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记

作者: 兰陵小小新 | 来源:发表于2017-02-04 11:42 被阅读39次

余乡之东有林,曰东林;东林绵延数里,蔚然繁茂,生机勃勃,盖有大河滋焉。大河者,大沽河也。溯之于史,乃国之名河。《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曰,姑尤以西。”姑大沽河,尤即小沽河。大沽河去乡二里余,乡人洗衣做饭,多赖之。余少年离乡,于今追忆乡事,印象至深者,莫过于大沽河。

大沽河流域千里,越岭钻山,后蜿蜒入天津,更名海河。今天津尚有大沽炮台,盖以为志。余少年游泳嬉戏,凿冰捉鱼,童稚往事,多及大河。今怅望云天,遥忆故乡,往事历历如昨。

向盛夏之时,每值汛期,合乡青壮,无论男女,俱临河撒网,鱼虾混杂,收获颇丰。犹记余尚未总角,逢暴雨过后,河水齐腰,时有大鱼扬尾恣欢。父亲与邻居叔伯,横河下网。村中黄发垂髫,咸于岸边观望。及收网罢,数十尾鲜鱼跳跃网中。后母亲夜炊数尾,父亲与叔伯几位把酒畅饮,亦人间一快事也!

余当少年,亦可下河。然因气候时令,河水已无当年繁盛景象。虽如此,河于两岸草木,却不减滋润。每到秋来,百草丰茂,荆棘丛生,乡人每家都分到一定范围之草场,收割回家,一冬之柴火,可无忧矣。余犹记当时情景:家中青壮,皆奋力抢收;老人妇女,送水送饭,保证补给;至乐者,顽童如我辈是也,可上树掏鸟窝,可追野兔,捕山雀,食野果,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也。此情此景,不可复制。惟于枕边清梦,或可一温其桃源韵致。

余自十四岁离乡求学,于今凡十四载矣。岁之春节,回乡省亲偶有,然亲至大沽河边,汲水濯足,掬水洗面,而未尝有也,憾哉!离乡愈远,而思情愈切。近年间,求学,毕业,工作,心时起时伏,身心俱疲时,便记起儿时趣事。其纯真如河水清冽,其洒脱如河水汩汩。诗曰:故乡自有真山水,不似西湖浪得名。家山乡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如母亲的叮咛,父亲的唠叨,刻于骨,铭于心。都市繁华,滚滚红尘,心中幸有一方净土,可荡涤尘埃,净化灵魂。登高忘我故乡兮,山岛耸峙;夜梦梦我故乡兮,乡水微澜。

录旧作一首,记大河:

[一剪梅] 沽河

梦到沽河第几弯,雾锁平林,水向长天。

儿时心事欲回眸,破网捉鱼,沙岸猜拳。

人自天涯那一边,风老青芜,过了经年。

如今不是仿佛中,追忆凭何,眼底眉间。

附注:沽河者,乡之大河也。少时嬉戏其中,或游或渔,怡然自得。向水流汩汩,汪洋恣肆,惠泽一方。近年水枯见底,鲜有流时,憾哉!十一回乡,老友谓余年来雨水频繁,河水复盛,大类当初,可浴可渔云云。余今偶记起,乃作词以志之。

相关文章

  • 大沽河记

    余乡之东有林,曰东林;东林绵延数里,蔚然繁茂,生机勃勃,盖有大河滋焉。大河者,大沽河也。溯之于史,乃国之名河。《左...

  • 春游大沽河

    作者:金玉良然 遐想神龙临凡间, 胶东九珠蜿蜒连。 首枕阜山尾码头, 姑水盛名天下传。 今朝沽河春烂漫, 渌水潺湲...

  • 回忆大沽河斜拉桥

    大沽河是我的母亲河。从记事起,我就跟着父母亲,从河东岸到到西岸去播种、收割庄稼。我家住在大沽河入海口附近的下疃村东...

  • 家乡的大沽河

    离开家乡太久了。可是在寂静的深夜,我的思绪,总会穿过拥挤的城市建筑,掠过闪烁的霓虹灯影,去寻找记忆深处的一种原始的...

  • 心系三农,走近大沽河

    心系三农,走近大沽河 摘要:2017年7月8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大沽河生态农业调研”实践团——莱西分...

  • 宝龙博物馆画展

    宝龙博物馆位于青岛胶州少海北湖东畔,远眺历史悠久大沽河,与大沽河博物相邻。向西跨过少海北路,就是宝龙地产...

  • 雨天诞生的诗人

    1.大沽河 我知道大沽河的来历 我却说不清从何时起 清清亮亮的河水去了哪里 不知道,汪洋水库几年间成了大草原 我不...

  • 大沽河一瞥

    大沽河发源于山东省招远市阜山西麓。是青岛、烟台两市的母亲河。它位于胶东半岛西部,流经招远、栖霞、莱州、莱阳、莱西、...

  • 大沽大沽!

    尽管大清已经在广州和大沽接连受遭受打击,可是清政府似乎没有受到一点教训,也没有减少一点他的傲气。 1859年6月6...

  • 影视基地项目策划书

    青岛大沽河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项目策划书 一、项目概述 青岛大沽河流域拥有着青岛市重要的河流湿地资源,主要有河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沽河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mj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