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崤函文苑
孙子兵法(19):隐藏实力,一击必杀

孙子兵法(19):隐藏实力,一击必杀

作者: 红叶拂水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14:57 被阅读599次

    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译文:

    敌人无可乘之机,不能被战胜,且防守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能够被战胜,则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善于防守的,隐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的部队就象从天而降,敌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而获得全胜。

    解读:

    上述为《孙子兵法·军形篇》中第二段,全面介绍了攻与守的条件,目的还是确保全胜。

    前文,孙子告诉过我们,“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按照孙子的想法:打不过对手,那就要加强防守,防止对手的进攻,只有保存实力,才可能东山再起,待到“敌之可胜”的那一天;如果有百分之百能战胜对手的实力,并且有合适的时机,那就一举击败对手,获取全胜,千万不可以进入久攻不下的“持久战”状态。

    防守和进攻的时机是随时变动、相互转化的,孙子进一步提出“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不管是“藏于九地之下”还是“动于九天之上”,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对手完全摸不清自己的实力,要么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要么一举完胜对手。

    由此,总结出本段的核心——隐藏实力,一击必杀。通俗一点说,别看我低调,其实低调才是最牛的炫耀,真正有才能的高手都是低调的,和所谓“高手在民间”如出一辙。

    孙子本人和伍子胥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他们两个帮助吴王夺取天下后,孙子辞官归隐,而伍子胥继续做官,权倾朝野。最后的下场,孙子是寿终正寝,留下千古奇书《孙子兵法》,而伍子胥功高盖主,成了统治者的威胁因素,最后被夫差所诛杀。

    究其根本,在于孙子懂得一个“隐”字,而伍子胥不懂,锋芒毕露,最终招来杀身之祸。当然,如果伍子胥能“一击必杀”,夺取了统治者的地位,那就另当别论了,历史也得改写。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事实上,伍子胥在夫差面前,既没有“动于九天之上”这种能力,又不懂得“藏于九地之下”这种手段,还经常跟夫差争吵,居功自傲,所以注定了人生的悲剧结局。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与其说“水利万物而不争”,不如说“万物莫能与之争”。现在想想,有什么东西能争过水?水又何须与万物争?

    孙子的这个理念跟老子关于“水”的理念不谋而合。水,平常可以“藏于九地之下”,如涓涓细流,哺育万物;也可以“动于九天之上”,如暴雨倾盆,摧毁万物。《孙子兵法·军形篇》中这两重境界水都兼有,所以水无往而不胜,万物莫能与之争。

    现实社会,做人做事不同于战争,尽量做到“藏于九地之下”,而不去“动于九天之上”。如果非得“动于九天之上”,那就做到“鹤立鸡群”,而不是“木秀于林”。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鹤立鸡群,当风来的时候,鹤早已飞到九天之上。

    所以,我们为人处世,在时机不成熟时,要懂得谦卑,大智若愚,韬光养晦,做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给自己留条后路,低调做人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19):隐藏实力,一击必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oj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