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惟有亲其师,方可信其道。中国的古语常说,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会令人敬仰,才会令人效仿。我工作在偏远的农村,信息技术水平一般,为了丰富自己的教学素养,参加了假期的2019兴成长计划。一共听了七节课,第一节课是由何其刚老师讲的《微信小程序的创新应用案例》;第二节是由唐小勇老师讲的《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第三节是由梁勇老师讲的《教学PPT的设计与制作》;第四节是由王思思老师讲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第五节是由朱思思老师讲的《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第六节是由陈晓粧老师讲的《学习类APP的教学应用》;第七节是由钟文妙老师讲的《项目式学习(PBL)设计》。通过这七节课的学习,感觉信息化的变化让我措手不及,落后了,不学习是不被人敬仰的。
每位老师通过不同的创新,把原来古板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愉快。要求教师要用信息化化手段来教学,多学科之间的融合改变了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PPT 、PBL APP 等教学手段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新的发展。而且真正通过教师的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放给学生,给学生问的权利,给学生读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同时,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又要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领域成才。
通过听年轻老师的讲课,感觉自己要学的知识太多了,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把教育艺术加以创新,艺无止境,教海无涯。让我体会到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艺术和教育的技巧,一次心灵的对话,一回默契的约定,一句幽默的语言都能给人以眼前一亮之感,内心一悦之快,从而起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到学校,我虚心向年轻教师学习,不懂就问,改变了以往‘脚踩西瓜皮,滑倒哪里是哪里’的动而不前的的局面。通过交流,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得以迸发,深感活动的实效性、有效性,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改变,再一次感觉到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
最后,希望兴成长计划能越办约好,也感谢每位老师的辛苦付出,说一句,你们辛苦了!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