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进入新环境的人,包括自己。
新学期已经开始将近一个月了,尤其对于新升学的朋友们来说,在这一个月里已经有了对于新环境一定程度上的适应。
新的环境意味新的规则、新的交往方式、新的思考方式。
例如,在高中,高考被奉为学生的第一要务。管学制度下我们的学习计划、学习习惯等都不需要自己费太多的心思,跟着老师的节奏、熟练知识点,认真完成作业,勤做题就可以了。
然而在大学,学习计划需要自己制定落实,上课的内容在课后需要自己整合,考试重难点也需要自己梳理,更重要的是,当你出现懈怠心理后不会像高中那样有外界的声音对你进行及时规劝和约束。
再例如,高中对于“优秀”的定义主要来自于学习成绩,我们对整个世界的了解也是局限在校园里
然而在大学,成绩是“优秀”其中之一范畴。拥有好的成绩是拥有其他机会的基础,不过也并不完全。大学里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走出校园,在整个社会的范畴下,“优秀”的定义往往是多元而复杂的。
关于大学和高中的区别还有很多,这里举几个例子。
其实有时候难免会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我们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时候往往来不及思考就会随着大流的方向迷失在人群里。避免形成这样的舒适圈,我们应该从进入这个环境时就思考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不妨问自己这样的一些问题:
学业&未来规划 性格&人际交往
升大学版:
1、了解过大家的高考分数,我和他们是否有差别?
2、如果我有劣势(记得学习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接纳自己),我应该如何补足?(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或者询问他们的学习方法,或者审视自己的学习习惯,同时放平心态)
3、在初始的实力下,我应该怎么制定计划?
4、我是否放平了心态迎接未知的落差
5、我的现阶段目标和未来目标是什么?(例如每门课需要达到多少分自己才会满意,例如我的学习习惯的改善,做事效率的提升等)
6、我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例如我是个外向的但又不是很幽默的人)
7、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会很舒服?(例如我喜欢和理性且活泼的人交朋友,例如我喜欢和内敛而细心的人交朋友)我的社交能力需不需要提升?或者我需不需要去提升社交能力?
8、我所就读专业的师兄姐们都会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考研或者工作,工作的话会在什么样的企业,大致做什么样的工作)
升硕士版:
1、我目前的学习思维是否还停留在本科阶段?
2、我是否了解到了现阶段的规则?
3、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我的研一课程如果先要拿到较高的绩点,我需要做怎样的努力?
4、就目前来看,我的科研能力如何?我应该怎么提升?
(例如,多跟导师和师姐交流,多看文献)
5、我应该怎样提升效率?
6、我是否放平了心态迎接未知的落差和科研上的小失败?
7、我在人际交往上是否有什么不好的习惯(例如一直说话说很满,例如太过理智而显得很严肃,或者太过于爱开玩笑而显得不靠谱等…)
8、我的近期目标是什么,我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9、要实现我的目标我应该做什么样的努力?
当然,不知道这些问题能否对别人起到作用,但主题是一样的——跳出思维的舒适圈,勇于反思,善于反思,明确自己的定位,希望诸君都能在新环境里慢慢进步~共勉
同时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常新了吗
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