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小红帽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
不管您听过的版本如何,都逃不开它的主旋律。
从前有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喜欢戴着她外婆送的,一顶红色的帽子,于是大伙都热情地称呼她为“小红帽”。有一天,她妈妈让她给生病的外婆送东西,并嘱咐她要注意安全。
小红帽在路上碰到了大灰狼,在谈话间告知了对方接下来的行程。大灰狼就想着忽悠小红帽去给外婆采一束鲜花,自己则跑到森林里把小红帽的外婆给吃了,还假扮成外婆的样子。等小红帽的到来,并哄骗她,也给吃了。
后来,是好心的猎人发现了情况,把小红帽和她的外婆从狼肚子里救了出来。
因此,我们《讲错了的童话》里的小女孩,很明显是听过这个童话的。
所以,当她的外公说“从前有个小女孩,名叫小黄帽”的时候,她就说“不对,是小红帽!”;当她妈妈对她说“听着,小绿帽……”的时候,她也说“不对啦,是小红帽!”;当她妈妈继续说“你去迪奥米拉姑妈家,把这根土豆皮送给她”时,她反驳到:“不对,应该是:你去外婆家,把这个面包送给她。”……

外公继续讲小红帽的故事,一会把大灰狼说成了长颈鹿,一会还说成了马;一会说成了她是要上集市买番茄酱;还一会说可以坐75路电车去买泡泡糖。一切都好似乱套了,全部搞错了。
面对小女孩不断地反驳,外公貌似也有些无奈,只能给钱打发小女孩去买泡泡糖,自己则继续看报纸了。

其实,在这里谁也没有错。
在小女孩的记忆里,关于小红帽的故事,她先前听到的就是这样的。
只不过在大人的世界,我们都很明白,小红帽的本身只是一个形象的代表而已。不管那顶帽子是什么颜色,都需要用一个词来衬托,哪怕叫朱莉也是一样的。同样,不管是大灰狼还是长颈鹿,代表的是坏人,为了让小朋友更生动地去接受这个故事的人物形象而已。
可现如今的孩子,哪还见过什么森林,更多的是在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城市里长大的,出门都是公交车、汽车之类的交通工具。“75路电车”,反而更形象化地让小朋友可以接受。

贾尼·罗大里写下的这本《讲错了的童话》,也就没有全然讲错,他不过是在时代的变化中加入了更创新的元素,让童话故事本身更贴合这个时代,极具时代感。同样,童话的本身,则是为了更多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教育和促进孩子的成长。
总不能让所有的故事的开头,都加上“longlong ago”这么一句吧!
现在的小孩子可聪明得多,童话故事已没那么好骗,与现实相结合,反而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故事中的内容,去探讨和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