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特别羡慕能参加考试的人,这至少说明一件事:他们还很年轻!而且多少有些追求。
参加过几次监考,第一次是一个关于消防的,考生里也有头发花白的,看看身份证,年龄有的比我还大,就特别佩服,目的不论,目标明确,真好!
回来后也冲动了一下,上网查相关资料,看报考说明,看考试要求,那几天也是想考考的。但热情持续的时间总不会太长,十几天后就减弱,几十天后就偃旗息鼓,考试内容和我的知识储备还是有隔阂的,后来又陆续的监考了几次,这种冲动就从根本上烟消云散了。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叫高志华,特别厉害的一个人,也是特别励志的一个人。从一个小学老师,离职,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进入大学当老师,然后又继续学习,最后成了博士。
我们两个是同龄人,又前后来到一个小学,还同姓高,就特别好。她健谈,我善听,所以总是她在说我在听。印象深的一次倾心交谈是在我家临街的一间小房子里,那时还没搬家,房子里只有两把三足圆座的凳子,好像是冬天,但是有满室的阳光,心里也充满着阳光,所以也可能并不是冬天,但阳光总是有的。就这样干坐着谈了一下午,但很愉快。
每次跟她谈完话,都会充满力量,再枯涩的心也会复苏,会有马上行动去做梦的勇气,但是照例,我是个惰行者,力量还没转化成行动的时候,这股气势就消失了,往往空又遗憾一阵儿。但是每每都特别期待和她的下一次交谈。见一次受一次刺激,但是强度还不足以转化成内动力。可是仍然很喜欢。
我现在好些了,行动力提高,微信公众号给自己起的叫风行身影,希望自己有像风一样行走的身影,做像风一样行动的少年!
考试是参加过许多次的,跟志华比差距是很大,但是也还不错,自学考试是公认的难考,我专科和本科对它从一而终,究其原因,是这个虽然很难考,但是花钱最少,交个报名费,借本书,买本练习册就可以考试了。
那时一年考两次,四月和十月,都是无比好时光,所以我对考试的厌恨会从二月持续到十月中旬考完试。在这漫长的九个月时间里,我用一千个仇恨在痛骂考试,但是也有一万种想法在头脑里横冲直撞,设想考完试了我怎样、怎样、怎样……其实,怎样呢?考完了,所有脑子里的那些风暴都齐刷刷的退个干净,照旧吃饭、上班、买书、准备下次考试,再次发愁、痛骂!
那时,我没结婚,也没搬家,在平房住。盛夏,搬个板凳坐在大梧桐树下,捧本书,旁边趴条狗。照例,来往的叔叔阿姨都会夸我很努力,夸狗很听话。狗是真听话,我却是假努力。七八月拿本书只是安慰那白花花的六十天假期,心却在书外天马行空。骗人的读书,致使一次外国文学的考场上,当堂杜撰了一个崭新的保尔。
人是会变的,时间是最大的武器。
与上次考试时隔九年后,我34岁的时候,再次走进考场,却再没忐忑,只剩从容,很自信一定是逢考必过,而且都是高分。也察觉了复习时与年轻时心态的区别,原来心在外,此时,已能静心读书。
时间是把利器,它能改变很多。把尖的削圆,把年轻的变年老,把愚笨的变睿智……坦然接受这些改变,当然,我们也可以努力让自己变好。
只需——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