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策略是直取目标——眼泪,执着,使性子:逼宝玉掏心掏肺;薛宝钗也是侧面包抄——微笑,宽容,有耐心——让大家心服口服。二者竞争表面上似乎不怎么激烈,但正如两位顶级武林高手的较量,看似闲庭信步一般的过招,却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
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PK终始未息:即使薛宝钗在婚礼进行曲和贾宝玉成亲了,泪尽而逝的林黛玉依旧是她强大的、无法战胜的对手。
宝钗仅拥有了宝玉的外壳,一个空心人而已,里面的CPU早就被黛玉拿走了。
而且最后宝玉出家使这表面的胜利——金玉良缘的外壳也不存在了。
无论是宝钗还是黛玉实际得了个平手罢了。网上批评林黛玉“林泪泪”,说她应该像“薛笑笑”(薛宝钗)那样,多微笑。
殊不知宝钗和黛玉各有优势,家境:黛玉是书香之后遗孤,宝钗家是“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当然家境不是唯一参照系。竞争者自身条件也很重要:
黛玉的支持者:贾母,王煕凤,紫娟,还有宝玉的心。宝钗的支持者:王夫人,薛姨妈,贾元春,还有众奴仆。最后还有个手握麒麟的史湘云,众女子团簇,宝钗时常侧面提醒,配角莺儿直言“金玉良缘”。
宝钗阵营的强大和完美的联合演习,依旧不能阻挡宝玉的心,他梦中依旧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的得?什么金玉良缘,偶只念木石前盟!”后来,紫娟以黛玉明年回家试探宝玉,宝玉晕厥,直到说不走了,方才清醒。
面对宝玉“没有玉(黛玉),毋宁死”的壮举,宝钗阵营没有退却,以至于后来薛姨妈等人串通让毫不知情的宝玉和宝钗完婚。
在心上人和情人的婚礼进行曲中,黛玉泪尽而逝,魂归离恨天。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黛玉,读了那么多年的《红楼梦》,即使有人说过我应该喜欢王煕凤,但是我确实比较喜欢林黛玉。
林黛玉和妙玉具有互补性。在大观园中,林黛玉是贾宝玉现实世界心灵的影子,妙玉是贾宝玉宗教信仰的影子。
1,孤苦的出身:都是苏州姑娘,出自读书仕宦之家,两人都是自幼多病,但模样极好的,文采也不凡。都是家人早丧,身边只剩一两个嬷嬷和一个贴身丫鬟,不过境遇上,又是一冷一热,都是面对凄风苦雨的环境力图保持“质本洁来还洁去”。2.绝世的容颜:在宝玉眼里,黛玉是“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而介绍妙玉则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模样极好,文墨也极通”。3.非凡的才华:在大观园中,黛玉是群钗中做诗最好也最多的诗人。她是“一个具有女性气质的诗人,或者是一个诗人气质的少女”,首推《葬花吟》且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妙玉虽是带发修行的女尼,但也是资质不凡、天赋聪颖的少女。
4.孤僻的性情:面对现实寄居人下,她们并没有趋炎赴势,而是更加自尊自爱,因此让人觉得清高孤僻,“不合时宜”。5.叛逆的精神:黛玉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宝玉的爱间接的表现出来的,她还毫不顾忌的表现自己的才华,而且与宝玉互为知音,结为同心;而妙玉东西,很多人都动不得,除了宝玉和黛玉。妙玉和黛玉同品性,妙玉和宝玉为知己。黛玉对妙玉的友情了解信赖,妙玉对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了解支持。
6.无果的爱恋:黛玉和妙玉都深爱着宝玉,但他们的爱都属于叛逆者的爱,是在不允许的特殊环境下产生的。黛玉叛逆在于叛逆了封建礼教,妙玉在于叛逆了佛家戒律。黛玉的爱情只能被孔门礼教窒息于潇湘馆,恰如妙玉的爱情被佛门戒律埋葬于栊翠庵。7.悲剧的命运:黛玉追求的“木石前盟”落空,唯有冷月葬花魂;妙玉处境很尴尬,青春美貌却不得不遁入空门,不愿结交富贵却不得不托身贾府,心仪宝玉却不得不百般掩饰,追求洁雅却最终沦落风尘在浊世中挣扎。
8.结语:黛玉是浓抹,妙玉是淡妆。一个红花独占枝头,一个白莲孤立寒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