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一整天趴在电脑桌前修改本教研室各课程的所谓“课标”。这是件很憋气的事,干这事,心里很不舒坦。
开学后不久,教学部门组织一些专家对教师暑期教学准备工作进行了一次全盘检查,发现一些教师的教案质量不高,寻找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课程标准”制定有问题,有的甚至还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按照现在的领导和专家的说法,课程标准就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必须严格遵守的法规。校领导和系领导都反复强调,教师授课首先了弄通课程标准,脱离“课标”的教学肯定不是好的教学。恰如法官断案,一定得以法律为准绳,如果撇开了法律条文,那案子还能断定得对么?这说法,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其实是逻辑混乱,牛头不对马嘴。
既然是法规出了问题,自然要修改法规了。于是,我们这些教书匠就有了今天这个不舒坦的活儿。
尽管各门课程的标准已经制定多年了,可据我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看,几乎所有教师都没有好好按照这个“标准”去“裁剪”自己的教学。尤其是搞社会科学的,如果按照课程标准来授课,尽管可能会是件省心的事情,但实在令人恶心。依样画葫芦的事情,拿到高校课堂里来做,教师不痛快,学生也不痛快。尤其是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有几个学生会喜欢这种死板的课堂教学呢?
前些年,做课程标准的时候就不甚明白为什么要搞这个东西。学校请了一些专家来开讲座,帮助大家解读课标。然而,专家们似乎也没有弄明白“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我找些了资料看了看,明白了为什么上面要大张旗鼓搞这个东西。主要原因在于进入新世纪以来本科生的质量在下降,本科生素质不高又是因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在下降。上级教育部门认为,教育质量的下降则是因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而教师教学质量出问题,主要在于教师教学没有遵循规范,也就是说,讲课随意性大。我也不清楚这样的逻辑能否成立。最后归因到教师,教师成了罪魁祸首,成了“替罪羊”。
我们知道,教育质量的下降是由许多的原因引起的,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最多只是一个方面,同时,我们并不能从教育质量的下降就能推出教师授课质量也下降了。这里的逻辑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既然是或然的,为什么要把教育整顿的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呢?再说,教师在课堂随意性大些,教学质量就必然下降吗?教师教学没有随意性,一字一句、一招一式,都严格按标准来,死板一块,教学效果就必然好吗?呆板的教学能够有好的效果,似乎是个天方夜谭。
教学没有随意性,必定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哪来的教育?没有自由的教育或教育的自由,哪来真正的教育?
记得那些有些名气学者、科学家回忆他们大学时期老师的讲课都随意性大,想怎么讲究怎么讲,有的甚至想来讲就来学校,不想讲就干脆不来上课,叫学生到家里边喝茶边听课。比如北大的黄侃教授就是这样。闻一多先生的授课也是这样的。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曾提到刘文典先生,也是这样。刘先生讲课恰似庄子的腾云驾雾、纵横千里、随意发挥,并认为这就是刘先生的风格。冯友兰先生也提到他在北大上学时,有位哲学史老师讲了两个学期的中国哲学课还没有讲到先秦哲学。许多在西南联大上学的学生后来回忆,几乎都把那段学习时光看作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认为在西南联大是做学生的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个时代,生活十分的艰辛,还经常遭受日本飞机轰炸的骚扰。做学生的为什么会感觉幸福呢?他们的答案就是学习的自由。想学什么课程就学什么,想听哪位老师的课就去上哪位老师的课,只要修满学分就够了。正因为学习自由,大家可以学习自己想学的,因为自己想学,所以就能够学进去,学得好。学生自由,老师也很自由。先生们可以讲自己擅长的、喜爱的东西,自己有情感、理智体验的东西。因为自己喜爱、又有自身的体悟,那些东西才能讲得鲜活、讲得真切、讲得动人,哪怕是讲授抽象的公式、繁复的演算、晦涩的哲思。世界上哪有注入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和无限的爱却不能打动人心、深入人心的教育呢?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西南联大能够出那么多顶级人物的原由吧。
今天,我们有多少教师是在讲自己、信奉、喜欢的东西,是在传授与自己的心血和生命连在一起的内容呢?如今的课堂,讲的无情无义,听者自然心不在焉,如嚼蜡般无趣无味,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制定了课程标准,真的就能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嘛?这纯粹就是个世纪笑话。
课程标准制定好了,教师讲课就得严格按照教学标准的要求实施。我们想一想,在今天,科学大发展,知识大爆炸,日新月异,绝对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今天制定的标准,应该不可能一学期一变、一学年一变吧,甚至三年、五年一变都难以做得到。这不是让教师只能将一些发霉的知识奉献在课堂和学生面前吗?怎么去追赶世界科学发展的潮流,怎么能适应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新知识、新理论、新的科学发现怎么能进课堂呢?现在专家一查课,如果发现某老师没有按照标准来,就认为这堂课不合格,害得许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不敢上讲台,有的教师就干脆被取消了上讲台的资格。
如此这般,哪还有点“教育”的味呢?如果有的话,也只有变了味的“教育”,但这个味绝对是臭味、苦味,而不是美味。
身为教师,在拼命干着作茧自缚、害人害己的事情,于己,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对这个国家、民族,对求知的学子,会是一件幸事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9189841/c6db0fff33ea10a8.jpg)
又到开学季,新的学年开始,心情很是复杂,且伴有一丝悲凉,发篇10前写的旧文,是以记。不知道现在的老师上讲台,是不是还要受这种所谓的“课标”的严格约束。只是听说我所在的那所学校,老师们上课时还要把“课标“和教案等一同带上,这也是领导、专家查课的一项主要内容。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门良心活。良心的本性是自由的,也是自律的。良心是很不愿意和喜欢被套上枷锁的。一旦良心被套上了枷锁,良心就会慢慢丢失。良心一旦遗失,再多再严厉的律法都无法阻拦“理性的狡计”。教育也就成为了精致的残酷的伪善的争斗场。
放下手中的鞭子吧,让教育自由!让从教者和受教者自由!从教者有“教”的自由,受教者有“学”的自由,这也许才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9189841/ec43cc0551cd406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