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只有把自己逼的无路可走,才能让自己走的更决绝”,当时奉为经典,后来读的书多了,才知道说的无非就是西楚霸王的“破釜沉舟”,《孙子·九地》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
只有把自己逼的无路可走,才能走的更加决绝有没有感觉,这些句子都透露着一种悲壮之情,好像必须与大事相配才能显其韵味。其实在生活中,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我们都可以运用这一思维。例如,业绩没有达到第一时,每天陌拜20个客户,否则不准停下;没有达到减肥的目标,就不准吃荤;分数没有达到年级前三,不玩游戏,不看电视。
这种“孤注一掷、无一例外”的做法,其实很多人并不认同,认为“凡事都要适可而止,要适度”,但是适度会出现一个问题,比如说,我告诉自己。明天要锻炼,锻炼到什么程度再说。然后明天到了,我开始想:1.我应该什么时候锻炼,是早上还是晚上比较好呢?开始锻炼的时候,又开始想:2.我去哪里锻炼比较好了,广场还是公园?锻炼了一会之后,又开始想;3.不行不行,我要休息了,太累了,但是锻炼的时间是不是太少了点,我要不要再多锻炼会?
发现没有,因为没有确定的数值,定量何为适度,我们会纠结,尤其是这种二选一或者多选一的时候,我们会消耗自己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不是体力上的,而是一群又一群的脑细胞消耗,这种感觉会让我们疲累。
只有把自己逼的无路可走,才能走的更加决绝“孤注一掷”的好处在于,我们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签了一个契约,时间一到,必须执行也必须完成,否则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拿上面锻炼的例子来说,我明天早上八点准时锻炼,必须做满50个俯卧撑,否则不准做其他的事情。
一旦确定好,我们不需要再做出特别的选择,我们也不会再纠结。因为对于自己来说,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确定的事实,就如开头提到的,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没有例外,也不会有退缩。因此我们也才会对某件事情百分之百的投入,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
通过“孤注一掷”会让我们变的轻松许多,不会在无休止的纠结上花多余的力气,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关键的事情,当需要采取行动时,考虑的越少,效果就会越好,我们越是进行思想斗争,最后想做的事情就往往无疾而终。一旦不断自我辩论,要做的事情自然就会推迟。
但是“孤注一掷”也有一个坏处,对于一些人来说,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往往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即我们的斗志可能会因此削弱或彻底丧失。
只有把自己逼的无路可走,才能走的更加决绝对于我自己来说,“孤注一掷”比“适可而止”更适合我,因为我会在与自己的较劲中,激发自己的斗志,更加向前,对要达成的目标更加坚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