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即你种

作者: 喵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8-06 17:14 被阅读0次

圣经加拉太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种的是什么,收获的也是什么。

我自己在生活中也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就拿我画画接单的事情来说把,虽然只接了三四单,但有些事给我的印象还蛮深刻的。

比如说,有一次,对方发给我的文件怎么也打不开,试了多次后心情烦躁的我就冒出一句。

“您好,是不是您的软件有啥问题。我用其他的都能打开的。”结果对方立马毫不示弱,清楚的回了我一句“你好,我这边正常啊,该不会是你那边软件问题把。”

听到这句话我立刻知道自己说错了,我就此收口,回答人家说“不好意思,我再看看。”对方没再追究,没过多久,我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都不是我俩的问题,换一种办法就解决了。

如果在那个情况下,我执意要究责,找甲方的麻烦,很可能人家就会来一句“我找其他人把,你别干了。”除了我的身份只是个小小的设计师以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你居高临下的找别人的错,还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没有人是任你欺负的好好先生,大家在这个社会上行走,谁也不是傻傻的白莲花,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可以非常好的说明这一点。你对我客气,我也礼尚往来。你要是对人苛刻,估计别人也会相同的对待你。这个就是收种原则。

有时候,当你处在一个聊天群体当中,当你对某人说话,对方并没有给你一个积极的反应时,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继续执着的向这个人进攻,而是转向去跟别人聊天,慢慢的在群体中把聊天的话题转到自己身上,逐渐的,当大家都开始聊你的话题,一开始不理睬你的人发现自己没有了支持自己的聊天伙伴,他也会自动的迫于压力跟你聊天。一个团体里比较重要的就是能掌舵话题的人。不过我不太喜欢这个方法,如果对方被迫和我说话,我总会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冒犯。我更愿意观察对方在没有任何压力,自由自在说话时的反应,那个时候,他最想跟谁聊天,这是我想知道的。

另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其实时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简单来说,你有一个相处很好的青梅竹马,多年后你们再相见,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热情,尽管过了这么久的时间,你在他心目中仍然是那个友好亲密感情深厚的朋友。一个人与你之间的感情,不是取决于时间,而是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再举个例子,比如有个人十分喜欢你,他可能喜欢你有很多年,但是接近之后发现你有一些他讨厌的品质,比如不爱干净,容易生气。这个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瞬间全部土崩瓦解,尽管他讨厌你的这个时间非常的短,但也能够完全倾覆之前那么久的喜欢的印象。所以我们说,我们跟他人之间的情感变化,不是时间,而是状态的改变。比如说,你有个很好的朋友,你们互相很熟知了解,也相处的很顺利,那么你们的这种友谊会一直发展下去,不管时间过了多久。如果把这个友谊换成爱情,那就是我们都所向往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只不过是你们一直维持了很好的状态。再比如说我自己碰到的一个例子,以前在单位有个大叔,他脾气很好,也很开朗,见到谁都挺热情,包括我。而当时我可能陶醉在他的这种好意里,变得有些不知界限了,当时有些生活上的烦恼,就不断的发些信息给他,问他我该怎么办,希望他能帮我解答困扰,把他当成救命稻草了。导致他的态度由开始在单位的前两年跟我挺熟悉,后面随着这个事件发生的契机,一下子对我冷淡下去。所以感情的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时间长短。这种变化还是一种不可逆的。我认为最好的就是你一直秉持一种态度,友善,真诚,善良,如果你觉得你做不到,有些困扰,你可以先自己冷静一下,享受下独处的氛围。这样你再和别人相处时,人家对你的印象还是之前比较美好的,所以我们说相处要循序渐进,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好的阴暗的部分,但我们可以把它隐藏下去,或者等一点点的去展露,而你说的每句话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认知,因为我们跟别人的接触也就限在微信上聊天,见面那几次约会的展示,有可能你在酒席上说错了一句话,人家心里就想,原来你是这种人啊什么的。就像你在网络上说了句,女人生个孩子算什么,以前女人生完还干活呢。这一句话可能就会掀起轩然大波,甚至网络暴力。因为这一句话,你的好印象都毁掉了,你变成了个彻底的渣男。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呢?这是因为现在人们的时间很少,但要处理的事物多,见的人也多,我们被迫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效率的与人相处,所以我们就需要靠有限的信息迅速的去判断一个人,我们就会采取归类法,通过定性来决定如何对待你的态度。比如说一个快30岁的女生,她去相亲,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给一个人展示,去沟通,所以初次见面,这个人穿着打扮,带她去什么地方约会,谈吐风格什么,她可能全部会列入考量。如果你踩到一些雷点,她可能很快就在心里把你归成渣男一类,然后默默的把你的微信拉黑,再也不联系。去公司招聘也是这样的,一个公司一天就要面试几十个员工,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给你二次,甚至三次机会,身着正装,打扮稳重,一份精心的简历,还要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重中之重此外就是些运气了吧。

除了我们身边最亲密的家人,一些挚友,大多数关系大概就是像上面写的那样,浅尝辄止,相处十几年的同事会近一些,但是也要把握度。像一些电视剧描述的,女主人公跟自己心中的男神发信息,会紧张的左思右想,该怎么说话,不能过长显得太正式,也不能太短,把天聊死了,连个标点符号都要考虑。这重大的感觉甚至跟等待高考放榜差不多。毕竟因为如果你给人的感觉不愉快,可能就没有下次了,而你在微信上发的信息,给人的感觉,就是你的全部。打个比方,我们发呵呵,这两个字从原本语义是笑声的拟音词,但是现在估计大部分人看到,都能感觉到一种轻蔑或者厌恶感。你想跟谁关系处不好,给他发个呵呵就行了。之前有个新闻,是一个学生发了个脑壳被锤的表情,被老师骂了。因为这个表情给老师一种不尊重的感觉,但是对学生来说,他更加是用在更轻松的氛围,可能他平常跟朋友在一起,会用这个表情,表示一种自嘲。但是学生可能忘记了,有的老师,他的氛围可能不是这么轻松,他不接受这些东西。他会要求你更加严肃凝重。所以这个简单的表情就被误解了。

刚才我说道电视剧里发信息,有时候如果是你不在乎的人,你可能还不会这么紧张,反而能表现更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不熟悉的人一般可能就是聊聊就结束了,没有那么多波澜起伏的,但是在电视剧里不能啊,要播几十集的时长啊,从哪里来呢?如果男主女主不是从小就认识的话,我们就会制造各种偶然,比如两个人偶然坐同一个电车,偶然被警方一起带走,偶然坐同桌啊,或者各种巧遇,其中还有些好友帮你助力啊。两个人虽然吵架了,却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住在一起,而怎么发生这些偶遇就是作者需要考虑的了。但是在现实中,你是没有这么多的巧合的,也没有剧作家给你设计剧情。所以我们的生活一般都是很无味的,需要去看电视剧去调济。所以我为什么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毕竟人生短暂,相处更难,情侣一个月见个三四次就不错了,普通朋友,谁能说得准你们一年能见几次呢?说不定,下次再见就相隔甚远了。我们现在有了信息,电话,随时就能见到对方,但有时候,反而缺少了像以前那种人情味。像孔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简简单单的就表明了友情的快乐。在以前的那个时代,交通不便,出门只能骑马,坐马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省或者县什么的,也许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光。但是这并不妨碍老友相聚的快乐啊。这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情感与时间的状态关系不大。许多感情能跨越时光。再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男孩子追自己心目中的女神,追了好几年,女神有点被打动了,给了他个机会,但是接触一段时间,还是感觉不对味,又分开了。那么对这个男孩来说,女神在他心目中的印象就是S,无论过多少年,还是不褪色。而对女神来说呢,这个男孩可能是C,或者B,男孩的努力呢,慢慢改善他在女神心目中的印象,到了B+,但是女神心目中也有个完美的原型,她自己界定的,什么样的人会让她心动,这个原型与男孩显然相差甚远。所以最后两个人还是分开了。我的意思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改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更难了,当然,你自己自毁式的交往不包括其中,也就是让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喜欢你,真的很难。她可能最后会很感动的说一句,你是个好人。就结束了。你真的是个好人,只不过你不是她想要的。当然,也不乏那种修成正果的例子。对这样的人,我很佩服他们。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他们能承受很多挫折,还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这样的人在别处也会发挥好他们身上的那种正能量,获得成功。

当然,那种从小就相处很好的闺蜜,好友不算。这样的我觉得可以算成上天给你的礼物,因为这种挚友不是你刻意去做,有意识获得的,而是你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发挥天性,遇到的朋友。对对方来说,你也是他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你是什么样,他都熟悉且接受了。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珍惜这种关系,我们北京话叫发小,一定要好好对待。这是上天送给你的礼物。在你懵懂未成年时,所展露的态度啊,情感啊,倾向。这上天给你的特质也叫做气质。

比如说有的人,天生内向,喜欢一个人玩,像爱因斯坦,,四五岁还不会认字,但是他有个伟大的妈妈,所以说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还有的孩子,天生喜欢跟人交往,合群,有的孩子呢,小时候就爱欺负人,孩子王。像朗朗,从小他就有钢琴的天赋,非常擅长钢琴,但是他成为一个著名的世界级钢琴大师,而并非一个平庸的钢琴老师的关键点,在于他的父亲。所以华生曾经说过,给我几个孩子,我能任意把他培养出小偷,警察,政治家,围棋冠军,这就是他认为的环境决定论。但是我从我自身的例子来讲,每个孩子他们秉性不一样,他们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但又不完全是,环境很重要,但是这个是他们天生的气质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比如说我举个自己喜欢的偶像的例子,我喜欢的ARASHI,里面有个队长叫大野智,他是岁数最大的,所以叫做队长。为什么说道他呢,因为他一开始进娱乐圈的时候,他就不想做,不喜欢这个职业,他更想当面包师什么的。但是他进去以后,ARASHI已经成为了国民级的偶像团体,在取得了这么大成就的同时,在他39岁那年,他还是坚持初心,他说,不想做了,暂时退出。这个我认为就是遵循初心,做回自己最好的例子。大野智最喜欢的是钓鱼,在钓鱼中他独自一人,享受孤独,可能比在电视上面对那么多观众,给他的乐趣更加的大。所以这就是一个人天生的气质。在这么多年的偶像活动,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后,他还是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的观点是认为,一个人的天生的气质也在人生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并不是完全的环境决定论,一个人天生的性格,不管怎么压抑,他最后总要露出来的。都说孩子是白纸,的确是白纸,但是有的纸是纸莎草做的,很硬,有的纸是牛皮卷,很软,还有的是竹简,用坚硬的竹子写成,还有的就是平滑的一张纸,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就像小王子里面写的,我们每个人都住在独特的星球上,有缺点有优点,但又都独一无二。比如说,再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家的孩子因为某些原因,是我婆婆带的,我婆婆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带孙女和自己儿子就不一样,除去性别上的差异,我老公呢,从小就服软,我婆婆只要声音一高,一抬手,他就听话了,而我的孩子呢有点倔,就算吓唬打她,她也就是不服输,她能一个人哭半个小时。也不服软。但你说这都是坏脾气把,也不全是。我孩子很要强,从两三岁起,做什么都要自己来,她哭的原因很简单,比如她要自己跨门槛,你要是帮了她,她就非要重新再来一遍。不然就会哭。她就一定要自己做到,有这个成就感。这个对我们宝宝非常重要,你要说是惯出来的臭毛病,我们家里也没有特别惯她,都很民主,也没有特别崇,但是,她心里就有个小小的心结,我要自己做,我能做的到。

我为什么说像我呢,因为我能从她的身上感受到和自己相似的部分,要强,我心里也有这个部分,我以前得过抑郁症,虽然后来好了,但是这个要强的气质存在我的心里面,我就想证明我和别人一样,我小时候最怕的两个字就是废物。听了就难受。为什么,因为当时我觉得我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到,就像个废物一样。所以我心里存下了火焰,我想做个有用的人,我能起作用,就很满足。当年我刚开始工作,在市场部,那个时候这个部门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刚开始运行,每天没啥事情,我便申请调到分公司,事多又累,后来人家都说我做的这个选择错了,应该留在福利好的市场部。但是你让我无所事事也是挺痛苦的,所以再让我做这个选择,我觉得我要是回到当年,再做同一个选择,我还是会这么做。因为这就是我这个人。我总要给自己前面放个目标,不管自己步伐有多沉重,但是我想知道自己在前进。这个特点也跟我的孩子有点相似。很多家长给孩子未来做了很多设想,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未完的梦,但是最好的办法是去指引她,让她自己去发现她真正想做的事情,无论她想做一个兽医,或是工程师,或是个汉服店店主,都可以,因为一个人肯定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并不是说以这个为理由放任自流,不去管他,孩子的天性爱玩,他不明白有些事情对他的重要性之前,他的首选肯定是电视游戏这些娱乐产品,就连我们大人有时候也会被游戏吸引。肯定也要刻苦学习和奋斗,因为我觉得这是块敲门砖,知识能让你有可以去选择的权力,否则你连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你连进梦想大门的机会都没有。为什么我们国内这么注重高考。高考给了人生改变命运的机会。

说到学习,就连现在,我还老梦见我高中时候的事情,我老梦见我去买辅导书,准备开始好好学习,因为在现实里我考上高中就生病了,这相同的梦我梦见了十多次。人没有特异功能,如果有,我可能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高中,好好的再复习一次。高中那一段时间,其实什么都不去考虑,不去担忧未来,也不用去追思过往,只是一心一意将自己投入到学习中,也是件很有魅力很吸引人的事情。现在有许多家庭都是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他你都不用管,我们来做的状态。我还是很羡慕这种感觉的。而且每提高自己的分数,算出一道题,还会有成就感。其实学习跟游戏挺像,游戏里面有经验值和等级,而学习是以分数为体验,你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前进都能量化视觉化,可以清楚的看见,每一分每一分的进步,还有这重要的体验,因为不光对你,对家人,对老师来说,都是特别让人高兴的一件事。这个体验就跟我的孩子非要自己做的时候一样,当她成功的独自跨越门槛,她自己穿上袜子,可能对大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她自己来说,就是很大个成就感,我进步了,我能做到,我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当我家里人不小心给我家孩子穿袜子,她哭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能理解她。因为她想自己做到,而这个机会被大人们无心的剥夺的时候,不能证明自己的时候,是挺痛苦的。有人也许会觉得,孩子哪里会想到那么多,但是我想,就如同他们的秉性一样,孩子也会有许多生来而带来的东西。

而我所说的这个高考的遗憾和心愿在潜意识里面,可能就显现出这个梦的样子了把。佛洛依德说过,梦是愿望的实现。而重学一次,正是藏在我内心深处的饥渴愿望把。

像男孩和女孩从小所展现的性别倾向不同,男生天生喜欢枪啊,机械这些东西,女生就比较喜欢过家家这些玩具。我的女儿,从小爷爷奶奶给她买了昂贵的机器人和赛车,她看也不看,但是给她买了洋娃娃和做菜的道具,她反而爱不释手。我教她抱着洋娃娃去喂奶,哄她,她小心翼翼的,乐此不疲。做菜的过程也是模仿一遍又一遍。稍微长大点奶奶让她剪头发,她也不肯,想要留长长的头发。这大概就是女生和男生天性的不同。但是还有些性别错认者,比如有些男生,小时候就喜欢玩女生的游戏,不像男孩子那样冲动,勇敢,长大以后也觉得自己内心深处是个女儿身,通过变性手术找回自己的存在,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但大多数情况,我们对自己的性别认知是符合的。七十年代,在加拿大,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生,弟弟由于事故阴茎被烧伤,无法恢复。这时心理学家就做了这么个实验,他的观点是人的性别是后天形成的,他认为如果将男生从小当作女孩子来培养,将来他就会认知自己是女性这一事实。在这个心理学家的建议下,他们给弟弟做了变性手术。这是在这个弟弟八个月的时候完成的,他的自我还没完全建立的情况下。按照后天环境论,父母完全按照女孩的标准来养育他以后,这个孩子应该变成一位女性。然而孩子长大后,身体出现了一些男性特征,这些却被心理学家排斥了,他认为自己的实验成功了。结果,弟弟开始排斥女孩子有关的东西,他的性格越来越偏向男孩,做事方式也像男孩。最终,他十四岁的时候,他知道了真相,他决定重新变回男生。最终,这个心理学家的实验以失败告终。但是令人扼腕的是,这个男孩并没有过的很幸福,因为身心的创伤,最终他以自杀结局。

日语里有个说法叫做十人十色,直接翻译就是十个人十个的想法都不同,也就是三字经里面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出生,天性相似,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不过我还是本善派,婴儿初生下来并没有残忍的特质,是后天习得的。说到习,就相差甚远,这个习就是气质,希波克拉底有个体液说,是最早的将人分类型的说法,把人分成了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虽然分类的标准不太准确,但是这个气质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就这说法就一直保存了下来,到现在也还是这个叫法,没有改变。荣格也曾经提出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特点,分成感觉直觉,思维,情感,知觉,判断,四个维度和八级。在日本还流行过用血型来分人的说法,O型活泼开朗,A型认真向上,富有牺牲精神,B型喜欢我行我素,AB型做事果断,为人乐观。这些说法都间接说明了除去环境的影响,人是天生带有某些气质存在的。而我个人认为,这种分化标准可以更细,细到什么程度呢,每个人都不能单维的去分析,他们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在人生中遇到和你相似的人,我觉得应该去珍惜。但是也有互补性这个说法,至于如何选择,是选择互补还是相似,就见仁见智了。

相关文章

  • 你收,即你种

    圣经加拉太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种的是什么,收获的也是什么。 我自己在生活中也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就拿我画画接单的事...

  • 9月4日财报第五课--【多久才能收到钱】

    你投资的企业是即卖即收款,还是15天收,30天收,45天收等等,企业现金盘得活不活,我们可以看它的【平均收现天数】...

  • 当我停止写作

    当我停止写作便遭遇一种恐惧这恐惧是一种本体的忧心于我而言思考即写作 如果你问我幸福是什么我不甚了解如果你问我如何收...

  • 七律格式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也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标准格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

  • 你即宇宙 宇宙即你

    今天你来了,然后渐渐地发现世间依然是这样的美丽,生命依然可以如此的灿烂、绽放、柔和,是的,成长的故事也许是我们无法...

  • 【藏头】赠TT

    同你种一春风花 同你收一秋雪月 同你看山高辽阔 同你赏冬梅夏荷

  • 即我即你

    我来时 你却走了 为何不等等我 我 在那杨柳树下 在那河畔道下 在那十字街头 不见你的身影 你 好像风 好像云 我...

  • 初见即收鞘

    若生命只如初见,那该有多好,就在相遇的那一刻把那份默契,那种自然,那般真诚定格,让它一直弥漫在生命之中,多好。为什...

  • 收:奇迹即存在

    奇迹分享: 最近几天我一直在站桩,我是抱着夏季是身体排毒去湿最好的,身体出汗好的目的和想法开始在站桩的。过程中我没...

  • 收:如是即自在

    人生之中、生活之中,一切烦恼都是源自于对事实结果状态不接受造成的。 可是,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天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收,即你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bs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