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曾说:“每个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
在上个周的最后一天里,我坐在图书馆的长板凳上,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我打开了这本书,开启了一次关于救赎的旅行。

弗兰克.安迪是一个小有成就的银行副总裁,却因为被诬陷是自己杀死了妻子以及妻子的情夫而被迫入狱,在肖申克监狱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救赎,最后成功越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1.不要陷入悲哀的陷阱
在肖申克监狱里有一个图书管理员叫阿布,他在这里呆了将近半辈子,后来终于被假释通过了。
但他却失控了,把小刀架在赫伍的脖子上,他不想离开这里,因为出去,他将很难适应,他已经被体制化了。

就像原文中的那段话一样:起先,你无法忍受被四面墙困住的感觉,然后你逐渐可以忍受这样的生活,进而接受这样的生活“接下来,当你身心都逐渐调整适应后,你甚至开始喜欢这种生活了。什么时候可以吃饭,什么时候可以写信,什么时候可以抽烟,全都规定的好好的。”
在一切都安排好的日子里,你渐渐的丧失自主性,开始麻木,并享受这样的生活。
其实我们应该都曾处在这样的境况中,小学的的时候,我们被送到学校,每天见不到爸爸妈妈,我们哭闹着,觉得这样的生活难以忍受。
可是不久我们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一直到高中,都置于其中。
直到上大学,我们以为自由了,可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我们无力安排自己的生活,适应不了大部分空白时间,感觉活着有些无聊。

我们也曾陷入这样的体制中,有些人会慢慢走出来适应,而有些人只会像阿布一样,得到有些悲凉的结果。
2.要永远心怀希望,别放弃自由
安迪在监狱的这30,40年里,从未丧失过希望,他像披着隐形的自由的外衣,对生活一直抱有期待。他相信自己终会胜利,一定会获得自由。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每一片羽毛上都沾满自由的光辉。”
一次在外面工作修缮房顶的时候,安迪赌了一把,利用他的知识,利用哈利的人性,为所有同事换来了啤酒。在那个上午,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久违的一种自由,好像在修缮自己家的屋顶。“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
时刻不能忘记自由,不能失掉希望。
所以安迪在汤米那里得到了自己被冤枉的证据,再一次次被典狱长拒绝后,终于暗暗的下定决心自救。
于是,他用那把藏在圣经里的锤子,打通了通往自由的地方,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逃出了这里。

3.自我救赎
安迪最后,成功的逃出了监狱,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同时也得到了救赎。
他说:“是我害死了我老婆,因为我很沉默,是我的坏脾气让她离开我。”
当人知道了自己的原罪,承担了自己应当承担的那份责任,并真正和自己和解后,便能够从心底里敞开光亮,获得真正的救赎。
瑞德也是,最后一次假释时他说:“我后悔犯罪吗?”
我没有一天不后悔,但并非受惩罚才后悔。
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聊聊,让他清醒。
但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我这个年迈的老头。
是呀,人的救赎并不是因为受惩罚就能得到,也许我们刚做完那件事就后悔了,我们在这里受到的惩罚只是为了犯下的罪承担责任,而心里早就已经改过了。
这是一部关于救赎的文章,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其他的一些东西,希望每个人都是安迪,永远都不要麻木,永远充满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