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自我中心化
在谈“去自我中心化”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自我中心化”。
自我中心化,是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状态。一个儿童因受认知局限和思维发展水平的影响,会认为外界及他人的想法与自己是保持一致的。而随着认知的不断发展,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会逐渐褪去,我们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会对不同的事情有各自的看法。我们会在某些事情上保持基本一致,比如春节全家团聚;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每个人会持不同意见,比如对春节怎么团或在哪团聚的看法不尽相同。
在成长的过程中,自信建立得越不牢固,就越难以“去自我中心化”。也可以说,“自我中心化”是对自卑心理的保护。在我们内心感觉自卑时,借助于相信外界及他人的想法与自己是一致的这种想法,的确是一支心理安慰剂。
去自我中心化,需要我们认识到外界与我们的想法并非完全一致。当下的外界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在关注、否定、贬低和批评我们,或是一定要求我们做到完美。一切认知其实都来源于我们自己,恐惧亦是如此,这是过往经历在我们身上的印记。当我们保持自我中心,在过往认知和感受的影响下,认为一切都来自外在,而实际上,这都来源于自己。
我们将“过往的”与“当下的”区分开,不将“自我的认识”与“他人的认识”相等同,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关键,也是帮助我们走出社交恐惧的核心认知。
(二)积极想象法
正如之前所说,社交恐惧的情绪基础是一种基于假设而产生的惧怕。关于假设的认知,我们可以采用找证据的方式进行破除。其实,关于恐惧的感受,可以采用积极想象的方法予以调整和缓解。
首先,放松。恐惧的感受最初是通过躯体的反应在大脑中形成的。大脑借由肌肉状态、动物神经系统等信号,将躯体的紧张视为“恐惧”。因此,我们通过身体的放松可以再度与大脑形成链接,让大脑从“恐惧”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当身体紧张的时候,我们从头到脚关注整个身体,用意识的注意带领身体各部逐渐放松。在松弛的状态下,我们便可以开始想象操作了。
然后,积极想象。你可以闭上双眼,想象是什么让自己惧怕社交。假如是害怕被评判,那么此刻请想象最让你感到紧张、恐惧的情境,也许是一次专业的研讨会。想象一下你发言前的感受。如果非常紧张,再想象一下你可能会采取哪些方法来化解,比如使用刚刚说到的放松的方式。接下来,如果感觉好些了,再想象你开始发言,旁边的人是否会看着你?讲述完观点,他们会如何评价你的发言?如果有让你感受到不舒服的评价,你将会如何应对?想象脑中有一个吸尘器,可以把所有的评价吸光,那些被吸走的评价以后不会再困扰你了。
我们可以做任何的想象来帮助自己降低社交中的恐惧感。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紧张恐惧的原因,发挥想象。大胆尝试一下吧,相信你可以发展出最有助益的想象方式。
(三)演练与倾诉
我们可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通过描述社交场景的方法,将剧情提前上演,释放恐惧情绪。在家人和朋友的关注下进行演练,会让你感到那些想象中的惧怕也许并不真实,实际上,你也会收获赞美和支持。对恐惧情境的准备,不仅会提升你的表现能力,还会帮助你矫正“惧怕”的感受,获得力量。
另外,你也可以与信任的人倾诉社交恐惧带来的困扰。比如与朋友分享社交恐惧对生活的不利影响、对社交恐惧的看法,以及社交中困扰你的真实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借由朋友的倾听和包容,你也开始学习自我接纳,获得自我理解与安慰,并不断地更新和修正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感受和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