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溪,由于住的比较偏僻,附近比较大些的饭店不多,基本以快餐、小吃店为主。想吃比较可口饭菜好像得去几公里外的繁华路段。
想着填宝肚子就行,不愿为了顿饭再跑那么远。就在附近的小吃店寻找寻找,看能否碰到可口合适的饭菜。
走着、瞅着。发现小店门头的宣传图片都是红彤彤的一片。烧烤、火锅占主流。就是当地菜,大都以海产品为主,红烧、爆炒配上火红辣椒的图片,非常地诱人。可我不能吃辣,老公不吃海鲜,很多菜品直接排除在外,剩下可供选择的真是少之又少。想寻到两人都能吃的还真不好找。
就在我们想放弃,想回酒店点个外卖凑合一下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炒年糕的小店。门头上方的荠菜炒年糕、白菜炒年糕、青莱炒年糕等的宣传图片清新淡雅、原色原底。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各种各样的炒面、炒饭、炒饼吃过不少,这炒年糕还真是第一见,更别说吃了。也许我真的太孤陋寡闻了,我真的不知道年糕还能炒着吃。
带着好奇、带着兴致走进了这家炒年糕店。
小店店面不大,也就十几张桌子。桌椅都是那种简易的可以拆卸的组装套桌。每张桌上都有一小盆油奶奶的绿萝,店面非常的干净。整个店的装修全以浅色格调为主,与门头的菜品宣传图片遥相呼应,清淡脱俗、清新素雅。
我们进去,找一张靠墙的餐桌坐下。由于已过了中午的饭点,店内就餐人员不多,也很清静。我们拿出手机扫了餐桌桌角的点菜码,点了一份白菜炒年糕,一份荠菜炒年糕,一份儿酒酿小汤圆。
在等饭的当儿,我们看到,店里只有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姐在忙和。忙着上菜、忙着收拾餐桌。在店的前台没有看到其他服务人员。
几分钟功夫,三道菜就几乎同时被端上桌。盘内的菜品确实如门口宣传图片一样,颜色非常鲜亮,看着非常地清爽,让人非常有食欲。拿起筷子挑起一片年糕放到嘴里,味道也真的是绝绝子。
荠莱炒年糕,用的方法是清炒。年糕切得非常薄,宽大约两厘米,长大约三厘米。墨绿的荠菜附着在一片片如水晶般晶莹剔透、水嫩丝滑的米糕片上,那份淡雅、那份清高,如出水的芙蓉、刚刚开放的茉莉花,孑然雅致。
足足看了有三分钟。伴随着盘内徐徐升起的热气,它更像一位躲藏在仙气里呼之欲出的白衣仙子,素肤若凝脂、轻盈不自持。那沁人心脾的芳香和淡雅的身姿令人陶醉。我只怕惊动了它,怕我的俗气沾染了它的清雅。不敢动筷、不舍地吃它。
白菜炒年糕,用的烹饪方法是轻红烧。厨师放点老抽,给其上了一层淡淡的面酱色。使得有些酱色的白菜与肌肤雪白的年糕,相互映称、相得益彰、相互成全、互助圆满。挂了薄薄一层酱色的细小蒜粒,点缀在一片片年糕上,如一粒粒珍珠,给细如凝脂的年糕片增添了些许贵气与霸气。让你在它面前都感觉少了自信、缺了志气。
太美了!只是看着,就被这两盘菜的外表震撼到了。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看糕当饱,我好像感觉已经不饿了。
今天的我不想再向下写了,关于吃的磁味,我想把它暂时留存在舌间、留存在心里,为自己也为看文章的您留点悬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