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论语
《论语》雍也篇6—1

《论语》雍也篇6—1

作者: 林夕1林夕秋阳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01:52 被阅读3次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

【注释】

①南面:古时尊者的位置是坐北朝南,天子、诸侯时皆面南而坐。此以“南面''代指卿大夫之位。

【翻译】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啊,可以让他去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长官。”

【解读】

孔子“曲线从政”

在本章中,孔子给予自己的弟子冉雍以极高的评价,说他有堪为诸侯的治国之才,他做过鲁国权亞季氏私邑的长官。治政期间,他“居敬行简",王张“以德化民”,收到不错的效果。但是,这个官职他仅仅做了三个月。因为季氏聘他仅仅看中他的名声,用作政治花瓶,而不是真心用他做管理,所以对他的建议和主张并不采纳。看清形势以后,冉雍便辞去职务,继续跟随老师修身进学。在孔子去世后,唯恐圣道失传,他参与编撰《论语》。

在孔门弟子之中,冉雍以德行著称,为孔门十哲之一。除了这些评价,据说孔子在临终之时还曾对弟子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后来,战国大儒荀子对他很推崇,把他与孔子相提并论,说他:“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可见,冉雍确实是孔门德行卓著的高徒。

撇开冉雍不谈,通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时候,孔子总是大力赞美自己的弟子,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向当政者推荐他们,这与孔子一向低调谦和的风格不太相符。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其目的何在?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孔子的这个做法背后大有文章。我们都知道,孔子一生修德求学,最终的目的是一展才华,在各国推行自己的政治王张,使天下太平。但是,周游列国十多年,孔子处处碰壁,不仅政治主张备受冷遇,有时甚至有性命之忧。孔子彻底明白,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有生之年已是无法实现了,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弟子,由他们发扬自己的学说,推行自己的主张。此乃孔子曲线从政的道路,是孔子的无奈,也是他超越跬的长远智慧。

孔子的做法启迪我们,做事不要一条胡同跑到底,此路不通,就改走他途。要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坚持不懈虽然很重要,但是当你选择的万向是错误的时候,就应果断地放弃这条“死胡同”,选择一条更加适合自己、更有前途的路走。而且,当你在那条“死胡同”上摔得遍体鳞伤、跌得头破血流,却依然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没必要固执地坚持下去。此路不通就换条路,说不定你想要的就在新的征程上等着你呢!就像孔子,从政之路堵死以后,他毅然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通过栽培弟子,将自己的王张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

  • 《论语》雍也篇6—1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 【注释】 ①南面:古时尊者的位置是坐北朝南,天子、诸侯时皆面南而坐。此以“南面...

  • 《论语》雍也篇6

    【原文】 子谓仲弓①,曰.“犁牛之子骍且角②,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 ①子谓仲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

  • 《论语》雍也篇6—6

    6.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翻译】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中长久地不离开仁德...

  • 《论语》雍也篇1

    国学经典必须慢慢品读,细嚼慢咽才能品出美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怕慢就怕站。今天复习结束,开始学习新的一篇《雍也...

  • 《论语》雍也篇6—9

    6.9 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①...

  • 《论语》雍也篇6—3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

  • 《论语》雍也篇6—5

    6.6 子谓仲弓①,曰.“犁牛之子驿且角②,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 ①子谓仲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对...

  • 《论语》雍也篇6——4

    6.4 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之釜③。"请益,曰:.与之庾④。''冉子与之粟五秉⑤。子曰.“赤...

  • 《论语》雍也篇6—15

    6.15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①,而有宋朝之美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①祝鮀(tuó):卫国大夫,字子...

  • 《论语》雍也篇6—18

    6.18子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①。” 【注释】 ①罔:诬罔不直的人 【翻译】 孔子说:人凭着正直生存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篇6—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gh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