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80018/40a7f00d9e72fbc6.jpg)
先和大家说个小故事。
在本周公司管理例会上,当每个人都按照流程汇报完工作计划后,我们开始了讨论。市场部同事 Levax 一直默默不语,轮到他发言, 却突然向 CEO 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
我越来越有这样的体会:在与用户与其他合作伙伴沟通时,产品总是显得力不从心,我们信誓旦旦地展示产品,却总是会出现各种小问题,场面十分尴尬,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转而关注其他产品,而后进行反馈再修改。
我明白公司目前的产品线众多,资源有限,在某些产品上便捉襟见肘,可是倘若我们无法在某一款产品上做得极致,我们又如何能够顺利向用户传递我们的价值所在呢?
我们从来都缺少拳头产品,用户体验也罢,俱乐部管理也罢,产品运营更多是人工维系,而并非用户自发传播,不知您是如何考虑的?
在场的所有人显然很惊讶,同样在静静思考自己的答案,而 CEO 思索片刻,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首先,我们本身就是垂直细分领域起家,而且是从 B 端入手,对于他们而言,其实管理系统是反人性的,他们更关注利益,也就是这门生意能否带来足够大的利益。从现在来看,他们并无专业人员来运营,当初的设想的确有些偏离,这是我们在产品上做得不够的地方;
其次,对于用户而言,很多时候我们还沉浸在自己以为的世界中,与真实的体验场景割裂,我们自己都不是产品的重度用户,又何来简单好用极致的用户体验?这一方面其实更多的是与用户沟通反馈不够彻底,我们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却缺乏执行力与快速迭代,因而自发性传播远远不够。
最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覆盖业务足以影响整个行业,无论是订场还是俱乐部服务,我们都在强调服务与交付质量,这是极高的门槛,从数据来看,若是我们的服务能够给行业带来价值,其实目前我们多做一点也没什么。产品不够,运营来补。
我承认,你提出的问题个好问题,只是我们需要更关注解决方案。
虽然这只是平时工作的小插曲,却令我印象深刻。
原因在于,这一提问,既梳理了公司产品的现状,又与公司管理层沟通了想法,还促使大家审视自己的工作,不得不说是一举多得。
感谢这次提问让我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与态度。我相信,这是一次成功而高效的讨论过程,我看见的是一个主动思考、善于提问并为公司发展考虑的优秀员工,这背后不知要付出多少努力。
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提问,则是获取知识与解决问题有效手段之一。
我愈发认为,学会提问,是优秀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你不会提问,真的只是因为自己懒而已,懒得思考,也懒得践行罢了
理性、自我驱动是优秀提问者的特征。对他们而言,学会提问给他们带来的价值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一、学会提问是自我认知升级的过程。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出问题,说明你是一个注重思考的人,并且尽可能地通过学习能力来实现基本需求,这个问题大到如何写一篇好文章、小到如何起个好标题,这都是你自问自答并且尽力寻找答案的过程。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应当再进一步思考:
这个问题我自己能否解决?
如果可以,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尝试?我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或是能力?我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如果不行,我可以向哪些高手请教?我该如何向他们请教?
这些便是我们小心假设、逐一验证的心路历程,也是开启我们元认知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尝试和自己对话,就是学会提问。你的思维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将不断升级,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你已然成长良多。
大多数问题我们都是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答案的,因为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永远不会过时。
例如,一年前,我开始学习如何长期定投美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当前资产配置下,如何开户并且买卖美股,选择哪家券商是最优的,如何将资金转入美元账户。
在翻看了大量的经验贴后,我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比较佣金标准、资金安全、便利程度等准确定位,进而学会如何操作并且了解成长性公司的标准,而后等待时间的复利效应。很多人或许永远会卡在开设账户,他们到处询问,却始终未能如愿。
二、学会提问是相互尊重的体现。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去问别人,心想,别人这么专业,这些小事只不过是随手之劳罢了。可是他们却经常遭到拒绝,反过来还抱怨。
其实,他们自己才是应当反思的人,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伸手党,他们的特征再明显不过:缺乏主动思考;认为别人的经验已经足够了;喜欢在舒适区工作;追逐短期利益。他们更容易成为懒惰的提问者,总是寄希望于他人帮忙解决问题,从不会主动思考或是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相反,提出好问题既尊重对方的专业能力,又尊重对方的时间价值,这是一种创造共赢局面的能力,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与用心,又让对方发现你的价值与潜力,这是深化人际关系的重要一步,否则你怎么好意思下次再去麻烦他人?
试想,过年回家,亲戚问道:「你们那行业好像很赚钱,帮我也开个公众号?」估计很多人无言以对,很多事情浮于表面,岂是闲扯几句就能够说清楚的?
总而言之,别把对方的时间不当时间,找别人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你能为对方提供什么。
三、学会提问是展现个人能力与品牌的绝佳机会。
在这个社会分工如此复杂的时代,修炼一身过硬的专业技能至关重要,在很多专业的场合必须展现出专业性,例如公司开会、演讲交流、朋友聚会等场合,提问能够抓住问题本质,同时引发思考,在小团体中迅速脱颖而出。
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问题更能抓住大家的注意力,你的提问将会帮助大家发现真正的问题,同时启发思考,一起去寻找答案,从而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
这一方面,罗永浩在每一次的锤子科技发布会上前倒计时海报就是经典范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0018/852c8344a6a639f3.jpeg)
这些就是学会提问的意义所在。读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学会提问,究竟该如何开始呢?
在观察和学习了优秀者对于提问的评价标准后,我总结了以下如何提问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提问前的准备工作:
- 能够搜索的答案坚决不问,绝不做伸手党,90% 的问题在互联网上都有答案。
这些答案可能在知乎、微信公众号、百度知道、新闻网站、官方统计等,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是寻找答案的最佳方式。
比如,你想了解 bitcoin,将 bitcoin 这个关键词输入 Google 中,通常能够看到大量的信息,你绝对不是第一个遇到这个问题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0018/273c6fa06e64dfdd.png)
而后,通过了解相关信息和线索,你能大致阅读和整理出大多数事件的来龙去脉,自己推导出答案。
最后就是,尽量用 Google 搜索内容,原因自不必说。如果你身边有会翻墙的朋友,建议你早点向他请教,并且开拓视野,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当然,如果想要了解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荐使用「搜狗」。
- 看说明文档,问题早有解决方案,只是很多人希望能够从别人那里赚点东西。
绝大多数产品都有详细的说明文档与使用帮助,无论是家用电器还是应用程序,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文档来梳理和寻找想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你想了解微信的常用功能与操作,其实在微信的帮助页面早有提示。平常多关注这些信息,能够避免不少麻烦。
二、提问中的技巧:
- 明确自身现状,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做判断,要显示出自己已经做过足够的功课与思考。
提前做好调研,并且将结果浓缩成几句话,这样能够促成更多的交流与成就感。
例如,我一直不太喜欢社群,从来没有加入,可是周围的小伙伴们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各个兴趣组,看着大家野蛮生长很不甘心,我是应当选择加入大家庭还是打磨技能、独立发展?
- 明确提问的目的,究竟希望能够在哪方面得到帮助,切忌大而全。
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提问同样如此,这个问题是为了迅速了解知识,还是为了寻找解决方案,亦或是寻找朋友做参谋等,提问中都要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的目的,聚焦到可以被回答的地方,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判断和选择。
例如,你认为未来几年,做人工智能的产品经理是否有前途?人工智能是趋势还是只是风口?
- 最好是判断与选择,而不涉及到情绪是非等。
一是选项会让对方认为做足了准备,二是在选择的基础上会更有针对性,也可加上开放式的论述,尽量避免情绪式的提问。
例如,我失业了,以前的公司太坑人了,老板根本不管,工资从不按时发,现在听说互联网很火热,跑去互联网公司工作有前途吗?
- 客气地提问,并且从熟悉的领域入手。
有礼貌地提问,并且熟知对方的专业领域与背景,不至于让对方感到尴尬或是回答之后也毫无意义。
例如,您认为现在有哪些比较好用的项目管理工具?能否推荐几个让我们团队使用?
三、提问后的整理工作:
表示感谢与适当的酬谢,同时学会整理并且归纳对方的解答。
回答结束后,一个礼貌的感谢是必须的,这是展现个人素质的地方,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需要对方帮忙。当然,发红包也是一种表达感谢的方式,觉得有启发有帮助,也可以意思一下。
最后就是,在得到了对方的答案之后,应当学会整理并且总结,这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现在很多微信群分享活动,嘉宾滔滔不绝,大家畅所欲言,最后却是毫无改变,因为以前的聊天记录完全找不到了。
例如,前段时间和几位战友聊天,关于学习摄影、社群建立以及个人精力管理,在沟通后,我会将自己的经验或是思考总结下来,保留在印象笔记中,成为我写作素材的一部分,上次的那篇关于社群运营的思考便是由此产生的。
学会整理和总结才是好的提问者应当具备的能力。
提问需要技巧与原则,只有平时日积月累,深入思考,你才能提出好问题,这样于人于己更有帮助。
希望你能够有所启发。
欢迎吐槽、转发或分享~
网友评论