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在默写《小石潭记》时会把“水尤清冽”写成“水尤清洌”,默写《醉翁亭记》时会把“泉香而酒洌”写成“泉香而酒冽”。一些参考资料也将二者混淆,主要原因是没有分清二者的区别。

为了避免写错,一定要区别它们的意思。
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声旁都是“列”,形旁分别是两点水和三点水。
冫 [bīng] 古同“冰”,用作部首。俗称“两点水”。
“水尤清冽”在课文下面的注释是“水格外清凉”,可见,“冽”是“凉”的意思。
而《醉翁亭记》里的“泉香而酒洌”是“泉水芳香,酒浆纯净”的意思。
“清洌”是“水清澈而透亮”,“洌”取“清澈”之义。
“冽”与“洌”一点之差,意思却大相径庭。
有人认为《小石潭记》强调的是水的“清澈见底”,不应该是“清凉”,作者此处写得都是视觉,也不可有“凉”的意思,所以应该是“清洌”。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首先,联系下文我们不难看出周围的环境是幽静的,作者的心境是凄凉的,“凉”符合全文的基调。另外,视觉与触觉并不矛盾,为什么不能将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以增强文章表达的丰富性和感染力呢?

如果再扩大范围,就会发现带两点水的字大多与“凉”有关,如:冷、冻、凛、冽、冰、冷、寒、凊、凉、凄、净、冱、凌……
凅:遇冷凝结。凝固。
凊:凉
凛 [lǐn]
1.寒冷:~冽。2.严肃;严厉:~遵(严肃地遵照)。~然。~若冰霜。3.畏惧;害怕:~于…
凓 [lì]
寒冷:~冽(非常寒冷)。
㓉
《玉篇》胡括切,音活。《字彙》冰也。
凐 [yīn]
寒冷的样子。
凁 [sōu]
1.冷。 2.冰气。
凕 [mǐng]
〔~冷〕寒冷的样子。
凚 [jìn]
1.寒冷到极点。 2.冻的打哆嗦。凙 [duó]
冰;檐流水成冰。
冱 [hù]
1.冻:清泉~而不流。 2.闭塞。
凘 [sī]
解冻时流动的冰。
凈 [jìng] [chēng]
同“净” 同“净”。
㓎 [qīn] [qǐn] [qìn]
冷。 [~~]寒貌。 冷气。
凔 [cāng]
冷。寒。
凗 [cuī]
〔~凒(ái)〕古同“漼溰”,(霜雪)聚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