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童年纪事之十六

童年纪事之十六

作者: lovesunflower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03:37 被阅读0次

    乞丐,在我们乡下称“叫花子”。

    记得我小时候,大概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会有一些衣衫破旧、浑身污秽的人,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身上背着好多个口袋,沿着乡村小路,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奔波,挨家挨户乞讨生活。往往他们的出现会招来一阵阵的狗吠声。

    这个特殊群体一般都零散出行,白天走村串巷,晚上则在村边的破庙、凉亭或岩洞等地歇脚。叫花子都是有一定标记的,除了衣服破烂外,还有就是胡子拉渣,不修边幅,有的还用稻草绳绑在腰间,把破布片似的衣服扎牢,然后一手提着“打狗棍”,一手握着“讨饭碗”,走东家,串西家,如同戏文中的丐帮子弟。

    以前农村都比较贫穷,家家户户的口粮也都算计着吃。但乡下人善良,尽管自己家道不丰,但乞者上门,多多少少总得施舍几许,或是几分钱,或是一把米,抑或盛一碗饭给他,尽量不让行乞者空手而返。

    但也有鄙视行乞者的人家,远远看到乞讨者走来,就早早地把大门关上。或者是对行乞者的声音充耳不闻,只当没听见。此时,讨饭佬客都会很明智地“换一家门口”,而不会死皮赖脸呆在他家门前不肯走。

    乡下的狗也是很势利眼的,有道是:“狗咬破衣衫。”看到讨饭佬客走来,既便是平时不吠的狗,也会朝着“汪汪”两声。一条弄堂里的狗叫了,紧接着附近弄常里的狗就跟着叫,或朝着狗叫的地方“凑热闹”。

    很多讨饭的,都会胡乱编唱几句戏文的。有些会数莲花落。

    “不好好读书,以后没饭吃,就去当‘叫花子’。”这是父母对我们子女教育时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些心地善良的人家,只要唱词一开响,便会打发几分钱或米粮等物,好让行乞者换门乞讨。也有一些人家,往往要等行乞者唱完整个戏词,才肯施舍。有的还会鼓动:“来来来,没听过瘾,再唱一段。”或者许诺“再唱一段”就另外加赏。在精神生活极其贫乏的日子里,能听一段讨饭戏文,也是茶余饭后的一点娱乐消遣。

    大人看到我们跟在叫花子后面,往往会戏称:“师傅,你收不收徒弟?把这几个小鬼带带去做徒弟算了。”吓得我们赶紧跑开。

    现如今,随着农村养老保障机制越来越完善,各地都相继建设了敬老院和居家养老中心,孤寡老人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了。叫花子,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行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销声匿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纪事之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mt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