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得知“元学习”这个概念,只是两个多月前,了解“元认知”这个概念,也仅有三个月的时间。在了解一个概念的前后,人的差别是巨大的,人总是倾向于以为,我所知道的几乎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这个世界就是我看到的这个样子。而这个世界之大,人之渺小,人是无法想象的。很多人之所以停止向前,都只是因为——傲慢。
无知不可怕,傲慢才可怕。
多认识两个概念,就好比大脑升级了…
所谓元认知,指的是对认知的认知,对思考的思考,以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角色看待自己。
所谓元学习(Meta-Learning),则指的是对学习的学习。
(我的解释比较浅,且不准确,具体查百科。)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可以学习的。唯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才能应对网上满地的干货。
学习一切新东西的之前,你应该学会如何学习。以下是我对元学习课程的一些总结,课程的主讲老师是一个80后女生——郑伊廷,网名Xdite,李笑来也有部分客串,由于是直播的形式,没有视频,没有录音,只能靠我尽可能地回想,我能想起的内容并不完整,但可能是我对学习的认识所领悟最深的一部分。
一个技能型的知识分How,What,Why 三种认知层级。常规的教育都是让我们在Why的这个部分一直使劲琢磨,所谓会原理了,后面不管是什么案例只需要生帮硬套就行了。但实际上,我们很有可能在Why的这个阶段,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就研究过头了,而实际操练非常得少,How的实践部分总是还没开始,人就已经崩溃放弃了——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编程。
要学习一个东西,并非把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学好了再行动,而应该是学了一些就赶紧开始实作,边做边学。
关于学新技能为什么学着学着就放弃了,我之前写过一篇《如何有效地从入门到放弃》,以及其他几篇也都是关于对这个元学习的思考,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技能的学习的方法分三个部分——拼图理论,成就感,重复训练。
这种学习法特别适合各种实用性技能,比如被无数人放弃的编程、英语、音乐、绘画等等等。
拼图理论
学习不是登山,而是拼图。
学习一样技能,你应该知道的的框架在怎样的,它的边界在哪里。
我最近开始在学Xdite老师的编程课,可以深刻感受到她的教学方案就在实践这样的一种模式,她让我们在对Ruby&Rails完全无知的情况下,让我们体验了一遍开发一个小型项目的所有步骤,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做出一个小项目的流程是什么样子的,尽管具体细节仍然有的看不明白,但都不要紧,重复多练几遍,很多细节问题慢慢在后续的练习过程中突然就顿悟了,有些没顿悟的,就需要哪里不会补哪里,按照教程重复几遍,哪怕是代码多Copy几遍,尽管不可能一下子就精通,但也把我们的内心恐惧给克服了,让我们知道,原来,编程也没那么难。
关于这样的寻找框架的学习法,我想到李笑来的一个关于他的概念方法论的例子,李笑来透露了他学生时代读书好成绩好的秘诀,每当开学,其他学生都还在包书皮的时候,他就翻书,把每一章的重要概念都抄一遍,直接死记硬背在脑子里…是否完全理解并不重要,因为后面还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来慢慢消化呢,那些重要概念在还没开始学就已经直接植入到脑子里,一直等待着被调用。学生时代要保持学习的专注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的,上课时谁都会走神,但这不可怕,当老师一旦讲到一个背过的重要概念的时候,由于脑子有这么一个反应机制,总是能一下被召唤回来,补上那部分以前死记硬背时但没有理解的细节,按照这种方法学习让李笑来同学比普通小朋友轻松了不少。(案例详细内容可以去找李笑来的原文。)
读书同样,你阅读前,最好翻遍目录,了解整本书的框架。
写作同样,写之前,大致列个提纲,知道写作的内容范围。
绘画同样,先大致框出个轮廓,再填补其细节。
一句话总结拼图理论就是——找出学习框架,哪里不会点(xue)哪里。
我们附带补上一个知识:
什么是左右脑模式?
人的左脑侧重逻辑分析,右脑侧重形象思维;左脑侧重分析具体细节逻辑,右脑侧重把握整个框架。我们面对一个新事物,总是习惯性地开启左脑思维,一开始就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但是面对前所未见的新事物,我们忽略了一点——你的思考是需要调用过去记忆来思考的,当你大脑里不存在任何已有且可用的记忆,大脑是无法用已知解释未知的。这种情况下,很可能觉得挫败感很大,于是导致放弃。
那怎么办?
-
死机硬背下来。
-
寻求高手找套路。
所谓套路,就是可能你不了解其原理,但做起来就是很有用的小技巧。
成就感
快速地做出小作品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学习编程,掌握最少必要知识的前提下,最好快速地做出一个作品出来。
学习吉他,在迅速明白吉他的握法,并能看懂一点点谱后,就应尽快学会弹奏第一首歌——小星星。
制定有效可行的小目标,实现它就可以获得满足感。
为什么有些游戏很简单,甚至弱智,但却很好玩,因为它的每一道关卡的设计都是循序渐渐的,十分合理,不知不觉你就可以变得很厉害很厉害。
好玩的小游戏都是怎样的模式呢?
- 执行—快速熟悉
- 反馈—获得经验值奖励
- 再挑战—获得更高的经验值奖励
如果你的小目标是先赚一个亿的话,估计很快就会发现实现不了,于是放弃。
年底了,还记得当时年初写下的新年愿望吗?有多少已经实现?如果是没实现的,很可能都它只是愿望而已,没有实际的操作步骤,你需要的是具体目标与可操作的步骤,而不是一个空泛的愿望。
当你实现一个小目标后,除了得到外界的表扬,最好为自己设置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很多人感觉在现实的世界实现自我价值很难,且没有及时的反馈和奖励机制,想要坚持,很辛苦,但在游戏的世界,游戏的设计者就恰恰创造了,提供了这样的机制。
重复训练
为什么重复训练那么重要?
因为人的大脑是极其懒惰的,你所谓的大部分思考,只是调用大脑的已知记忆的过程,更多时候你的思考不过是思绪的无意识游离。大脑思考很累,你可以将更多的知识,存储到你的长期记忆里去,将技能存储到肌肉记忆里,让大脑不经思考就可以得到正确的反应。
很多时候,题海战术是很有必要的,棋手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去他脑子里有多少的棋谱经验。Alpha Go 之所以能战胜李世石也是很大程度上因为它的数据库里有3000万个棋谱。(是这么多吗?)
这里所说的重复训练是对你陌生,不熟练的领域反复训练。
更多时候,我们对于新的技能,更要刻意练习。
1,主动地刻意
刻意是痛苦的,因为这要跟自己的舒适区对抗,走出舒适区是很难受的事情,所谓进步就是要走出舒适区,正确得难受着,难受地做正确的事情。
这个世界表面上是有的人很优秀,有的人很平庸,其实,分化人的是主动学习的能力。你必须主动到一定的程度。才有用,被动地学习很快就忘了。
2,刻意地模仿
模仿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小的时候,我们的模仿能力都很强,但是长大了,随着自尊心变强,好面子,这种能力就慢慢丧失,唯有一部分人一直在使用这种能力——演员。
学习外语,要的不就是模仿么,我们听磁带时,觉得老外的腔调太风骚了,自己如果这么说,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宁愿操一口正正经经的中国腔调,把单词分成几个音,一个音一个音平淡无奇地念出来,也不愿意学学老外的发音,学不好也是理所当然的。
很多南方人分不清n和l,把男人女人读作狼人旅人,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就从来没想过要去纠正,就这么说也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反正对方也听得懂。其实,如果主动刻意地练一下,没那么难,完全是可以练好的,只是愿意不愿意练的问题。
李笑来经常举使用筷子的例子,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教人如何拿筷子,他说,明明三五分钟就能学会的东西,为什么宁愿一辈子将就着?(估计不少人躺枪。)
人之所以不愿意模仿,都是因为面子太强,怕出丑。
但其实,所有牛人都是神经病,正常人都是平庸的。你如果想变牛,就得被贴上“神经病”这个标签~
3,沉浸能力
沉浸能力是长时间全神贯注做一件事的能力,在沉浸的状态效率最高。
你沉浸时间最久,获得的经验值最多。
李笑来自创了一个概念——有效成长总时长。
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有效成长总时长有多长
你可能听过这句话,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不过等到75岁才埋。
有的人说自己有20年的工作经验,其实它只是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20年。
年龄不代表什么,有些人只是增长了岁数而已。(过两天就2017年了,写这句话时,背脊发凉~~)
你将来有多大成就取决于你的有效成长总时长,取决于你的沉浸能力有多强。
在沉浸的状态做一件事,效率最好,进步最快。但我们的手机,电脑弹窗,外界的纷扰,分分钟把人拉回现实,如何能进入状态,忘记时间流逝,达到一种叫心流(Flow)的状态?
其实天生每个人的沉浸能力(专注能力)都很强,小时候我们做任何喜欢的事情都能很容易地全神贯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能力越来越弱。
沉浸的能力也是需要主动刻意地练习,保持这种能力,比如可以冥想,通过自己问自己问题,自问自答,刻意反思等。
上瘾
所有的牛人,其实都是瘾君子。
你认为他们在做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你看来你可能觉得很难受,但其实他们都是乐在其中,停不下来罢了。
我们很多人从小被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对任何事情上瘾,我们总以为上瘾是不好的。
我们要学习好一样东西,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上瘾。
同样是学习,有的人学习是快乐的,有的人学习是痛苦的,如果在心态这个层面就比人家差一截,其实你已经输了。
想要达到心流这样的沉浸的状态,必须上瘾。
总而言之,快速学好一样技能的方法可以归结为:
模仿-重复训练-成就感
反复循环…
关于拖延
如何克服拖延症?
拖延的本质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因为害怕做不好,害怕失败,于是无限期的拖延。对此你要做的就是——降低行动门槛。
关于有些人健身是怎么坚持的,听说过一个非常有用的绝招,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无论如何,我都要去健身房门口逛一圈,如果状态不好的话,哪怕就走到健身房踏进门,然后再回来。这个目标够低了吧?往往大部分情况是,你都已经到健身房了,发现自己状态还不是那么差,于是多多少少也就练起来了。
关于套路
学习任何技能是有让你快速上手的套路的,有些套路出现的非常频繁,我们把它称之为——高频小套路。
画自画像的套路:
将自己的照片倒过来画
因为你每天照镜子,对自己太熟悉了,如果把自己照片倒过来,就相当于开启了右脑模式,忽略那些细节,画出来轮廓上神似。
见笑从没画过画,先拿自己开刷,嘴巴是细节,细化太难画,一旦注意细节,就启动了左脑模式,就涂成一团黑了。建议你自己也试试。
写作的套路:
- 不管写得好不好,先开始写。
- 读好的文章。
- 模仿别人的写作方式。
- 死记硬背好的部分。
- 分享找人评价,获得反馈
背单词的套路:
- 看一遍
- 读一遍
- 写一遍
调动身体的一切感知器官。
学英语的套路:
- 朗读治百病
非常喜欢“清晨朗读会”这个公众号,王渊源老师(一个老外)所挑的文章质量都很高,发音赛过BBC,如果每天能做到跟着读几遍,恐怕就不至于今天这个样子了。
减肥的套路:
- 吃饭换个小点的碗
- 跟瘦子们在一起
- 买个体脂称
- 减肥先健脑,其次才是运动,没有理论知识做基础,只会被坑去买减肥药。
健身的套路:
- 充分热身,练完充分拉伸
- 胸、背、腿、肩、臂,每次只练一个部位的肌肉
- 挺胸,抬头,收腰
- 合适的重量,一个动作45组,每组812个,做到力竭
- 正确的动作,做到力竭才是有效锻炼。
- 有靠谱的,能达成的小目标
很多东西我自己做不好,没有话语权,但把自己的心得分享出来也算与之共勉。
更多高频小套路可以在简书上搜“元学习课高频小套路”。
关于成长之路
学习者的成长路线大都如此:新手(小白)——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专家。
这叫德雷福斯模型:
德雷福斯模型将技能的掌握程度分为5个级别,出乎意料地是,无论花多少时间,高级新手和胜任者依然还是绝大部分人学习的终点。
在市场上任何一个领域里,超过70%的人都只是高级新手的水平而已,所谓一万小时定律也只是针对专家而言,如果你想要打败70%的人,其实,真的没那么难。
毕竟,通过一些高频小套路,就可以迅速地入门成为高级新手。
这个世界的二八定律很残酷,不挤入前20%,甚至10%,是没前途的。
但是又让人看到了希望,毕竟这个世界愿意学习的人很少,而又明白如何学习的人更是少中再少,再原意为此实践的人又少中再少又再少…
写完这篇干货,感觉实在太干,能学多少算多少吧,多喝水~
愿做一名终生学习者, 与尔共同进步。
热爱学习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苏江(sujiangtongxue)。
网友评论
我喜欢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