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大沽河斜拉桥

作者: 东崂观海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23:50 被阅读0次
回忆大沽河斜拉桥

大沽河是我的母亲河。从记事起,我就跟着父母亲,从河东岸到到西岸去播种、收割庄稼。我家住在大沽河入海口附近的下疃村东岸,西岸有肥沃的土地。很早以前,从大沽河东岸到河西胶县,要从我家临村山角村西的渡口摆渡,过河非常不便还有很大的危险。

大沽河下游汛期时水量很大,水势凶猛,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旧时靠近入海口处没有跨河的大桥,河东的乡民要去河西,势必要靠船摆渡。我儿时印象深刻的渔船码头也在山角村边的大沽河东岸。

崂山史料记载:河套在大沽河西岸有粮田千亩,耕牛、劳力、农具以及收获的庄稼等全靠摆渡往返。每到农忙季节或逢两岸集日,等待过河的人更是拥挤不堪,船翻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仅建国后就因翻船淹死23人。其中1964年4月一次翻船淹死9人,1974年5月一次翻船淹死5人。

听母亲讲,1960年农历四月十八,河东村民赶胶县集,傍晚刮起大风,风夹着冰暴,天气十分寒冷,老舶夫不敢渡船。挡在河西岸的村民,有力气的都跑到小麻湾躲避,下疃一村妇带10岁儿子在河西被挡住回不了东岸。第二天早,老锅腰船夫撑船到西岸,见妇儿二人于草丛冻饿而死。

1977年冬,崂山大沽河斜拉桥落成通车。大桥长200.28米,桥面车行道7米,两边人行道各0.75米,桥高6.98米,载重标准汽车15吨。特别让家乡人民骄傲的是,大沽河斜拉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全国第一座斜拉桥。建成后的大桥巍峨壮观,凌空飞架,犹如一道卧波的彩虹,横亘在碧波银浪的大沽河上。斜拉桥的建成,结束了两岸人民摆渡的历史,为河套、胶州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通行便利。

1977年我7岁,对于大沽河斜拉桥建成通车还有印象。从小时候起,斜拉桥就烙在脑海里,成为永远的记忆。1993年夏天,这座七十年代设计建造的以农用为主的斜拉桥倒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新的跨河大桥雄伟屹立在大沽河上。

这个周末从河套下疃村父母家回李村时,开车拐了个弯往西直接开向山角村西。到大沽河东岸停车,下车走在河岸和简易桥上,再回忆回忆上世纪70年代建的这座斜拉桥。如今的大沽河,早已旧貌换新颜,河道的治理,让大沽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沽河水清澈径流,芦苇成片,野鸭凫水,河水缓缓,流入胶州湾畔。

今天,大沽河斜拉桥已不复存在,南面新的跨河大桥上车辆急驰而过,再往南,青岛新机场高速青兰大桥并立而建,北面正阳西路跨河大桥直通胶州。距离胶州湾入海口这短短四五公里的河面上,就有四座大桥通车,这在四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大沽河,母亲河,换了人间。

相关文章

  • 回忆大沽河斜拉桥

    大沽河是我的母亲河。从记事起,我就跟着父母亲,从河东岸到到西岸去播种、收割庄稼。我家住在大沽河入海口附近的下疃村东...

  • 大沽河记

    余乡之东有林,曰东林;东林绵延数里,蔚然繁茂,生机勃勃,盖有大河滋焉。大河者,大沽河也。溯之于史,乃国之名河。《左...

  • 春游大沽河

    作者:金玉良然 遐想神龙临凡间, 胶东九珠蜿蜒连。 首枕阜山尾码头, 姑水盛名天下传。 今朝沽河春烂漫, 渌水潺湲...

  • 家乡的大沽河

    离开家乡太久了。可是在寂静的深夜,我的思绪,总会穿过拥挤的城市建筑,掠过闪烁的霓虹灯影,去寻找记忆深处的一种原始的...

  • 心系三农,走近大沽河

    心系三农,走近大沽河 摘要:2017年7月8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大沽河生态农业调研”实践团——莱西分...

  • 宝龙博物馆画展

    宝龙博物馆位于青岛胶州少海北湖东畔,远眺历史悠久大沽河,与大沽河博物相邻。向西跨过少海北路,就是宝龙地产...

  • 雨天诞生的诗人

    1.大沽河 我知道大沽河的来历 我却说不清从何时起 清清亮亮的河水去了哪里 不知道,汪洋水库几年间成了大草原 我不...

  • 大沽河一瞥

    大沽河发源于山东省招远市阜山西麓。是青岛、烟台两市的母亲河。它位于胶东半岛西部,流经招远、栖霞、莱州、莱阳、莱西、...

  • 大沽大沽!

    尽管大清已经在广州和大沽接连受遭受打击,可是清政府似乎没有受到一点教训,也没有减少一点他的傲气。 1859年6月6...

  • 影视基地项目策划书

    青岛大沽河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项目策划书 一、项目概述 青岛大沽河流域拥有着青岛市重要的河流湿地资源,主要有河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忆大沽河斜拉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hi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