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每天写1000字
数学教师如何从教学中解放自己?

数学教师如何从教学中解放自己?

作者: 32a02ac9115b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14:04 被阅读10次

    作为教师,选择教数学,似乎就是选择了焦虑和忙碌。

    从功利的角度看,数学作为中考的三大分数大户之一,自然不能怠慢。如果因为我们的随意让学生的成绩下滑,数学分分钟会变成学生命运的分水岭,所以我们够焦虑。

    另外,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任务可谓繁重。教两个班,每周的课时加培辅就达16节。每个课时背后的备课和学案的准备,平均下来也需要一节课的时间,于是这里再增加16节课的工作量。除此之外,各种常规会议的召开、各种文件资料的完成、以及各种培训活动的开展,算下来,一周的时间很轻松地就填的满满的。科任勉强撑得住,班主任就不得了。你想思考教学?对不起,能挤出时间备课已经是幸福了!

    从长期的角度看,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开展各项教学常规的同时,有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问题是,焦虑和忙碌似乎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忙碌的教学导致没时间思考,没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上不来,效率上不来,各种变化又让我们更加忙碌,周而复始。

    如何打破这个死循环?把时间夺回来!

    没时间的根源,是事情太多,能力有限。能力有限的解决办法,是学习和思考。可是如果时间只够用来应付各种事情,学习和思考只能是一种奢望。因此,解决事情太多,要比解决能力有限更加紧急。

    事情太多的解决思路有两个,一个是把事情变少,另一个是把事情做快。

    1、把事情变少

    “让教师安静的教书”的口号,似乎成为许多网络爆文的呼吁,也是许多教师的心声。当然,呐喊归纳喊,我们也知道这个不大可能实现。因此,我们更需要做的,不是坐等梦想实现,而是直面现实,把事情变少。

    把事情变少的思路,就是分辨手中事务的“乐音”和“噪音”。许多教师在加班加点做完手中的事情后,却不知道自己的忙些什么,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忙的大部分事情属于“噪音”。

    不少人听说过二八法则,对一件事情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只是20%的事务,它们属于“乐音”,而剩下80%的事务,属于“噪音”。许多时候,当我们集中精力处理“乐音”事务时,会发现“噪音”事务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消失。这是因为,“噪音”涉及事物的表面,而“乐音”涉及的是事物的本质。

    我们焦虑和忙碌的核心,是成绩和教学,因此,把事情变少的一个有效思路,就是分辨成绩和教学中的“乐音”和“噪音”。

    有个网友回复:“别把分数看的太重要,心里就会舒服很多。”这话不假,只是对时间来说缺乏衡量标准,因为它没指出什么样的重视程度才算合适。

    完全不看成绩,很简单;完全重视成绩,也不难;但是要取中间某个值,就不好把握了。一个可执行的思路是,重视能够改变的,放手不能改变的。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成绩和教学的底层逻辑。

    成绩的竞争,不像足球比赛,大家可以相互制衡,它本质上更像百米赛跑,每个人在自己的赛道全力冲刺,然后对比各自的用时。从这个角度看,与其关注如何超越别人,不如关注如何正常发挥。如果发挥失常,就算暂时领先,也不能心存侥幸;如果发挥正常,即便依然落后,也不必妄自菲薄。因此,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以及大概率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详细的说明,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地看待成绩和教学?》。

    记得有一次阶段考,按照以往惯例,我在考前都会紧张地翻课本查资料,看能不能找一到一些题目,临时帮学生最后突破一下。后来一想,临近考试,学生的数学实力是来不及提高的,既然如此,调整状态,提高正常发挥的概率才是当务之急。那么,临时出几个题,企图猜中试题,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恐怕不能,还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无谓的“安全感”。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短板进行复习,并且自我调整状态。于是我停止出题,只是给学生提出一些复习的建议,接着让学生安静复习。结果成绩出来,发现学生的发挥并不比过去的差。

    从那以后,每逢阶段考的考前,我都把重心落在如何帮助学生完善复习方法上,这样一来,学生的复习效率随着一次次的大考得到提高,我自己也从中节省了一大笔时间。

    2、把事情做快

    把事情变少,并不意味着时间就多起来,如果事情做的不够快,我们一样会很忙碌。有三个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快。

    第一个办法,是优化做事流程

    物理学中有两个概念可以让我们得到启发,一个是串联,另一个是并联。

    每件事情的执行都会有一些必要的流程,有时把某些流程的顺序调整一下,可以让执行变得更加顺利,达到优化的效果,这是串联的思路。比如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先看学案备课,上完课后遇到问题,再回来翻看课本,结果发现漏掉了好多细节,于是又得往后面的课找时间弥补,如此一来,课程进度推的相当慢。后来备课,我会先看课本,研读完一章的内容,得出一个基本思路,接着根据知识点,从课本、学案和网络上寻找相应题目,然后合理配置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这样一来,有时我只需要准备5分钟,就能立马去上课,而且不需要回头弥补。

    有时把某些流程合并起来,就可以在同一段时间实现多个目标,达到优化的效果,这是并联的思路。比如平时的作业,按照过去的做法,先布置作业,接着学生完成上交,然后我批改分析,最后发下点评,学生订正。单次作业的一个完整流程下来,都能把两三天的时间填满,更何况一周有五次作业!我后来的做法是,今天先布置作业,接着学生完成,然后第二天的课前公布答案,在学生订正的同时巡视,最后面向全班点评发现的问题。这样做就相当于把作业批改和学生订正两个流程并联,把作业分析和点评并联,单次作业的完成周期极大缩短,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二个办法,是借助信息技术

    许多有条件的学校,都会为每间课室提供信息设备,同时为每个教师配备一台办公电脑,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技术几乎是无处不在。如果花点时间学习一些软件的使用,做事情的速度会有不可逆转的提升。比如Excel就是一个很好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有的教师喜欢打印一份精美的学生成绩表,每次测验后,就工整地在上面填写数据。其实使用Excel是更高效的选择,输入成绩的时间,并不会比手工填写的长,但是输入完毕后,你只需要借助一些常用的函数公式,就能轻松地得出各种关键的指标来分析。不仅如此,数据同步可以让你掏出手机就能查看数据,而纸质成绩表的携带相对麻烦,而且保管也不易。

    第三个办法,是转变授权方式

    授权是提高做事效率的秘诀之一,把责任分配给别人,才有余力从事更高层次的活动。通常来说,每个班主任都会为班级设置班干部,为每个科设置科代表,这给我们实现授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有的教师的确把一些任务交给学生做,但依然没能解放自己,那是为什么?授权方式不同。

    授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指令型授权,就是让别人“做这个、做那个、做完告诉我”。许多教师都是这样,他们自己会手脚麻利地干活,但是当把任务交给学生,他们仍然会延用这种思维定式,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充分授权,才能让别人负责完成原定的任务,所以只能把过程作为自己的关注重点。

    指令性授权有两个局限。一个局限是,因为关注重点是过程,所以他们只能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于是,责任归根到底还是没能有效分配出去,跟事必躬亲没什么两样。比如收作业,有的教师提出的要求,几乎具体到学生交作业的每个动作,这样一来,自己首先被要求束缚,为了落实,不得不亲自跟进每个环节,如果不如意,还得花时间进行训练,算下来,还不如自己收的省心。

    另一个局限是,维持过程的正常运行,本身已经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成本,问题时,就算过程能维持住,他们还需要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调整的时间成本。固定不变的过程,很难适应各种变化和突发情况,一旦需要调整,往往意味着需要重新投入一笔不菲的时间。还是收作业,有的教师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一套收发流程,如果遇到学生请假、自己外出学习等突发情况,学生可能就会出乱子,因为学生习惯了听令办事,自己根本不会解决问题。这时,对于教师而言,要让流程恢复原状,免不了又是一个整顿。

    相比之下,责任型授权会更加有效。它关注的重点是最终的结果,给人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未最终的结果负责。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一句熟悉的谚语:“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责任型授权起初会费时费力,但其生效机制是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因此会随着时间的复利效应变得越来越轻松。而指令型授权的生效机制是对学生的命令和施压,随着抗压性的增强,后续的维持成本会越来越高,教师也会越来越累。有时听到同事感叹:“七年级的小孩子多好教啊,犯错了批评一下就行,不像九年级的学生,罚他千百次,还是老样子!”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有效地实现责任型授权呢?与学生就四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作出承诺。

    第一,预期结果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明确自己想要的结果。有的教师说:“不就是制定成绩目标吗!”他们会热衷于让学生为自己的每次大型考试制定一个成绩目标,以此衡量学生努力的有效性。我曾经也是这么做,但是后来放弃了。

    我选择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应有的水平,越高越好。比如一个学生有80分的水平,我希望的结果就是他继续考出80分左右的成绩,越高越好。有的人反对:“这也太绝对了,题目难点,可能他就不及格;题目简单点,考90分也可以啊!”没错,除了绝对水平以外,还有一个指标,就是相对水平。还是这个学生,如果他只考到70分,但另一个水平相当的学生考到60分,那意味着他的发挥还是正常的;如果另一个水平相当的学生考到了90分,那就意味着他的发挥失常了。

    因此,每次有学生过来开玩笑:“老师,这次考试我的目标是多少分?”我都会笑着反驳他:“多少分不重要,重要的是考出水平,越高越好!”同时,我会利用各种可能的时间,向学生解释这个预期结果,努力和学生达成共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节省了一大笔制定目标的时间,我只需要评估学生的实力中枢,然后让学生也了解就好了。

    第二,指导原则

    预期结果明确之后,具体的做法可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但要明确选择的底线。这就需要我们和学生达成双方都要遵守的必要原则。原则不要多,多了会挤压学生发挥的自由空间,容易回到指令型授权上去;原则的数量,只要能确保方向和效率在正轨就行。

    我在第一节课就会向学生提出三个原则:主动,尽力和坦诚。主动意味着学生能积极关注自己能否实现预期结果,主要体现是每逢考试都会主动了解自己的成绩,而不是等待老师告知。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自我调整,让自己在每个学习任务和考试中做到全力以赴,主要的体现就是专注。坦诚意味着学生在与老师沟通的时候,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需要考虑是否安全。

    有了主动,学生就能始终明确自己的预期结果,确保正确的方向;有了尽力,学生就能不断地自我挑战,从而大概率突破自己的效率极限;有了坦诚,我们和学生之间就能减少许多无谓的猜疑和冲突,沟通也可以变得更加干脆利落。

    第三,可用资源

    有了指导原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展开行动了,我们还需要帮助他们明确自己有哪些能用的资源。不要以为学生真的知道,我见过许多优生,在课堂上提前完成任务之后,就坐在位置上发呆或者聊天,沟通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些碎片时间可以用来研究难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对学生而言,常见的可用资源有三类。

    第一类是时间,包括课堂、课后、晚修、假期、以及一些能利用的碎片时间。不要说学生,其实对大人而言,许多人一有空就耍微信,等做起事来却喊着时间不够,这也是时间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

    第二类是物力,包括教材、配套练习、作业、学案、试卷、以及其他能利用的资料。我遇到不少学生,解题速度快,给一张学案,刷刷两下就做完,然后就停下不动了。给他们布置课本上的题目,他们都表示惊讶:“还要做课本题啊?!”其实,这就是积累意识的缺乏,导致对资源的浪费。解题速度快,能给自己赢得一部分时间,选择做更多的任务,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积累,如果停止不动,那就相当于把这部分时间和任务都白白浪费掉了。

    第三类是人力,包括同学、老师、以及其他能提供帮助的人。有不少学生,做练习总会有不少的题目空白,尤其是周末作业。一问起来,就说不会做,相当理直气壮。后来我选择和学生沟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解决的思路其实就是问,那么可以问谁呢?多了去了,可以问身边的同学,同学不在可以问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不在可以问其他数学老师,周末在家没人问,拿个手机小猿搜题也行!

    明确了可用资源,学生的行动就有了落地的基础。

    第四,明确奖惩

    明确了预期结果,也就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就是努力学习,让自己能考出应有的水平。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提高效率和正常发挥的概率。评价结果的时间点,就是每次的大考。

    每次大考之后,对于预期结果,哪个学生实现,哪个学生没实现,都一目了然。那么,实现的学生如何奖励,没实现的学生如何处理,这个奖惩方案需要我们提前和学生达成共识。我的方案,就是划定一条线,比如满分120分的,就以96分为界,成绩在96以上的,没事;成绩在96分以下的,把试卷上的每一道错题纳入到错题本。这样一来,我就节省了一大笔思考奖惩方案的时间。

    有的人质疑:“有一部分学生永远达不到96分,那不是意味着他们永远都要做?”是的,所以我对方案添加了一条:每次完成错题本的学生,都可以加5分。这个分数怎么用?比如一个学生完成了4次错题本,积累了20分,如果他在下一次考试中考到76分,就可以拿着20分补够96分,免除一次错题本的任务。这样,许多学生都会有动力去完成错题本。另外,对于96分以上的学生,能维持免除错题本的权利,可以说是一种荣耀,他们也有动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按照“把事情变少”和“把事情做快”的思路践行,你大概率会发现自己的时间会比原来多了一大截。这时,有的教师可能会舒一口气:“好不容易才有了自己的时间,赶紧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好了!”于是匆匆忙忙地把多出来了的时间拿来消遣。

    与此相比,我更倾向于把多出来的时间,投入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效率提高,把事情变少和把事情做快的能力也会跟着提高,这样你能自主支配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再说,多出来的时间还是属于工作时间,你并不需要追求所谓的“工作以外的八小时”,一样能达到自我提升的效果,这是一笔极其划算的投资。

    那么,提高教学效率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嘿嘿,当然是打磨自己的教学体系!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学教师如何从教学中解放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km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