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

作者: 沐静 | 来源:发表于2023-09-06 20:56 被阅读0次

“不是光明和黑暗,而是光与影,光照射的地方就有影,影形成的地方就有光。彼此是对方存在之证。”

人总是习惯性的渴望有光照在自己的身上,有光的地方是温暖的,被光照耀之下是耀眼的。

可以做一个发光体,温暖自己,照亮别人,是一件何其荣幸之至的事啊!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现在,教师已经不再做蜡烛,而是要做火柴。用一点力量,用一株小小跳动的火焰点燃学生学习的熊熊热情,奔向未来。教师要做一个火把,擎在学生手中,在蹒跚路上,照亮每一处沟沟坎坎。

一个孩子都承载一个家庭的未来,三代人改变一个家族。一位老师有幸教三代人,学生已经成为照亮老师的一束光。

姜国庆老师光荣退伍了,送别会上,来了三位特殊的客人,他们都是姜老师的学生,他们又是一家人,祖孙三代。

1984年,高中毕业的姜国庆落榜。骑着自行车,驮着行李回到家,看着父母期待的眼神,姜国庆不知说什么安慰他们。

父母年龄都大了,兄弟姐妹5个人,家里集中所有的钱供自己上学,到头来自己却没有考上大学,心里感觉很是对不起父母。

那段时间,姜国庆早出晚归,和父母家人一起到田里干活,经常比父母去的早,回来的晚,几天下来两个手磨出了水泡。

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知道他是在用劳动向家人赎罪,再用身体上的消耗代替精神上的折磨。

一天晚饭后,母亲王桂花收拾桌子,父亲点燃旱烟,使劲儿的吸了一口,吐出一股长长的烟。“国庆,从明天开始你不要再到田里去了,把你的书收拾收拾,自己在家看书,开学后去复读。”

“二弟,从明天开始你看书。”大哥姜国槐看着弟弟,“咱们家人都相信你,你一定能考上大学,我还等着你将来有出息,沾光呢!”

“二哥,爸让你去复读你就去,地里的活儿有我们几个干,你放心吧。”二妹朝大姐和弟弟眨眼。

“对,二哥你去上学,你天生就是上学的料,不像我,看见书本我就头疼,坐到教室我就困。”小弟姜国华呲着呀笑。

姜国槐咧嘴笑,露出一排黄黄的牙齿。

姜国庆看看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转头看看父亲。灯光下父亲的额头的白发,母亲等着晚出去的身影也日渐佝偻。

“爸,大哥,你们不用劝,我不复读。男子汉干啥都能养活家人,咱们家就我上学时间最长,不能再让你们替我受累!”

“混蛋,说什么话呢!说让你去复读,你就必须去!”姜老爹背着手,夹着烟朝屋外走。指间的旱烟闪烁着一点点亮光,照着父亲黝黑的皮肤,粗壮的关节显得有些刺眼。

姜国庆不再说话,心理已经下定决心。

第二天早晨,姜国庆比每天起得更早,等父母和大哥到地里的时候,自己已经干得满头大汗。

“你个混小子,说让你在家看书,谁让你到地里干活的给我滚回去!”姜老爹站在低头冲着姜国庆大吼。

“上午天凉快,我和你们一起干活,下午天热我在家看书,这行了吧!”姜国庆死皮赖脸的看着几个人。

从此以后,每天上午姜国庆早早下地干活,中午等母亲饭做好招呼爷几个吃饭,姜国庆总是在后面磨磨蹭蹭,争取多干一会儿活,总是最后一个回家。

每天下午,父母和兄弟姐妹去地里干活以后,姜国庆会把家人的衣服洗干净晾晒,等大家下地回来之前提前把饭做好。

“国庆,你爸让你在家看书,不是让你在家做饭,以后你别做饭了,等我回来做就可以。”母亲王桂花怕耽误儿子学习,不止一次的嘱咐。

“妈没事儿做这点饭用不了多长时间,不耽误我看书。你天天干活,也怪累的。”姜国庆看着母亲脸上的皱纹在这个暑假又深了许多。

距离暑假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姜国庆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不去复读,不能再做家里吃闲饭的人。

“爸妈和你们说个事,昨天早晨我碰见村支书李叔,他说咱们村的小学正在招代课老师,问我去不去。我答应他开学就到村小学去代课。”吃过午饭,姜国庆和父母认真的说。

“去代课就不能复读了,你就真心甘情愿,不考大学了,这么多年的学都白上了?”母亲王桂花焦急的问。

“妈,上学不一定非得考大学才算有出息。我教村子里孩子们知识一样可以把学的用上,再说也可以赚钱补贴家用,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姜国庆看着母亲。

“你去代课可以,如果代课不行,你就还得给我回到学校去复读。”姜老爹犹豫一会儿说。

“行,明天我去学校找老师问一下,和老师说一下这个情况。”姜国庆满脸堆笑的看着父亲,父亲的头发显得格外刺眼。

“父母都老了,是儿女该尽孝的时候了。”姜国庆在心里告诉自己,对于父母的要求满口答应。

从那以后姜国庆成为一名村里的代课老师。

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姜国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因为自己满肚子的知识,找到了出路。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仿佛自己重新回到课堂,有使不完的劲儿。

两年的时间,村小学没有在半路辍学的孩子,在姜国庆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学习的重要,孩子们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走出这个偏僻的乡村。

连续几次考试,村小学的成绩在整个乡都首屈一指,遥遥领先。

又到暑假开学,姜国庆街道乡政府电话,乡中学缺一名语文老师,想调他去任教。

十几里地的路程,每天骑车往返,所以说,比在村子里辛苦,但想着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学到知识,姜国庆满口答应。

初中校园,姜国庆的年龄比比学生大不了几岁,学生们把姜国庆作为大哥哥。课上他教孩子们知识,课下他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踢足球,打篮球。

一个不大的土操场,记载着姜国庆和孩子们满身尘土摸爬滚打的岁月。记忆的岁月里,满是他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做了十年代课老师,姜国庆有一个青葱少年,成长为一个孩子的父亲。

这天下班刚回到家,妻子刘翠和他说:“我表哥的钢厂招工,很多人都去报名,据说工资比你的要高上三倍,问你去不去?”

三倍的工资,巨大的悬殊差距,姜国庆犹豫了。父母越来越老,儿子嗷嗷待哺。上有老下有小,如何让父母晚年更加幸福,给儿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就此进入钢厂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姜国庆犹犹豫豫,既想要改变生活,又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

那天夜里,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姜国庆数了一夜的星星。望着天上的星星,仿佛看到学生们一张张渴求知识的眼睛。

清晨,姜国庆搂过妻子,抱歉的说:“我不去钢厂,还是想做一名代课老师。”

“嗯,”妻子点头。

又一年春天,教育系统改制,三年之内取消代课老师,现在在岗的教师可以参加考试,考上师范可以转正,否则就要下放回家。

消息一下来,姜国庆看到自己的希望,每天在学校教孩子们读书学习,晚上回到家,点灯熬油的看书做题。

在暑假的考试中,姜国庆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师范,两年师范学习结束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

师范毕业回到家的当天,姜国庆来到父亲的坟前。斟一杯酒倒在地上,跪下给父亲磕三个头。“爸,你放心吧,我已经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了,这回您可以安息了!”

姜国庆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孩子们。教过小学,教过初中,也教过高中,用自己的经历教育孩子,用知识武装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情怀感染孩子。

姜国庆老师退休典礼上,祖孙三代一一给姜老师鞠躬表示感谢。

年龄最大的张连栋对只比自己大两岁的姜老师说:“姜老师,当年如果没有你,我肯定坚持不到初中毕业,更不会上高中考大学,你是我们家的恩人哪!”

两个年龄相仿的银发老人拥抱在一起,拍着彼此的后背,是师生,也是兄弟,更是朋友。

张连栋的儿子张启辉站在父亲旁边,“姜老师,谢谢你!”

“二位师兄请让一下,姜老师是我的授业老恩师。”张连栋的孙女张颖在一旁起哄,一句话逗乐了在场所有人。

灯光下,姜国庆已是满头银发,拉长的身影却依旧挺拔。

光,永远是那束光!在光亮中,你找不到季节,太阳只是自顾自地燃烧着,地球有规律地自转。正是这样的自转,造成了光影的变换,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变换,生命才得以延续。

相关文章

  • 光影

    我来到了这里 我摆脱了现在逃到了这里 站在我们曾经一起疯过一起奔跑过的 这蔚蓝色的天空下 斑驳陆离的墙面上 每一块...

  • 光影

    光掉进盏里 溅醒了 晨曦 世界就是 光和影交织 在黑色的眼睛 2017.8.28

  • 光影

    黄昏时的暮光,日出时的晨光。水中的倒影在映出另一个世界。而林间的光则在本世界中穿行。

  • 光影

  • 光影

  • 光影

    夏日 没有蝉鸣蛙叫 一如躲闪变换 总想试图施魔 纵使四季凌乱 太阳毫不吝啬 清晨的柔 午间的烈 西下的辉 一并崭露...

  • 光影

  • 光影

    去有光的角落 修饰我的影子

  • 光影

    华灯已上,光影似风。 离人易念,只恨太匆匆。 驻足回首,明灭如流。 抽刀难断,空叹几多愁。 为饰新愁辞亦穷, 却哪...

  • 光影

    总感觉,时间长了,人也老是很懒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光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ok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