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帝国1- 明帝国概说

明帝国1- 明帝国概说

作者: 焦恍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09:53 被阅读0次


明帝国概说

明朝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所以喜欢研究明史的人趋之若鹜,连绵不绝。

大明帝国好玩在哪呢?可以和唐宋时期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唐宋也挺好玩,好玩在唐宋帝国出了一大堆特别有趣的官僚,他们的人生跌宕起伏,异彩纷呈。而大明帝国就更不得了了,他出了一大堆形形色色,古里古怪的皇帝,就像一个皇帝博物馆。

众所周知,明朝有中国历史上最厉害,最残酷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还有最能打仗的皇帝,永乐大帝朱棣。这还不算什么,还有更古怪的,比如木匠皇帝,动物饲养员兼游侠皇帝,睡觉皇帝,道士皇帝,恋母皇帝等等,少见的一个可以垂范天下的正常皇帝还很不幸地摊上了亡国这种悲惨的事情。这帮人怎么看都不太像是一家子人,当然也许这才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反正,这个王朝想不有趣都难。

离经叛道的官僚们行为举止再过分,以他们的身份还是要受到来自很多方面,比如人情世故,来往应对等诸多实际环境的限制。毕竟你还要做官,还要活人,哪怕你可以强大到不太考虑周遭同僚以及闲杂人等的眼光,但皇帝老儿的话你总还是要适当倾听的,否则他砸你饭碗,甚至可以要你小命。但皇帝大人如果自己开始疯狂了,那就真的是无法无天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大明王朝会摊上这么多不正经的皇帝呢?他是做了什么孽了呢?这其实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朝代的基本气质。

皇帝能为所欲为,这说明他权力很大,他不用考虑,也没怎么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真实压力。这倒不是说他就没受到过批评,恰恰相反,明朝的大臣们,尤其到了中后期,批评皇帝那基本上算家常便饭,而且还是异常光荣的事情。问题是,他可以置之不理,它可以不在乎。前朝的皇帝们可没有这个能力,他们还要整天担心如果万一自己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很可能被手下那帮如狼似虎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做掉。但大明帝国根本不存在这回事,官僚集团不说能力,连这个想法都不会有。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又得讲一回本书老生常谈的道理了,即皇权和官权的最新进展。此前说过,宋帝国,或者说宋朝时候的中国社会,是皇权和官权非常平衡的时代。但被蒙古人一番蹂躏后,中华文明体的自适应系统又开始启动了,他发现,为了保持这个文明的基本生存和尊严,国家的政治统一和相当程度的战备力量还是很重要的,而这一切,只有代表全民意志和历史意志的皇权才能提供。

因此,大明帝国由异常强大的皇权所产生,并且在以后的几乎任何情况下,都承认并尊重这种接近于超越的权力。也就是说,大概可以认为大明帝国的皇帝们不光具有传统中华帝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承认的尊贵的伦理身份,所谓君父。而且还被赋予了一种完全凌驾于万民之上,“半神半人”的存在,所谓天子。总之,大明朝的皇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批评例外。

再来说说和皇权对应的官权,明帝国的官权并没有萎缩,只是建国初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而已。官权是自然的产物,就和今天我们熟悉的商业社会的规则一样,他一旦发展起来就不会再轻易地被连根拔除了。官权在宋朝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明朝以后的中国社会只是简单地继承了这种发展。在前朝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本朝特色的,稳定的官僚集团。

这种宏观层面的权力结构给大明王朝的政治带来了一些有别于前朝的特色。大概有这么几个吧。

其一,明朝的军事力量很强。没办法,皇权强悍,国家的军事力量自然不会弱。虽然大明帝国没有机会达到汉唐当年的风采,但这主要是大的历史趋势的原因。仅仅就单纯的军事实力而言,终明帝国一朝,尽管也有类似于“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局部战场失败,但总体上还是非常强的。抛开朱元璋的国家统一战争不说,永乐大帝朱棣曾经亲自指挥大军把盘踞在中国北方多年的游牧部族,和前朝遗老们打得七零八落。即便到了帝国凋零的末年,明朝的军队,在一帮子文臣的指挥下,照样和清军,还有内部的农民起义军打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其二,明朝的太监很牛,但牛的有限。这也是强大的皇权导致的直接结果之一。当皇帝们因为各种稀奇古怪的原因不理朝政的时候,他的直接代理人宦官们就登场了。这些人,假皇帝之名,再凭借明朝特有的厂卫制度的支持,与官僚了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争权夺利,这不稀奇。但与东汉末年,和唐朝末年宦官干政擅权不一样的是,明朝的太监们要忐忑,软弱的多。机会合适的话,皇帝一句话就能置几乎权倾朝野的太监们于死地。这种能力多半来自于上面我们讨论过的,大明帝国皇帝被赋予的一种“神性”,这是宦官们的死穴。

其三,明朝的大臣们特别能战斗。与同僚斗,与宦官斗,与皇帝斗,其乐无穷,就是不和自己斗。两个原因,一则官僚体制此时已经发育的非常成熟,而斗争是官僚的本性之一,因此,各个小集团,各个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是明朝政治生态司空见惯的常事。再加上皇权的突然强化,压抑了本就逼仄的官僚们的生存空间,这就使得这种斗争愈发的激烈了。

回过头再来说说那些不着调的皇帝们。他们的自我放纵,现在的说法好听一点,大概叫做放飞自我吧。除了上述的原因,还有现实条件的支持。明帝国是一个现实感很强,所谓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在这样的整体社会风尚下,皇帝们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兴许打着发展个性的幌子,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玩物丧志”,从事那些稀奇古怪的个人事业了。

明朝(1368年―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 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 ,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 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  ,也有学者指出逾亿 ,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相关文章

  • 元帝国1-元帝国概说

    元帝国概说 元帝国立国从忽必烈算起不到100年,掐头去尾,对中国实施有效统治的时间大概也就半个世纪的样子。而且这半...

  • 宋帝国1-宋帝国概说

    宋帝国概说 宋帝国存在的三百年中,中华大地上其实同时存在着好几个王朝,他们分别占据着不同的地方,彼此对峙。这几个王...

  • 明帝国1- 明帝国概说

    明帝国概说 明朝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所以喜欢研究明史的人趋之若鹜,连绵不绝。 大明帝国好玩在哪呢?...

  • 隋唐帝国1-隋唐概说

    隋唐概说 隋唐帝国在中华帝国历史上的地位已无需多言。而且,一般情况下,以考察比较宏观的历史进展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

  • 兔姑娘小奇传奇.(32)了解分析情况,为与邪势力斗争作准备

    01. 明玥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小奇问明玥:“你了解‘暗黑帝国’的情况吗?” 明玥说:“所谓暗黑帝国其实就是慢慢渗...

  • 第六章:惊蛰

    12月的上海,已然进入了冬天。 明诚知道山田一郎已经抵沪。住进了帝国饭店,帝国饭店是日军高级军官长期租赁所,明诚调...

  • 哈佛中国史(五)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第五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在中国通史类的书里,元朝和明朝是绝对要分开写的,至少是两个...

  • 中国古代历史定律:得国正者,国久且强!

    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汉帝国和明帝国的缔造者都是布衣出身,其中明太祖朱元...

  •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12.13)

    1在史学界,很多人赞同一种说法:中华文明一共有三个帝国时期。秦汉为第一帝国,唐宋为第二帝国,明以后是第三帝国,一直...

  • 洪荒天盆迷码226

    到了明龟帝国的最后一位帝皇的时候,他十分喜爱天下的美女。一天他听说在离明龟帝国的都城不是很远的一个偏僻的村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帝国1- 明帝国概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uu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