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定义未来30年?

作者: 德罗巴007_592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21:26 被阅读0次

11/1000

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波,主持人经济学博士马红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筠,外交学院教授施展联合推出了一档访谈节目,题为“谁来定义未来30年”?四人谈古论今武文弄武舌灿莲花争相斗艳,我不禁在想,一个政治外交组合,一个主持人经济学家组合,会发生什么关联呢?

下面,是我对整个节目的整理,且听详解。

一:看书和听书有什么区别?

施展:首先看你是做专业的学术研究,还是想打开视野,如果是专业学术研究,看书是肯定绕不开的,如果是想打开视野了解一个知识面,大概去听节目,但听节目时或许就被某一讲触动,就会买来书来读。

李筠:这个还和生活状态有关,你做饭洗菜可以听节目,但看书是肯定不行的,看书属于自己需要沉浸下去。

二:学了很多宗教历史政治学,学富五车,但每天还是在骑共享单车,为什么还要学它们?

施展: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未来不可测,但可以做规划,而规划未来的前提是当下你在哪,而当下在哪怎样说清楚呢,就必须回溯到历史中,看一下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而今天是怎么走过来的呢?你能够把他的背后和脉络梳理得很清楚的话,自然顺着这个脉络逻辑去构想和推想未来会怎样,所以,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通过历史理解现在,从而能够更好的规划未来。

吴晓波:历史政治距今天都有上千年的起源,而经济学1775年到今天才250多年,管理学1945年到今天不到100年,新闻学50多年,而他们可以说都是可以建立在这些古老学科的应用。

做商业的人更应该了解一些历史宗教人文,因为每一个做商业的人大部分都没有进过商学院,都是从别的学科过来,然后慢慢学习商业,他们赚到一个亿的时候肯定想过赚两个亿会怎么样,这个和别的学科不太一样,别的学科可以去找,商业发展到每一个阶段,它的前面是没有人的。

三年前海尔在做组织变革,原来做家电,1984年做到2015年,G1三阳冰箱都被收购了,但紧跟着互联网起来了,金字塔结构变了,张瑞敏在总部最顶层见到吴晓波的第一句话是“叛乱发生在地下室”。

我们80年代学日本人,90年代学美国人精细管理,那时候国内还没有资料,要跑到台湾香港去复印回来,现在学谁呢?竞争对手都挂掉了,所以组织架构都换掉了,前两年海尔做小微创客,今年他们通过几年时间形成了一些工业物联网的模型,生产链重组。

今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山西没有口罩,海尔花了48个小时帮上山西一个市建了一个每天生产10万只口罩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全是通过工业互联网连在一起,不是海尔的设备。所以海尔变成了一个赋能平台。

1980年代谁听说过赋能,互联网,现在的海尔这个模型也不是公司能想象的。商业和别的行业很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变革是可以用数据量化的,财务报表可以体现出来,历史会对他有一些借鉴,但当你走出的那一步,其实并不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走出去的这一步,相当程度取决于决断的那一步,而决断的问题是需要政治学来回答的。

三:对通才和专才有什么建议?

李筠:以前讲究T字型人才比较好,基础是好的,还有一技之长,现在无论做学问还是做管理技术都不够了,应该是丌字型人才,有两条腿,两个专业技能比较好,而且可以相互交叉。丌的前提是基础要相通,这样人生可能性会更多更多。

施展:这个时代应该更多的去读文,史,哲,因为很多工作会被AI机器替代,比如数据化的和依赖过去经验的,这两种工作会被替代。

什么无法替代呢?排除前面两种条件剩下的,不可被数据化,对过去经验依赖性不强,这些工作一定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创造力该如何获得呢?很简单,只有文,史,哲。

过去有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为什么需要数理化?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数理化呢?在整个大环境,大盘子下没有实质性的变迁,问题基本给定了框架,这时用学好的数理化去解题就行了,但如果大环境大盘子发生剧烈变化时,问题本身不再给定了,你本身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的能力,一定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种大变迁的时候,毫无疑问━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而学好文史哲创造天下。

吴晓波:我们大部分职场中人学科教育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无论听什么课都属于兴趣学习,而很大的问题在于,你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比如你喜欢哪个中国作家,如果你没有看过二十几个作家的书,这个问题就回答不出来。许多年轻人现在乱读书,其实每天花一个两个小时读书,时间长了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2019年中国人平均每天在手机上消耗5个小时,2020年每天6个小时,请问一下,这6个小时中多少是有价值的,而如果6个小时都在学习,那一定是书呆子,真正高效学习的其实也就半个小时或一两个小时而已。

四:谁在定义未来30年?

吴晓波:有个人知识储备的人,

李筠:知道安顿自己的人,

施展:精神物质同时拥有的人,

马红漫:在这个大变局的时代,对文,史,哲有感觉的人,更能把握未来30年。

我的思考:

过去我总认为商业最重要,因为它离钱近嘛,但挣大钱和需要创业的时候很大程度跟你的积累有关,不要说政治,历史哲学跟你没有关系,那是你挣的钱还不够多,看看马云就知道了,是讲钱多还是讲别的其他多。吴晓波讲过,想要阶级跃迁,没有什么快速的办法,就是一件小事一件小事踏踏实实的去做,给人一个确定性的交付,他的话我是赞同的。

相关文章

  • 谁来定义未来30年?

    11/1000 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波,主持人经济学博士马红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筠,外交学院教授施展联合推出了一档访...

  • 谁来定义

    你努力着 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迈进 很多次你说:放弃吧,懂得放弃也是另一种成功 可是谁来定义成功 标准尺寸直径半径 ...

  • 谁来定义?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历史故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这个故事叫《怎样割奴隶的韭菜,还让他们感恩戴...

  • 谁来定义**

    爱国是一个抽象的词,而且只能间接地观察。因为你不能直接说谁爱国不爱国,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只是说如果,能够从一个人...

  • 未来。谁来?

    文// Carson找不到北我们试图寻找自己的定位、自己的价值,企求“一招鲜,吃遍天”,企求能在社会中有所立足并持...

  • 谁来定义我们

    谁来定义我们 江畔琼楼在寻找我的信 你的诗今天 周末的时候,我和老公谈起了他的前同事的老婆患抑郁症的事情。 孩子说...

  • 谁来定义你?

    谁来定义你? 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思想、行为,胸怀、眼界,修养、品德。 如何获得这份自信呢?答案...

  • 未来学校6|学习中心,谁来教?

    阅读书籍:《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打卡人:谢忠灯 打卡天数:6/222 阅读篇目: 4.学习中心,谁来教? 阅...

  • 谁来定义“年味”?

    前两天“调侃”了一位年长朋友的文章。他算小城圈子里有点名气的“乡土文学创作者”。 我们以前互动比较多,近几年联系渐...

  • 心之所向

    我心之忧 谁来解千愁 我心之乱 谁来平其安 我心之澎湃 谁来掀起大浪 未来渺茫茫 一人太孤单 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来定义未来30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tw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