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影响力》读完第一章后,让我有种我是傻子的感觉。为啥这样说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第一章里讲里这么一个故事:火鸡妈妈是个非常合格的母亲,每天全心全意尽力的照顾着火鸡宝宝,把孩子们都收拢在自己的翅膀底下。但这一切的母爱行为都靠一样东西触发,那就是小火鸡的叽叽声,在火鸡妈妈照料的过程中,火鸡宝宝的其他特点,比如气味运作和相貌等,都是非常次要都角色,要是小火鸡发出叽叽声,火鸡妈妈就会去照顾它,要是不出声,火鸡妈妈就会完全忽视它,甚至还会误杀它
火鸡呢,有个天敌是臭鼬,每次它一出现,火鸡妈妈就会嘎嘎大叫,并且对它发动攻击,哪怕只是一个臭鼬玩具,于是实验人员做了个恶趣味的实验,把臭鼬玩具里面装上一台播放着火鸡宝宝叽叽声的小型录音机,之后火鸡妈妈不但不会对臭鼬进行攻击,反而会讲臭鼬玩具收拢在自己的翅膀下面
看我这个故事,是不是觉得这个火鸡挺傻的
其实,这就是“固定行为模式”,这个行为模式好像我们小时候的录音机,一旦按下按钮,它就会自动播放,而我们的很多行为在我们无意识中被人频繁按下播放键。
比如,便宜没好货,贵=好,我们几乎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一份价钱一分货,尤其是这个行为还被反复论证过之后,更是不可置否的真理。有个景区的绿宝石商人,不管景区淡旺季,它的绿宝石销量都不好,心灰意冷之下决定以1/2的价格处理,结果误被销售员看出x2,结果等他回来,绿宝石销售一空。
其实很多人对宝石类对东西并没有很多对品鉴知识,他们分辨宝石好坏的其中一个原则就是价格,既然是宝石,那肯定价值不菲,如果你的价格太低,说明这个宝石质量肯定有问题,当宝石商人掌握了人们的这一“固定行为模式”之后,宝石的价格翻番不说,销量还逐日递增
这样的行为模式的捷径有的时候有助于我们快速判断,尤其当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和能力的时候,但很多时候也容易让我们吃亏,所以当我们有时间精力和愿望去仔细分析信息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更可控的方式去处理。
还有一个让我感觉自己像傻子的是对比心理,比如我们去买一辆车,等我们谈好汽车报价的以后,销售员们会再一一报上备选配件,这些几百的配件和几万的汽车相比,显得那么不值一提,但把这些不值一提的配件都加上,车价就像注水肉一般涨了上去,你还在发懵中,汽车经销商就已经把钱赚了。
而熟谙这一技巧的人们,虽然一点也不显得自己是在可以操纵,但却实实在在的操纵了对方,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你看,这些心理是预先植入我们脑子里的吗,并不是,而是我们长期综合了我们的过去未来,甚至一辈子遇到的所有情况所总结出来的经验,而这些经验经过日积月累,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一旦有情景触发了这个开关,我们就像磁带一样开启了自动播放。
这么看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那只傻傻的火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