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分析
本次考试905班最高分98分,最低分54分,90分以上11人,不及格人15人。906班最高分103,最低分3190分以上10人不及格人10人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极分化严重优生不够优,且人数不多,差生基数大。下一阶段教学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非常必要。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培优补差工作首当其冲
课上让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作业进行分层布置,优生多做拔高题,差生多练基础题,课下为优生开小灶,对差生的学习任务多督促多检查。
2、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能放松
教育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思想状态,特别是优生中的差生以及学困生。多与他们谈心,沟通、交流,摸清学生心理,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自觉自律,调动其内在积极因素,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3、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多向语文组优秀的老师学习,把她们先进的经验,实用的小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更换教学手法和学习任务督促落实的花样,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习效率。
4、基础知识要常抓不懈。
现在试题灵活多变,靠突击取巧,领阵磨枪的方法,已成为过去时。我们想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对于基础知识而言,有必要功夫下在平时。比如字词积累,可以学一课积累一课生字词并拓展与该课有关的多音字,形似字加以积累。鉴于这一次考试就考到七年级的诗《次北固山下》,所以古诗文这一块要学着九年级的,还要记得复习七八年级的,不仅要会背会默写还要能理解,名著阅读也一样。只有学生积累的足够丰富,考场才能应对自如。
5、阅读理解这块硬骨头要常啃
试卷中阅读理解题往往是失分最多的,也是令学生最头疼的。作为老师首先要增强学生的信心,告诉他们阅读理解题并不可怕,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审题要素及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各类题型的做题思路和做题技巧,再加上长期适当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中感知,在做中领悟。也可以把教材作为阅读文本,精心设置问题,把阅读理解渗透于课堂教学中。只要常讲多练,相信学生们就能做到熟能生巧。
6、占半壁江山的作文,不容小觑。
可以利用课前3~5分钟读美文讲励志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们积累作文素材;可以利用好作文课训练学生写作水平;也可以利用写日记和一课一得的小练笔来拓宽学生的练笔机会。
总之尽一切努力,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语文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