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我看《芳华》

作者: 一缕鱼魂 | 来源:发表于2017-12-31 19:05 被阅读0次

    《芳华》这部电影上映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天了,如果单从投稿录取的角度,这个题材现在就显得比较尴尬,说是热点吧,却又让人觉得有点过气,说不是热点吧,影院里又一直在上映。不过不管怎么说,看完电影之后自己的感悟总还是要写写的。

    作为一个90后,虽然自己也常常会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匆匆。但就电影《芳华》中记述和感慨的时光而言显然和我们没有太多的联系。因此,如果自己再“假装”饱经风霜,去“装模作样”的怀念慨叹曾经的芳华易逝,就显得过于虚假和矫情。不过好在虽然年龄不适,但总还是有一些其它的感受。

    "电影《芳华》"(图片来自网络)

    一、“物伤其类,秋鸣也悲”

    所谓“物伤其类,秋鸣也悲”,电影中让我触动最大的莫过于刘峰一生的命运起伏。曾经的活雷锋,后来的战斗英雄。在文工团的时候,脏活累活抢着干,任劳任怨;在战场上豁着性命也要守候着兄弟们的遗体带他们回家,真可谓义薄云天大丈夫也。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吃饺子都只吃破了皮的善良的人、纯洁的人、高尚的人,却偏偏命运坎坷。在“旧的”时代里,大家消费了他的善良之后落井下石,在“新的”时代里,这个“旧时代”的英雄更是被逼到了社会底层的夹缝中生存。如果说他在文工团因为搂抱林丁丁,被下放到边境的伐木连是那个时代思想僵化的错,那么后来刘峰的遭遇又是谁的错?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好好反思反思。

    "任劳任怨的刘峰"(图片来自网络)

    说实话,当电影中刘峰被车管所那些宵小势利之徒推倒在地的时候,我真的很愤怒,因为我无法容忍我心中的英雄受到这样的侮辱。但我心里其实更难受,原来英雄并不是我从小被告知和在书本中所看到的那样处处被尊重,原来现实生活中的英雄竟然如此的落魄,原来在社会现实面前,英雄是如此的气短,如此的一文不值,活雷锋又怎么样,战斗英雄又怎么样,还不是得迫于生计在小人面前低声下气。原来这才是生活的真相。我不敢想像现在的孩子们看到了这些又会怎样,他们以后还敢当英雄吗?还有人愿意牺牲奉献吗?

    "英雄敌不过现实"(图片来自网络)

    我佩服刘峰,因为不论他受到了多少伤害,他始终热爱生活,他始终选择善良。其实,当刘峰在下放前决定扔掉箱子里曾经的各种先进奖品时,我知道他被这个他曾经无比热爱,全心付出的集体深深地伤害了失望了,经历过这些的他怎么可能还看不透曾经那样“奉献”的下场。可是后来在战场上,他作为副连长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时,他还是选择了那条随时丢掉性命的那个。离开部队之后,即使生活无比窘迫,甚至妻子都跟着别人跑了,他还是努力的活着。作为一个活雷锋,一个战斗英雄,一个为国家差点牺牲性命丢掉一只手臂的人,经历这些遭遇之后,他有着充足的“资本”和理由去放弃善良,去抱怨社会的不公,可是他从未抱怨,他在努力的活着。相比于现在很多人受了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做出各种极端行为,有的甚至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想刘峰身上的这种精神这种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思考。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我想刘峰做到了,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的英雄。

    "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图片来自网络)

    二、“沧海桑田”,更觉世事无常

    电影《芳华》的讲述的起始时间是1976左右,跨度到现在基本上是40年。我发现那些上了年纪的人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可是40年的时间虽说不短但也绝算不上长,为何会让人有一种强烈的仿若隔世的感觉呢?

    "仿若隔世"(图片来自网络)

    我想这应该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产力得到了大的解放,社会、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这使得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大楼仿佛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对于全国大部分地方和人民来说,相对于那个时候,现在的感觉而言,有一种迅速地从农业的原始社会进入的工业现代化社会的感觉。这种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沧海桑田”的变化,使得我们在回忆起以往的苏华岁月时,记忆被不断地重叠拉长,从而产生一种“跨世纪”恍若隔世的感觉。

    "一座座大楼仿佛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图片来自网络)

    我想如果放在19世纪以前,那时社会的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一个地方和人的生活方式基本上在40年时间里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个人的感慨应该不会有如此强烈。

    可是现在就我这个90后而言,回忆起小时候夏天大家坐在乡镇的路上手握蒲扇纳凉,到现在躲在家里开着空调上着网,短短的十来年都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更别说那些从改革开放前走过来的人了。

    "小时候的夏天"(图片来自网络)

    三、芳华褪尽,我们更不该忘记

    看完电影后,朋友和我说了一句,你说后面95年之后的一些事,我们还有点印象和体会,咱两还算是平时看点书了解点历史的人,要是现在的孩子看了他们可能还真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突然发现别说00后,就是自己而言电影里的很多历史细节还真是自己从教科书之外的书上看到的。要是一个不怎么读书的人从教科书上还真是不清楚什么是“平反”,越战到底是什么情况?我突然想到了学校一位教授在自己书中序言中写的一段话,“当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他们述说那段历史的时候,学生们说’听着好像比雍正年间的事情还遥远。’……可叹的是,那段历史现在竟很少有人提及。不管是当年的得益者还是相当一部分受害者,大家似乎都已经将那些’故事’淡忘了。”

    "我们国家几乎处处都有烈士陵园"(图片来自网络)

    我想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国家,几乎到处都有烈士陵园。即使建国以后,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也还是走了很多弯路,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有太多的年轻人长眠在了远离家乡的边境线上。可以说我们的民族能走到今天的太平盛世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更努力维护好这个太平盛世,感恩那些曾经为民族独立,为维护国家利益抛头颅啥热血,那些在国家艰难时吃糠咽菜努力搞建设的先辈们。而不是因为自己生在了好时代,就感觉以前的事都和自己无关,理所当然去享受现在的这些成果。

    鲁迅曾说过:“因为没有记性,所以从前说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很新鲜。”我想我们不是“白眼狼”,但因为记忆的断代造成群众性的遗忘却值得我们一直警惕。

    "鲁迅先生"(图片来自网络)

    尾声

    没看电影之前也看到过不少的影评,有正面的支持赞扬也有反面的批评谩骂。我想每个人都没有错,即使记录的是同一个时代,但在相同的时代下每个人的遭遇和经历也是千差万别。有的人成了那个时代的宠儿,所以他们怀念歌颂;有的人被时代所伤害抛弃,所以他们愤懑甚至憎恶;有的人既没有被厚爱也没有被冷落,所以他们不悲不喜。作为一个90后,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因此我本不具备发言的资格,老老实实的站在场外静静的看着就好了。

    但一部好的作品总是要面向所有的年龄和阶层,因此即使没有那段芳华岁月的经历,但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既然看了电影,总是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悟的。

    注:本文皆系原创,抄袭必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0后的我看《芳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ua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