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日记》心理
《专注力——代价的叠加 》读书笔记

《专注力——代价的叠加 》读书笔记

作者: 满爱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4-07-20 06:12 被阅读0次

作者:苍春波

      内容梗概——

      我要再说一遍:一心多用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一心多用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那些习惯性任务。但是,我们必须区分注意力转移和一心多用。一心多用是指将注意力同时集中于一件以上的任务。注意力转移是指我们将注意力的“聚光灯”(或者我们的注意力空间)从一个任务移向另一个任务。在一天当中,转移注意力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整天只专注于一件事情,不管它多么重要,我们都可能丢掉工作。然而,注意力转移过于频繁也是危险的,尤其是我们身边的新奇物和分心物太多、大脑无法处理的时候。

      注意力空间过载最大的代价是陷入自动模式,但它还有其他的弊端。首先,注意力空间过载会影响你的记忆。你可能曾经觉察到,看电视或电影的时候,如果手机放在身边,你能回忆起的电影情节就非常少。事实上,我自己就发现,我生活中的电子设备越多,我记住的东西就越少。科技产品时刻都在诱惑我们,挤满注意力空间,时间过得就会很快。这会导致我们记住的东西变少,因为只有关注某个东西,我们的大脑才会将它编码为记忆。

      如果注意力空间同时应付的任务太多,我们就不会觉察并记住最重要的工作细节。一心多用的时候,我们甚至会用完全不同的脑区处理我们的工作。以学习为例,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拉塞尔·波达瑞克(Russell Poldrack)对我解释说:“学习时一心多用,我们会更多地依赖基底神经节,它是参与技能和习惯学习的大脑系统。”“然而,如果我们更专注于编码信息,我们就会更多地依赖大脑的海马区——它是能让我们存储和记忆该信息的脑区。” 如果不能为谈话、美食、度假或其他经历创建记忆,那么我们花费的时间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不能专注于任何一件事情,只关注当下所做事情的“高光”部分,事后就会忘记我们的时间是如何花费的。注意力空间过载,我们行为的意义就会降低,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记住自己的时间是如何花费的。

      长期而言,这会影响我们的效能:我们没有对第一次搞砸时学到的那些教训进行正确编码,因此,我们还会犯更多的错误。我们的知识积累也会更少,如果我们是靠知识型工作谋生,长期来看,就会阻碍我们发展。

      不断地转移注意力的“聚光灯”、关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不但会妨碍信息记忆,还会逐渐降低我们的效能。研究表明:注意力空间过载越频繁,切换任务所需的时间就越多,过滤无关信息的能力就越差,因而抑制任务切换冲动的效果就会越差。

      在序言中我提到过,在电脑(这个设备显然装满各种吸引注意力的新奇东西)前工作,我们平均只能专注于工作40秒,然后,不是被干扰就是分心(换言之,我们是在自我干扰)。如果考虑到身边的手机也会干扰我们,那么这个数字甚至会更让人担忧。不用说,最有意义的工作持续时间都会超过40秒的分界线——几乎所有重要的任务,都需要超过40秒的专注时间才能做好[2]。

      在本书的后面,我会专门拿出一章来讨论如何应对这些干扰和分心物,但在这里,我想简单提醒一下:保持效能最佳的做法之一,就是打开手机的设置程序,检查所有App的通知设置,然后关闭所有完全不必要的通知。用计算机和平板电脑的时候,如果你经常发现注意力脱轨,也要关闭这些电子设备的通知设置。找出哪些干扰是真正重要的,以及哪些干扰是在阻碍你超过40秒的分界线,大多数干扰都是没有价值的,正因如此,我已经将手机的电子邮件程序彻底卸载了。

      持续的自我干扰(分心),不但会给我们造成明显的效能损失,还会使我们无法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即使我们的注意力空间比较干净,只专注于一个任务,此时迅速地切换任务,我们也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华盛顿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索菲·勒罗伊(Sophie Leroy)认为,我们不可能在不同任务之间无缝地转移注意力。勒罗伊教授提出了“注意力残留”(attention residue)这个概念,用来描述我们切换到新的任务后,前一任务留在注意力空间中的碎片:“你坐在那里开会,但你的脑子很可能还想着会议开始前刚做的某个项目或者会议结束后马上要做的某件事情。你的注意力是分隔的,部分思维还想着其他正在进行的项目,因此,你很难完全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情。”由于这种注意力残留,切换到下一任务很久之后,我们的大脑还在继续评估、解决、回想和思考前一任务。

      只有完成某个任务之后——尤其是时间压力(比如截止日期)迫使我们完成该任务——切换任务才会变得更容易。勒罗伊教授解释说:“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你在做某件事情,而且不必赶时间,做完后你的大脑就会继续想‘我忘记做什么了吗?’‘做这个任务还有其他方法吗?’‘我也许应该做得更好’。即使该任务已经完成了,你的大脑也很难不再去想它。”勒罗伊教授发现,完成这些时间宽松的任务后,我们的大脑不再有动力,因此,“用于该任务的心智活动就会减弱”。在时间压力下,我们用于该任务的注意力空间会缩小,因此,我们会受到限制,不会去考虑更有创造性的做法。我们不会太质疑自己的做法,因为我们没有退出去考虑其他的方法。所以,切换任务会变得更容易。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切换任务的效能代价究竟有多严重?切换任务的确可以增加你的工作乐趣,如果你完成工作的时间只会增加5%,而且只是偶尔犯这样的错误,那么,它的代价还是可以承受的。不过,这个代价通常要大得多。一项研究发现,相对于持续性地完成任务,不断地切换任务会使我们完成工作的时间增加50%。如果你所做的任务没有压力,也没有时间限制,你就可以休息一会儿再开始做别的事情,这样可以清除更多的注意力残留。就效能而言,最佳的休息时间是在完成某个重大任务之后。

      心得体会——

      读了这部分内容,让我想到了很有意思的两句话,一句是“空间换时间”,一句是“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借用这两句话“曲解”一下注意力过载。如果我们注意力空间塞得满满的,为了摆脱所谓的“分心”,就要消耗很多时间,时间不知不觉就被空间换掉了,时间也就被无端浪费了。一心多用不是不可以,但是注意力转移过于频繁,真的很难成事的。即便每次只关注一件事情,也要注意注意力转移的频次,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相关文章

  • 个人成长系列 -《为什么精英都有超强专注力》:专注力就等于效率

    《为什么精英都有超强专注力》读书笔记 一、读书摘要 专注力高的人,其实专注时间并不长,而是擅长用大脑来管控疲劳。 ...

  • 《万万没想到》Day 2

    (清单体读书笔记) 1、能够让人成功的一个品质是:自控。它需要意志力。常常说专注!专注!专注!靠的就是意志力。【难...

  • 专注 叠加 优化

    买了40包酵母,为的就是再想玩儿面团的时候顺手就能做,不用东拼西凑的找原材料! 喜欢做的事就去做,做不好没关系,一...

  • 2019-01-01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读书笔记 一 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了解自己的专注力持续时间,在注意力即将涣散的时候,选择休息...

  • 价值与货币

    人需要消耗一定的代价去换取价值,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这种代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多种不同的代价叠加...

  • 《专注力》读书笔记

    做完这本书的读书思维导图笔记之后,觉得这本书的含金量并没有多少,能够真正起到让人有醍醐灌顶般的观点也是比较少,大部...

  • 《专注力》读书笔记

    2014.4.24~4.30阅读《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 一书,作者是【英】于尔根。 步骤一:分析你的80/2...

  • 专注力——读书笔记

    读书感悟: 当时是为了完成作业,如何培养专注力而去看的这本书,发现有了某种学习目的去看书的效率比较高,花了几个早晨...

  • 读书笔记:专注力

    1,糟糕的项目经理只会记住下属犯错的时候,而优秀的项目经理则懂得培训员工的最好方式是强化她们的有效行为。 2,想想...

  • 读书笔记《专注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注力——代价的叠加 》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dj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