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
电影、电视剧的播出,会带动小说的发行,就像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是通过电视剧的播出,带动小说的热销,其中很多经典隽永语言深深印在读者脑海中。
看过一本书写到:战国时期的思维模式与现在一样。电视剧《大秦赋》的播出,让人又重新回到烽火连烟的战国时代,对秦朝历史又重新了解。一个时期对历史人物的塑造都各不相同,记得批林批孔的时代,法家韩非是正面形象,秦始皇是正面形象,六国贵族都是被镇压的反面形象,李斯是一个小丑形象,害死法家韩非,现在给之的结论为德不配位,似乎每次政治斗争都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段。
现在看来,从局外人的角度看看历史,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局限性,就像李斯,总讽刺吕不韦是商贾出身,眼界短浅,只知道自己捞权回本。实际上李斯也是如此,嬴政活着时权倾朝野,嬴政幸亏早死,如果活得久,李斯也有危险,这就封建社会定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战国时期的人们都没有道德感,只有尔虞我诈,互相利用,所以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没有丝毫进步,所以要推翻它,虽然封建制度推翻了,还去要进一步清除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残余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