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和质量、改善教室上课状态、教学内容有价值地选择和组织以落实核心素养、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有效的教学质量。
1.老师教与学的关系,老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目光交流。
2.老师的站位、走动路线,让所有学生被关注,不放弃抛弃一个学生。
3.老师的提问要有阶梯性、技巧性,不断激进。不能只提问优秀学生,或提问一个孩子超过三次。
4.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要学什么比教什么更重要,学什么达到什么目标。
5.教学内容对学生有适合性合理性,要联系学生生活。内容学生感兴趣、了解学生已有的情况
单元总目标、课目标、课时目标,每一个小环节小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要指向总目标。
有思维过程和展示、学习内容有结构性递进性、前后的关联、跨学科的关联、学习经验的关联。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尽量少讲或不讲,教师有进有出不要抢学生话。
6.老师的活动设计要对目标有帮助,活动对象、方法要很明确。
7.教学目标、内容、形式方法要匹配。要因材施教。
8.学习活动对多数学生构成智力挑战性,有价值的智力活动,适度紧张。以过程谋质量
10.教师评价要指向学生学习态度。
11.让学生审视自己的变化收获成长,转化成学习经验,将来迁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