迈向更高层次觉醒的阶梯。
03
改变自己:觉醒的终极目标
鲁迅先生说过:“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很多时候,我们身处灰暗时,唯有通过改变和调整自身,才能迎来新生。
在《我们仨》中,杨绛写下了亲人离世的经历。
1997年3月,她的爱女钱媛,不幸患上肺癌,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仅仅一年后,丈夫钱钟书也因病与世长辞。
耄耋之年,接连丧女、丧夫,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
很多亲友都担心她承受不住悲痛,前来看望,见到她孤身一人时,忍不住放声大哭。
杨绛反而柔声细语地宽慰来人:“我都挺过来了,你还这样哀伤?往深处想,痛苦的担子我来挑,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此后,她便抱着“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的心态,深居简出,一头扎进书堆。
在书斋中的18年里,她每日笔耕不辍,整理出了钱钟书的所有学术遗稿。
另外,她还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出版散文集《我们仨》,编订了足足有250万字的《杨绛文集》。
在人生的最后一程,杨绛先生不仅没有被凄苦与孤寂击垮。
反而通过调整自己,改变心态,在忙碌且充实的生活中,活出了明媚优雅的百岁人生。
“人生难免疾风起,不能改变风的方向,就想办法调整风帆。”
这也如律禅师所说:“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
我们是自己的缘起,也是自己的归因。
当周遭的境遇,生活的暴击纷至沓来,选择哀怨逃避,只会不断消耗自己。
学会改变自己,保持乐观,遇到困境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也是最好的人生破局之道。
不要总将目光聚焦在外界,当改变不了现实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
当自己改变了,你会发现,整个世界也变了。
改变自己,也是所有觉醒中的终极的目标。
张小娴说:“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所谓的逆天改命,在人不在命。我们最后成长得如何,在于是否能把握三次觉醒:
认识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
修炼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改变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演绎。
在一次次破局中寻求升华,不断觉醒,才能得到内心上真正的自由,掌握自己的命运。
余生,在生活的修道场中,由内出发,向上成长,活出一世通透。
向内求己,每个人都本自具足
觉醒的本质,便是向内求,每个人都本自具足,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清醒。不断突破觉醒,不执着于外在,追随本心,始终平静喜悦,内在丰盛,才能得真正的自由,从而享受生活,掌握命运。
在彩虹之门疗愈空间,我们可以从“色彩”中觉醒,找到自己并活出自己。在色彩心里疗愈师的引导下,运用色彩识人技术“向内看”,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优势与不足,看到真实的情绪状态,看到情绪背后的根源;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情绪,放下对外在的执着,接纳一切的发生,无论在什么处境下都能积极的面对,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平静、慈悲和成长,真正从内在活成了丰盛富足的样子。
觉醒之路其实也是突破自我之路,当我们开始觉醒,便会发现自己才是最大的财富。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