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阐述一下自己阅读与写作这篇书评的感受。我选择了黄翔鹏先生此篇文章作为书评的载体,原因很简单:1. 经过老师推荐,权威性强,学术性高,价值毋庸置疑;2. 相对篇幅较适中,在能力接受范围之内。
第一遍阅读时,并没有把具体内容看得仔细,而是尽力读出整篇文章的架构与思路,在此,我由衷地敬佩黄翔鹏先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文章整体架构清晰简洁,并无一丝冗杂。第二遍,则是有意识地去读整体架构之下的次级结构与其中的内容,并进行相关标注。 在整理好整体框架和次级结构,以及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开始正式动笔,列出自己写作书评的架构。
提到书评,我坦诚地讲,我认为自己并没有资格与学术权威对黄翔鹏先生的文章进行评说。原因很简单:1. 我读书太少,见识浅;2. 黄先生的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半年)与我对此篇文章写书评的时间(一周)不成正比。但是,作为非音乐学专业的我来说,依旧坚定地写下这篇书评,作为难得的学术训练,对文章中的些许问题做个学术回应与个人不自量力的解读与感受。
一、作者简介及文章背景
黄翔鹏先生,1927年出生,1997年去世。曾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所长、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在音乐考古学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他在音乐学界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他的学术思考为后世留下了丰盈的文化遗产,他以史学观念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更高视角的探索与研究,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地基,铺下了更加平坦的道路。
本文为作者在1987年夏“亚太传统音乐国际研讨会”上所作的主旨发言,此次会议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音乐学国际学术会议。全文结构清晰,逻辑缜密,深层思考,给音乐学界的研究带来了独特的启发。
二、《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的全文架构
整篇文章共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又包括三节,第二部分包括六节。每一部分的每个章节都有其所探讨的主题,首先,我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呈现两部分九节的主体内容:
《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思维导图三、主要章节概述
上篇的第一节——在一片“失传”声中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音乐,作者通过提出问题,引用先哲“今人求古乐太深,始以古乐为不可知”,引出答案,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古乐并非客观存在的虚拟幻影。之后,以三种绝对界限——夷夏之辨、雅俗之分、古今之别,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指出三根绞索实际上是政治背景与礼治社会的产物。最后,作者以宏观的视角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社会制约进行了观照,并借此引出第二节主题。第二节主要论述了今乐种存在古乐面貌因素的四种情况,其中,作者以相对较大的篇幅阐述了在古谱解读工作中蕴含着的传承关系。作者以杨荫浏先生的《白石道人歌曲》与古琴曲《广陵散》为例,说明了打谱人的综合素养以及气节。第三节中,作者提出问题:传统的大河又是怎样流动的呢?三个阶段三次断层,无论是先秦的鈡罄乐,还是歌舞大曲为代表的额中古伎乐,亦或是以戏曲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都出现着表面性的断层危机,实质上的今乐对古乐的传承关系。在本节结尾处,作者以排比段的形式,三次呐喊出历史对我们隐忍他与警告,吸取历史教训,思考新的路径。
下篇中,作者以学术严谨性与创新性,把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大类分类法划分为四大类,即:民俗型、乐种--雅集型、剧场型、音乐会型、并指出了由古至今的断层、在“四大分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五大集成”——《民间歌曲》、《民族民间器乐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和《琴曲》,在政府的支持下,维护音乐遗产势在必行。此外,作者以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的艺术原则,加以运用到学术研究中,以难以察觉的方式缓慢变化。之后,作者以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了解读,并寻求中国传统音乐的本源,对处于危机声中的传统音乐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工作,并以不断变化的教育体制对青年人进行合理地培养。
四、个人解读
1、我认为,作者在通篇都在以历史坐标对论点与论据进行论述,以历史维度进行宏观视角的观照,以历史的文化语境进行代入与阐述。先生从多个维度,对中国国传统音乐进行剖析,其学术研究的方法值得借鉴与模仿。
2、优点:逻辑系统强大,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渡自然。结构清晰。文字风格正如木心先生所言“序要好好写,也要写成“蛋糕上的樱桃”一样,朴素之风中带有一针见血的直戳胸臆。
3、缺点:单纯地以个人视角来观照黄翔鹏先生此文的局限性,先生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直接对“传承关系”进行直接阐述,更多地是我们自己来梳理。但是,终究,也许是我学识疏浅,难以完全咀嚼 的缘故。
最后,还是以自己对文章部分句子粗浅的评论,对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
最近十多年来,我们通过对先秦鈡罄乐的研究,渐渐辨别出清代拟制古代雅乐乐器的几乎充斥全盘的虚伪性。其中某些乐器甚至可以假到仅供摆设而完全不能用于演奏的程度。
我认为,以小见大,不仅仅是鈡罄乐的“虚伪”,更是中国社会的某些“虚伪”的本性被挖掘出来。只摆设而不演奏,已经不仅仅属于音乐范畴,更是属于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礼仪”与“政治功能”的强大。因此,我们需要以宏观的视角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合理地观照,平衡与认知“古乐”与“今乐”的关系。
打谱人胸中存有传统琴曲的百曲、千曲,并且能从艺术上辩知大体上略同的记谱在不同乐曲中的具体差别,才可能不经直接传授而根据琴谱追索出它的风貌。
这句话令我感动。尤其对于古琴来说,打谱,并非机械地在通用打谱软件上机械地按照谱面上的音符与表情记号等进行敲打,而是用“心”,去琢磨,去体会,在打谱过程中对琴曲的理解启发出更深层次的诠释。因此,通过此种间接经验来进行风貌的追索,亦珍贵。
历史上的“今乐”,事实上是古乐生命的延续,它在传承过程中分别以原始面目、渐变的面目、发展了的面目流传至今。
由此我的解读为,今乐的源头是古乐,今乐又是对古乐的传承,无论是渐趋变化还是全盘继承,“源头”,都不容忽视。这种传承关系,更是社会功能的演变,也是统治阶层的不断变迁,更是文化符号的不同标志。看似今,实则古。这,也许才是健康地“成长”。
失传了的东西却以形态的改变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并且逐步把中国传统音乐推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这句话使我想起刚刚读完的朱光潜先生《谈美》中对“创造”的解读——旧材料的新综合。那么,这里“失传来的东西的形态”,即为旧材料,“获得新的生命”,即为新综合。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美。
书评最后,我想说,我所做的远远不够。如今的我只能做到“述”,尽自己最大努力进行对文章架构与内容的理解与简要概况,而对于“评”,我至今仍难以真正做到,原因在首段已经阐明。老师曾说过:
读书,需要先理解,后判断。
而我现在,甚至连彻底地理解都难以做到,而客观冷静地学术判断,更无法达到。但是,这些问题也都不成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对学术思维的训练以及读书意识的增强。道路曲折,前途光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