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幼年时孩子没有足够的心理营养,在其后的一生中他都会不断寻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作:无条件的接纳。父母尽自己所能来满足我、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渴求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第二个心理营养:生命至重
0~3个月的孩子还需要确定: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1。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提供一切。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妈妈情绪发生变化,身体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爸爸要担起这个任务,看护孩子,保护妻子。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孩子就会寻找另外一个人替代父母,寻找“重要他人”。
如果缺失这个心理营养,他一辈子都会寻找,期待,结婚走进家庭,Ta会问老公是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4个月~3岁,面临分离。分离期,妈妈的情绪要稳定。如果妈妈的情绪有问题,一定要找方法处理。夫妻关系,父母关系好,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给孩子安全感的东西。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父母这个时期,要做到“温和而坚定”。记得刚休完6个月产假,我就去上班了,那个时候大可乐还不会说话,每次早上走的时候就是偷偷的走,婆婆抱到阳台或者卧室,等我走了,再出来,等出来,孩子经验到了“妈妈消失了”。再后来2岁开始有自我意识的时候,每次上班都特别艰难,孩子哭的撕心裂肺的,有时候我都想不去上班了。后来不知道是从书中看到的还是樊登读书上听到的,说要告诉孩子,妈妈去上班,几点回来,每次每次都这样说,大可乐知道了就不再哭了。再后来3岁半上幼儿园,哭了2个月,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学习了,温柔而坚定,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无论你在哪里,爸爸妈妈都爱你,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在你心里。孩子可以哭,可以表达情绪……妈妈看到你很勇敢,妈妈看到你一边怕一边做,了不起……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欣赏、认可、赞美
4岁开始,爸爸起到重要角色,爸爸对孩子经常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很高兴你是我的孩子!孩子会一生记得这句话。爸爸欣赏孩子可以说:你很棒,爸爸好爱你!孩子会认为自己很好,有自信。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6~7岁,孩子要有一个人做孩子的模范。对于孩子来说,第一个模范应该是爸爸或者妈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用什么态度面对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将来就是孩子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示范和模板。
心理营养,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迟来总比不来好。心理营养能更早开始最好,如果前期缺失,只要意识到了,什么时候都不晚。
每一种心理营养按照年龄段划分,是为了帮助爸爸妈妈在某一阶段了解孩子最渴求的心理营养。实际上,这五大心理营养,在每个成长阶段孩子都希望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53336/9831724b392761e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