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最喜爱的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常桦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她今天更新的动态——
家有爱手工的小仙女下凡,香囊、包包、杯垫、围巾、夜灯…… 过节了晒晒,祝大家小年快乐!
感叹曾有过几面之缘的她家钢琴小公主除了继承艺术家妈妈的音乐天赋弹得一手好琴以外,生活中竟也如此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同时也惊觉原来这位来自四川的中央音乐学院资深钢琴教育专家亦和平凡的我一样,虽在北方生活多年,也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凉爽的夏天,冬天的暖气……但还是习惯过腊月二十四的小年。我想,大概这就是一个人血液里流淌的东西吧!与生俱来,不可更改,不能忘记。
尤其喜欢儿时外公常常在小年夜提及的一首诗:
“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
在中国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
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的小年则是腊月二十五。
那时,祭灶日的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阖家安康,金玉满堂、鱼米盈仓。
每年的腊月二十五,中华民俗的传统节日里水上人家的小年,我就开始想念乌镇的黛瓦白墙和南京秦淮河畔的临水人家……
图为引用 图为引用 图为引用楚地东南长大的我,一直以来都是过的腊月二十四的小年。每到小年夜,我总喜欢做一道“年年有余 ”,和几道清爽可口的南方小菜,觉得有了它们的参与便有了家乡的味道,简单的隆重。
此时此刻,我总是又想起儿时外婆家的柴火厨房,门口的清浅荷花塘️,院子里的水井,鸡笼,时蔬🥬,还有城市里罕见的、大锅灶的味道……
我2020年的手艺如果不是疫情,我多想和孩子一起去南方城郊,听一出咿咿呀呀的小戏,看两户准备年货小吃的热闹,看一场雪景梅花,捡许多四处散落的鞭炮,抓一把几分钱的红包……
清晨起来,穿着邻家阿姨做的新棉鞋,在冬日的暖阳下听她讲过去的故事,或同看雪后白墙黛瓦的屋檐下晶莹美丽的冰凌花❄️ ~
而今外婆远去,一切都不复再来,一切都只成了回忆,但因这这份记忆依然可以穿越时空将爱与温馨延续,直到永远……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因为突如其来的额外的工作任务所以没有时间准备喜欢的饭菜。上午休息在家,洗烤箱烤盘酱料刷等餐具两小时,餐具分别开水烫煮三次,然后清水洗净擦干……过程中准备食材。然后边放烤箱烘焙边做午饭。洁癖强迫症患者终于在午饭前做好了披萨。
今天的烘焙
没买到紫色洋葱🧅和红色菜椒️,所以颜色不如我意,但味道还凑合,那就凑和吃吧!我学生时代的广州同学说,要对食物有礼貌。
才想起距离上次去她广州的家里吃饭已时隔十年之久。
但我一直记得她在餐前祷告的习惯,还有她说的这句话。
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对食物很有礼貌,且,充满敬意。
小年快乐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