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色彩明艳质地透明,一经融入光源有美仑美奂的艺术效果。自古以来人们都相信它有神奇的力量或神秘的象征意义。
《史记》、《淮南子》均记载,“天地崩缺,女娲乃于昆仑山采炼五色石以补之”;佛教则把琉璃视为圣物,佛经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暇秽…….”,同时琉璃也是佛教典籍盛传中的佛教七宝(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之一,亦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古代还有“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的说法,现代人则相信琉璃与爱情、命运和健康都有神秘的关系。
蜻蜓眼琉璃珠,顾名思义,是指在琉璃母体上嵌入一种或多种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琉璃料,从而在琉璃珠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类似眼睛效果的图案(一般为圆圈纹样),宛如蜻蜓的“复眼”。“眼睛”文化据说发源于西亚或印度,相信眼睛有避邪功能的这种信仰,多盛形于从事畜牧的草原民族,在游牧民族迁徙的路途中,身上佩戴这种镶嵌琉璃珠,一方面可以避邪,一方面随时都有可能用来交换所需之物。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中国。这种彩色缤纷、灿烂夺目的西亚琉璃珠受到当时中国王公贵族的极度喜爱,成为身份与权力的象征。
今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到一件战国蜻蜓琉璃珠项链,重量152.4g。其纹饰绚烂多姿,颜色以蓝色、绿色、褐色为主,整体对称,布局规整,生动传神。以其制成项链,奢华中彰显不俗的品味,具有颇高的收藏价值。
蜻蜓眼琉璃珠是沟通东西的珍贵实物见证,对它的研究也成为中国古代玻璃起源和发展中一项重要的补苴罅漏工作。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这些小而绚烂的蜻蜓眼珠,也可勾勒出一幅不同文明间碰撞与交融的画卷。
战国“蜻蜓眼”作为中国玻璃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笔,及古代珠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蜻蜓眼”其独有的魅力和文化内涵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藏家的追捧和青睐,琉璃收藏家牧之认为:“无论如何,人们无法忽略的是战国蜻蜓眼珠饰历经数千年,跨越时代和地域的绝世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