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
又到月饼飘香时

又到月饼飘香时

作者: 尚仙琴 | 来源:发表于2025-01-24 03:28 被阅读0次

  又是一年月饼飘香时。

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月亮是圆的,月饼是圆的,象征着大团圆,所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到中秋,明月高照,阖家团圆,赏月品饼,尽享天伦之乐。

中秋吃月饼这种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相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了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高祖时,边寇犯境,李靖率师出征,大获全胜,于中秋节凯旋,长安城内外通宵欢庆,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分给群臣食之。相传这可能就是中秋节吃月饼的开始。

北宋之时,月饼在宫廷内流行,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着团圆与美好,反映了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苏轼曾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不仅赞美了月饼的美味,同时也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制作技巧也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可见,中秋吃月饼这种习俗,由来已久。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月饼的种类按产地分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台式月饼、港式月饼、徽式月饼、潮式月饼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月饼、咸味月饼、咸甜味月饼、麻辣味月饼四种口味;从馅料讲,有五仁月饼、豆沙月饼、冰糖月饼、芝麻月饼、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月饼、混糖皮月饼、酥皮月饼三大类。

小时候,中秋节是孩子们翘首期盼的节日。那时候,每到中秋节,母亲都会买上几斤月饼,有五仁的,豆沙的,枣泥的,可大多数都送了亲戚,只留下一斤十五晚上祭拜月神。中秋之夜,当月亮悄悄挂上天空,撒下银白色的光亮,父亲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家里有几棵苹果树,除了苹果也没有其他水果了,母亲就摆上苹果和月饼,点燃三柱香插在香炉里,一家人虔诚磕头祭拜,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等香支快燃尽时,母亲开始给我们分月饼了。那时候一人吃一块月饼是不可能的,母亲都是让我们姐弟四人两个人分一块,母亲把半块月饼递给我们,我们将月饼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一小口、一小口地轻轻咀嚼,慢慢品尝,无论什么馅的月饼,对于我们来说,吃到嘴里,都会有一股绵绵不绝的甜味,从嘴里一直甜到心坎上,真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啊!

这不,还有一个多月才是中秋节,商场超市里面早就排列着诱人的月饼了,玫瑰豆沙味、蛋黄莲蓉味、奶油椰蓉味、糖醇豆沙味、流心奶黄味、金丝枣蓉味、清香抹茶味、糖醇黑芝麻味……想吃哪种口味的,真是应有尽有,而我最想吃的还是记忆中用炉火烤制的月饼。

那是我还在北牛池学校的时候。每当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村里面烤制月饼的人家早就支起了炉灶。

南牛池有家烤制月饼的,是用土炉子来烤制的,做出的月饼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所以来这里做月饼的人特别多。这里做的月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月饼,一种是蛋皮月饼,而我对蛋皮月饼情有独钟,每年都是做的蛋皮月饼。蛋皮月饼是一种将适量鸡蛋加入月饼饼皮制作而成的月饼,烤好之后表皮金黄色,较传统的月饼来说,降低油腻感,且蛋香浓郁、入口较软,具有松、软、酥等特点,吃起来特别的香甜。

当离中秋还有半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了做月饼的准备工作。首先我先准备馅料,利用周末我买好花生、芝麻、瓜子仁、葡萄干、核桃仁,把花生、芝麻用小火炒熟,放凉之后用小擀面杖擀碎,花生米不要碾得太碎,碾成颗粒状的就好,这样吃起来口感更好。因为拌月饼馅料还需要一些熟面,我在家里把熟面蒸好,面粉、鸡蛋、白糖、食用油等,烤制月饼的地方都有,我就不在家里准备了。

南牛池烤制月饼的地方,就在南牛池村北,进村往右一拐就到了。周日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起来了,简单梳洗一下,把准备好的东西放到一个纸箱子里面,绑在自行车后面,我就出发了。进村一拐弯,就看到一个大大的土炉子,那里灯火通明,欢声笑语,还没到跟前,就闻到一股浓浓的月饼香甜味,那种甜蜜的味道,真让人垂涎欲滴。我知道,开始烤制月饼,这里就是白天黑夜连轴转的。即使我来的这么早排队,前面还有四五个人在等待,都是昨天来的。年年都是这样的,快一点等到下午,慢一点的就得等到晚上了。我也不着急,既来之则安之,和熟悉的人聊聊天,时间过得也挺快的。即使等上一天,饿是饿不着的,谁家月饼烤制好了,都会热情地招呼人们来品尝。当然喽,等到我的第一盘月饼烤出来,我也会端起来,让大家都来尝一尝,而我也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轻轻地咬上一口,那粒粒花生仁的香味儿、清新独特的芝麻香味、葡萄干的酸甜味儿都在唇齿间缭绕,给人一种独特的味蕾享受,不油不腻,香甜适中,每一口都令人陶醉其中……

月是故乡明,团圆在中秋。自从我成家后,每到中秋节这一天,我都会赶到父母家,带去我的礼物,带去我烤制的月饼,带去我的一片孝心。父母年纪大了,每逢节日,越发想要儿女们陪伴在自己身边。我们姐弟四个围绕在父母身边,看到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就是我们做儿女最大的幸福。

刻骨铭心地记得,1997年的中秋节。那时,爱人因病去世已经三个多月了,十五那一天,吃过晚饭,皓月当空,此时,我把桌子放在院子里,爱人在世的时候,都是他把桌子搬到院子里的,婆婆在桌上摆上月饼、苹果、葡萄、石榴、西瓜等祭品,公公净手焚香,一家人磕头拜月,祈盼家人平安吉祥。想到往年爱人在世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浓浓的亲情,暖暖的温馨,是何等的幸福和美满啊!如今,月圆人不圆,婆婆的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我看着那一缕袅袅的香雾,抑制不住的泪水渐渐朦胧了我的眼,刻骨的思念,如同疯长的野草,在心底不断地涌动着,漫无边际……思念的中秋哟,总是让人倍感孤寂和忧伤!

自从2005年我离开北牛池学校,调到裴庄初中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月饼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和亲人团聚的中秋节,永远铭刻在记忆中,温暖而美好!如今,公公、婆婆、父亲、母亲都已仙逝,而我也年过半百,再次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2018年结婚,2020年我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孙女儿,承袭了母亲和婆婆的传承,在中秋月圆之夜,我也会焚香拜月,捧一枚圆圆的月饼,融入我的思念和祈祷,祈盼月圆人团圆,祈盼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我们对亲人朋友最美好的祝福!“国泰民安天地暖,风调雨顺稻菽香”是我们对伟大祖国最衷心的祝愿!

又到中秋节了,在这月饼飘香的时节,我不禁又想起那些和这个节日有关的人和事。尽管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那飘香的月饼,那融在中秋月饼里的亲情和思念,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相关文章

  • 又是月饼飘香时

    文 艾米在渔村 2017年 9月16日 睛 秋风起,落叶黄。 关于描写秋天的词语有很多,如春华秋实,秋风送爽,...

  • 又到粽子飘香时

    亲爱的爸爸,我想您了。今天是您的忌日,您离开您的儿子已经第七个年头了。每年的端午节,当人们包粽子来庆...

  • 又到榆钱飘香时

    今早才发现,晨光熹微里的榆树冠部,围绕着一团郁郁浓浓的绿色,这些绿来自枝桠上簇拥的榆钱,它们在瞬间带给我的不仅仅是...

  • 又到桂花飘香时

    该醒的早晨醒不来,不该醒的早晨睡不着,在这样的心事重重的时候,想想眨眼九月将逝,已是丹桂飘香时节,本周三在长兴六小...

  • 又到桂花飘香时

    清晨,一缕醉人的芳香伴着朝阳从窗幔的缝隙处飘进来,吸吮着花香,才知那缕香是小区里的四季桂盛放着的一串串桂花所赐。 ...

  • 又到丹桂飘香时

    九月过半,又到了桂花飘香的时节。 我喜欢桂花,或许和自己的性格与爱好有关。桂花粒小如米,朴素无华,但...

  • 又到槐花飘香时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发了几个洋槐花的图片,槐花上面还附着几滴晶莹透亮的小露珠,我突然想起一个成语——鲜嫩欲滴。...

  • 又到槐花飘香时

    又到槐花飘香时 傍晚散步,路过省印刷厂的大门,突然闻到阵阵清香,这味道为何这么熟悉?一时竟想不起?我停步寻觅花香的...

  • 又到槐花飘香时

    又到槐花飘香时 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刚进村子,就闻见一股素雅的清香。是槐花,槐花开了! 到了老家胡同口,见院墙外那...

  • 又到桂花飘香时

    黎明窗外 雨 连绵不断 时而急骤如豆 时而绵细如针 窗内瞌睡虫不知跑哪儿了 无眠人辗转反侧 忽然想起校园教学楼开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到月饼飘香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ek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