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
李焕英的两极:期待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也会唠叨“你什么时候给我长回

李焕英的两极:期待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也会唠叨“你什么时候给我长回

作者: 生命故事倾听者_苏苏 | 来源:发表于2021-02-23 08:33 被阅读0次

    面对从小不让自己省心的女儿,她一脸忧愁、语重心长地哀叹:“你什么时候能给妈长回脸啊。”

    穿越到20年前,面对女儿,她却说出了一番让人感动的话:“我的女儿,只要健康快乐就好。”

    这是电影《你好,李焕英》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片段。

    如果是在半年前看到这个片段,我猜,我的内心OS会是:“什么鬼,健康快乐就好,还要女儿给自己长脸,这根本就是伪母爱!”

    然而,此刻,透过这组微妙的看起来有些矛盾的镜头,我却读懂了一个母亲的两极和真实。

    1.开场:中年黯淡

    《你好,李焕英》里,三分之二的时长在回忆少女时期的李焕英,关于中年李焕英的镜头并不多。

    然而,我却想邀请你,在聚焦少女李焕英之前,先细细品味这几帧中年李焕英定格的画面。

    第一帧:
    因为女儿成绩不好,被老师三番五次叫到学校谈话,回家路上,李焕英对贾晓玲说:“你什么时候能给我长回脸?”
    第二帧:
    为女儿举办的升学宴,听说王琴女儿在国外念导演系,未来月薪8万,李焕英一时无言以对,眼里的黯淡。
    第三帧:
    假录取证被发现后,升学宴戛然而止,贾晓玲跟在妈妈身后不断道歉,李焕英牵着自行车,在前面沉重地迈着步子。

    哀叹、黯淡、沉重,这是我在中年李焕英身上,看到的印记。

    如果不是贾晓玲在电影旁白里说,李焕英爱笑;如果不是她借助梦境般的穿越,让少女李焕英活脱脱重生在镜头里,李焕英就是一个表情凝重、面目模糊,众多中年老母亲里的路人甲。

    她和大部分中年母亲一样,好强,对女儿的优秀寄以厚望;把女儿的成功视为自己的面子;失望到极致时,转身背对,难以靠近。

    2.转折:少女明媚

    然而,这只是李焕英的A面。

    为了呼唤出李焕英的B面,贾玲在电影一开始就抛出了故事的最大阻碍——

    拼命想让妈妈高兴的贾晓玲,和妈妈一起骑着自行车畅想未来时,遭遇车祸,贾晓玲轻伤,妈妈陷入昏迷。

    而转折,从一场奇幻的穿越之旅开始。

    19岁的贾晓玲回到1981年,和少女李焕英成为亲密的姐妹。

    少女李焕英,身材纤细,笑容明媚,扎着利落的麻花辫,不仅是打铁的一把好手,还是帅气的篮球队长;她性情温和,对名利淡泊,也不盲求权贵。

    在贾晓玲的推动下,她发动队员参加了篮球赛,虽然没有夺取冠军,却为获得纪念品——每人一个茶缸,欢呼雀跃;在贾晓玲的牵线下,她面对厂长儿子连续一周的热烈追求,看着他们表演的二人转,大声欢笑,却未动欢心,依然选择自己的初恋——一个不起眼的锅炉工。

    这样一个明媚轻快的少女李焕英,真的就是后来那个黯淡沉重的中年李焕英吗?

    贾晓玲不愿意、不忍心看到李焕英的人生由明入暗,哪怕清楚代价是没有自己的出生,也要拼命改变妈妈的人生轨迹。

    少女李焕英的明媚,勾起贾晓玲内心深深的羞愧,作为从小“吃饭第一名,其他都不行”的女儿,她觉得自己配不上李焕英这样的妈妈。

    因此,觥筹交错之时,她和李焕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你啊,以后会生一个女儿。好看都是最基本的,还听话优秀,一个月工资8万。”

    没想到,李焕英回应她:“我的女儿,我就要她健康快乐就行。”

    贾晓玲转头,眼中有泪。

    3.意外:认出妈妈

    故事的意外之处,也是电影的最高潮,是等待穿越回2001年时,坐在路沿吃着馒头的贾晓玲,突然惊跳而起,一路痛哭狂奔,去找李焕英。

    因为一个细节——李焕英为贾晓玲修补裤子时,缝出了精致的动物图案,贾晓玲认出了少女李焕英并不是少女李焕英。

    少女李焕英的身体里,藏着的明明是中年李焕英,是那个养育了自己19年,对自己希望过、失望过,最后却笑着遭遇车祸的妈妈呀!

    原来,眼前的李焕英,和贾晓玲一样,也是从2001年穿越而来。

    这个细节的处理,堪称《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最精彩的一幕。

    它既把人物的情感浓度推到最高潮,同时,也回答了观影者心中的困惑——既然这是个会唠叨“你什么时候能给妈长回脸”的妈妈,又怎么可能单纯地认为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呢?

    一个说得通的解释是,在生命弥留之际,穿越回20年前,李焕英也有了看待女儿,看待这段母女缘分不同的视角。

    4.结局:A+B的整合

    然而,如果只是看到这一层“解释”,那未免依然遗憾。

    电影《你好,李焕英》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是另一个更加深刻的事实——

    那个黯淡沉重的A面,是李焕英,那个明媚美好的B面,也是李焕英。

    因此,在电影的结尾,贾晓玲看到了童年记忆里的一幕幕场景:没有怨言、反而还夸自己聪明,为自己清理裤兜的妈妈;为了让女儿吃上肉,带自己下河摸小龙虾的妈妈;听到自己考上省艺校,拍手大笑的妈妈……

    而这些场景,和电影一开始呈现的几个场景截然不同——面对拉裤兜的女儿,在学校门口用包挡住自己脸的妈妈;“嘲笑”自己摔倒了还用手举着馒头的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批评教育后,阴沉着脸失望的妈妈……

    原来,和蔼欢畅地笑着的是妈妈,难掩失望神色的,也是妈妈。

    妈妈,或者说,一个真实的人,本来就是立体的、矛盾的、两极的。

    而电影里没有告诉我们的,还有更深一层的洞见——

    人生的AB面,未必独立分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黯淡沉重的A面,不会只存在于中年李焕英,明媚美好的B面,也不会只存在于少女李焕英。少女李焕英有黯淡沉重的片刻,中年李焕英也必定有明媚轻快的瞬间。只是,电影把这些悄悄省略了。

    那个少女李焕英真的只是因为中年李焕英从20年后穿越而来,才说得出“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这句话,或者,这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待嫁少女,面对未来母亲身份的初心?只是,随着岁月流逝,偶尔,这份初心也会有模糊的片刻,因此,一个被生活洪流裹挟的母亲,也会忍不住唠叨:“你什么时候能给妈长回脸?”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

    毕竟,只有承认A面和B面的并存,而不是简单地推开黯淡沉重(现实母亲的象征),一味地向往明媚轻快(理想母亲的象征),我们才能真正整合对于妈妈的认知,读懂妈妈。

    5.启示:呼唤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之所以创下票房纪录,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影讲述了贾玲和妈妈之间真实的故事。

    20年前一场车祸,夺走48岁母亲的生命,成为贾玲一生的痛。这份痛里,最大的遗憾是,贾玲始终认为自己作为女儿,“没有让妈妈开心过一天”,因为,自打有记忆起,她看到的都只是一个中年黯淡而沉重的母亲——李焕英的A面。

    恰恰缘于这样的遗憾,才有了《你好,李焕英》的诞生。贾玲用巧妙的穿越的手法,让自己有一次和李焕英的B面相遇的机会,并最终整合李焕英的AB面,如此,内在对于失去母亲的痛,才有了完结和转化的可能。

    和母亲之间情感的纠结以及遗憾,很多人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然而,我们不是导演也不是演员,并没有机会把遗憾变成电影,又该如何自我疗愈?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1.当母亲的某句话或者某个举动让你无法理解,习惯性地想要对抗时,试着在心里,像贾晓玲一样,呼唤妈妈的名字,以平等独立的朋友立场,观察她并猜猜看,这个叫***的女人(而不是自己的妈妈),此刻内心正在经历什么?

    2.当你像贾晓玲一样,陷入对妈妈的愧疚和漩涡般的低价值感时,同样在心里呼唤妈妈的名字,像看电影一样看着她,听听她对自己真实的期待和感受是什么;

    3.在纸上写下三个形容词,梳理自己成年后对母亲的印象,再写下另外三个形容词,描述童年记忆里母亲的模样,对比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

    在这三个小方法之外,你也可以加入我的“生命故事书写营”,一起透过21天情绪探索,穿越故事,看见生命整合的可能,重塑自己,也重塑关系。

    人生如梦,每个人的一生,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场漫长的穿越之旅,就是此刻和彼时光影的交织。

    而只有你成为这场剧目的导演,成为自己故事的编写者,你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焕英的两极:期待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也会唠叨“你什么时候给我长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bf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