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聊了组织畏惧的话题。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简单不等于粗暴。简单不粗暴是什么意思呢?听我慢慢道来。
互联网的快节奏、高竞争,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的兴起,速度几乎是每家公司追求的目标。很多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简单的管理风格,期望在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管理成本。比如狼性的管理文化等等。
也许你会说,很多成功公司都是这样啊。确实,这些成功的科技公司都是我们的榜样,很自然的,我们就想学习他、模仿他。确实,我们看看这些明星公司,好像都有一些简单的管理口号,这些口号深入人心。但是,当我们真正按照这些只言片语去实践这些管理风格的时候,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很多公司都在学习华为的狼性文化,这个口号确实很形象很生动。于是,我们让研发团队也开始996,强制规定上下班时间,迟到就要罚款。我们开始猛抓质量,规定BUG数量,规定延期时间,规定代码行数,规定响应时间等等,超过就要罚款。更有甚者,还会进行体罚或羞辱。
我们被各种的指标环绕。看似都在积极的工作,很和谐。但是,在绩效的压力下,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极大地释放出来。出了问题,大家不会想着怎么找原因,怎么优化,而是先想能不能找到接盘侠。接盘侠当然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背锅,一场争论就在所难免。员工的激情就被耗费在了无止境的掐架上。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我们学错了吗?先来看看这些口号为什么吸引人吧。原因是,每个人都喜欢给万事万物找个答案,都喜欢简单的归因。这些信息就恰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然而,为什么我们就不行呢?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们没看到冰山以下人家所做的工作。我们只听到了人家宣传的口号,没有看到人家扎实的制度和文化建设。
再来看看上面说的狼性文化吧,统一用狼性文化来管理团队确实简单,但是,我们这么做是否过于粗暴了呢?我们实际去看看华为是怎么做的吧。首先,华为强调狼性只是针对市场人员的,并不是所有的同学。因为不同的工作岗位职责不一样,要求和激励手段当然也会不同。
其次,我们只看到了人家表面的狼性,没有看到人家背后先进的、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1998年,成立仅十年的华为就引入了IBM外部咨询服务,5年期间共计花费4亿美元升级了管理流程。看看人家的手笔,看看人家的决心。
最后,再看看文化建设。华为是第一个起草基本法的公司。华为是几千万家企业当中的第一个企业,把企业管理上升到法的程度,用法治精神管理企业的公司。软性文化方面更不用说,研究华为的书都不知道有多少。
那为什么有这么多公司会去粗暴的模仿呢?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这么做足够简单,不想花费那么多心力在这上面。我们觉得事情就应该有一个简单解决方案,互联网就是追求快,追求简单极致。但是,事实上正好相反。
首先,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人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我们能看到人们的行为,但是很难知道行为背后的动机。这个动机受到了人类的基因、潜意识、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的。怎么改变这个动机,改变人们的习惯,这更是困难的事情。
其次,管理问题的本质就是复杂的。如果我们期望使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就可以解决他,这本身就是我们的妄念,是我们自身归因心理的需要。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模仿,得到的可能不是管理的简单,而是粗暴。
所以,前期不花时间,后期只能花更大的心力去弥补。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极耗心力的事情。我们不能忽略他的复杂性。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业务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野蛮的生长掩盖了所有的问题。但是,当潮水退去,就是比拼基本功的时候,谁在裸奔大家就会一目了然。
所以,让我们回归到管理的本质,简单绝不等于粗暴。管理就需要花心力,更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首先,我们要识人心、识人性,因地制宜,用人之长,才能真正激发每个人的潜力。
其次,企业要提升管理措施,不断推陈出新,用激励性措施鼓励员工提升业绩,而非简单的对其进行指责和体罚。好的规章制度和业绩评估机制,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激发员工的潜能。
最后,公司的文化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要让每个人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爱人者人恒爱之。”尊重人,关心人,才能赢得人心,形成凝聚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员工才是财富的源泉,对于员工人权的践踏,无异于釜底抽薪,断了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管理就是要激发员工的善,只有尊重员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员工进步、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总结一下,企业管理可以简单,但是绝不能粗暴,只有不断创新、尊重员工、善待员工才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法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