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情中情绪自由是特别重要的能力,而比情绪自由更为重要的是情绪控制。即你自己的情绪能由你自己控制,而不是被别人左右和影响。
但这是特别难做到的一件事,这意味着你必须拥有十分敏捷的觉察力,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控制权是否还在自己手上。当然觉察只是条件之一,你同时还需要有非常快速转移注意力的能力和行动力。
觉察力这一点就已经非常难以达到了,而情绪化的人通常就是因为缺乏觉察力,所以才常常导致情绪失控以及歇斯底里之类的情况,他们通常因为无法觉察便只能放任自己的情绪,任由情绪的洪水裹挟着自己漂涌。
个人认为觉察力的提升需要我们学会与自己对话,拥有独处的能力以及沉浸的能力,这个过程可以是阅读,也可以是写日记,亦或者是打坐。在这些时间缝隙里去觉察自己之前某些行为背后的情绪原因。
这个过程必然是不太愉快的,就像漂浮在空中徒劳地去攀附如空气般的云朵。因为人人都喜欢掌控的感觉,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掌控自己,掌控别人其实比掌控自己更加容易,你只需要有权力、金钱或者外貌。
而掌控自己必须直面自己的丑陋、残缺与渴望,但同时也意味着强大的自我能量。
觉察过后,不让自己继续迷失的重要一点是你得拥有自己的爱好与精神世界。
我们常常在感情中迷失,尽管察觉到自己不好的情绪,但仍像溺水的人一样无法自拔,甚至还拉扯他人一同下水。而这通常是缺少自我解救的能力,忽略了除感情之外,世界如此宽广与辽阔。
多培养一些个人的兴趣爱好,便是解决的途径之一。只要我们还拥有呼吸,那还有什么值得不愉快的呢。
转移注意力其实是分两个阶段的,一是要去转移,二是转移成功。
大多数人遇到情绪问题明白要去转移情绪,但常常做不到,于是抓狂、难堪,这背后深层的原因或许只是你个人也沉浸于这种挣扎的情绪里不想自拔,就像受害者心理一样,一旦你认定自己就是受害者那么谁都解救不出来,毕竟你永远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而转移成功便是行动力的正向效果。我们或许能行动起来,但可怕的是行动的时候情绪还是停留在问题上,那么行动便是负面的行动,不仅消耗了自己,快乐也依旧没有踪影。
可想而知,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难度,简简单单四个字,却道出多数人矛盾的根源。
做到知行合一便是情绪控制最难的一题,放弃执著或许能让我们达到这种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