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非暴力沟通》 作者: [美] 马歇尔·卢森堡
首先是书名吸引了我,因为自知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从小到大,对家人,朋友都没有付诸较多的耐心。
学生时代或许还可以用一个“叛逆期”来为自己辩解,但是随着大学毕业、恋爱、工作,投身于更复杂的社交关系中的时候,由于沟通能力不足带来的缺点被成倍放大。
生活中,“坏脾气”带给了女友不少的无奈与委屈。工作中,又被冠以“情绪化”的标签。
每当激烈的冲突后冷静下来的时刻,自己也曾多次反省: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我享受自己现在的沟通方式吗?
我真的是一个“坏脾气”和“情绪化”的人嘛?
这几个问题我不敢自我客观的给答案,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不是一个想伤害别人的人。
所以,近几年一直在通过反思自己,迭代自己,以期找到“坏脾气气和情绪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翻开本书,印象深的第一句话是:“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简短的一句话,给了蛮大的冲击。
原来,我们的语言是有如此魔力的,就看你怎么用了。
作者也提纲挈领的指出:“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全文我认为可以分2大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 非暴力沟通的技巧
1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观察:就是事情的客观描述,而不是带有主观情感的评价。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
感受:直接说出我们内心的感受,而不是顾左右而言它。比如:我感到委屈,我惶恐,害怕,失望等。
需要:此刻你最需要的是什么?越具体越好。
请求:希望对方做什么,需要具体的描述而不是抽象的语言。比如前往不要说:我希望你做个好人,哈哈
2 关键注意点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
第二部分 沟通的态度
1学会倾听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对此作出了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如果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
(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2)大声地提出请求;
(3)换一个环境。
2 给人反馈
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反馈呢?首先,在对自己的理解没有把握时,我们需要对方的确认。
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
3 充分表达愤怒
生活中有一个词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提到,即“应该”这个词。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
关于愤怒,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回想自己每一次生气的经历,不外乎如是。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的想法——我们认为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还给人贴上各种标签,并说长论短。
4 不要滥用“赞扬”
作者说赞扬也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不过,请注意: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所以,赞扬并不总是有助于深化彼此的联系。
这就像,关系越好的朋友其实越无需客气。当然,我们每个人都要清楚的是:“无需客气”并不能等同于“理应如此”。我还是坚持认为,任何关系都是彼此的付出,而不是任何一方的一味索取。
所以全书读下来,我认为这本书的可取之处在于没有停留在鸡汤层面,一方面实实在在为我们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使用技巧,另一方面也从“鸡汤”原则中为我们提取出几个实用的处事方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沟通技巧的使用也要结合实际的场景和文化,在我们的文化中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很可能被看作是自私的。
针对这一点作者并没有深入的为我们介绍更实用的技巧,就我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看,这也是沟通中的难点之一。也给不出更好的方案,只能说,彼此多点谅解,不要默认以恶意去揣测别人。
最后借用书中一句话结尾:“当我们让自己的光芒闪耀,无意中我们也允许了他人散发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